新華社呼和浩特11月27日電(記者 勿日汗、柴海亮)30年前,黃河岸邊的一個人民公社幾乎與安徽小崗村同步,實行起“分田到戶”的大膽改革。這就是後來被譽為“塞上小崗”的內蒙古自治區托克托縣中灘公社。30年後,記者重訪這個已合併到雙河鎮的“中灘”故地發現,昔日的那些改革先行村雖然同時起步,發展條件差異不大,但由於選擇了不同發展之路,今日命運迥異。
下灘村:在平淡中失落
黃河堤壩上泥濘的通村小路、滿村的破舊房子、雖是收穫季節卻難見青壯年……走進雙河鎮下灘村,記者很難把眼前這一破敗農村的景象,與當年輝煌一時的塞上“小崗村”聯絡在一起。“幸虧昨天沒有下雨,不然,這條從縣城通村的路開車根本進不來。”前來迎接記者的下灘村黨支部書記池秉義無奈地説。
當年改革時,池秉義在生産隊裏當會計。如今談起30年前的那場改革,他仍感慨萬千:“當時的生活是人缺糧食、地缺籽種、牲口缺飼料,每年有一半以上的時間靠國家的返銷糧或供應糧維持,搞分田到戶是被餓肚子逼的。”1979年初,中灘公社以黨委決議的形式,把部分土地以“口糧田”的名義分到社員手中,明確“口糧田”的收穫都歸社員所有。
時任下灘大隊四小隊隊長的喬發回憶説,分田到戶的第一年,下灘大隊就解決了吃飽飯的問題,不僅不要國家一斤返銷糧或供應糧,而且還向國家上繳了5萬公斤“愛國糧”。
但家庭承包並非一包就靈,它無法解決農民致富問題。曾經輝煌的下灘大隊在今天呈現的尷尬境地證實了這一點。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這個黃河岸邊的村莊成為被“遺忘”的角落。用78歲的喬發的話説,下灘村村民“一飽就是30年”,分田到戶頭幾年解決了吃飽飯的問題,但多少年來發展上不去,一直就是老樣子。
池秉義説:“下灘村與30年前比確實進步很大,但與現在周圍的一些村社相比實際上卻落後了。”
究其主要原因,池秉義説,30年來,下灘村改革發展之路,走得很“平淡”,沒有成功辦過企業,産業結構調整沒有大動作,絕大多數村民觀念從沒有離開過“種地”。另外,下灘村的發展還受制于路,通往下灘村的路多少年來一直沒有修,所有進村的車都得從黃河土堤上走,逢雨天無法行車,很多村民致富的夢想因路而中斷。
如今,下灘村的青壯年紛紛外出謀生,而且出去基本不回村,留在村裏種地的都是45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這裡的村莊正在走向“空殼村”。
河口村:努力維持集體經濟 村民社會負擔為零
與下灘村相鄰的雙河鎮河口村曾被評為全國500強村鎮。這個“塞上小崗村”在30年前實行“大包乾”時,保留了主要的村集體經濟,並且30年來努力堅持辦好村集體經濟,走出了另外一條發展之路。
1976年-1992年擔任河口村黨支部書記的徐玉河老人回憶説,當時搞“大包乾”時,土地、牲畜、農具都分給社員,但有2輛拖拉機、2輛鏟車以及一些水利設施沒有分。他説:“當時,全縣保留集體經濟的村只有河口村,我們遵循應分則分,應統則統的原則,不搞一刀切,不好分的財産仍歸集體所有。”
上世紀80年代,河口村在原有的集體經濟基礎上補充了一批貨車、客車,組建運輸隊為村裏創收,一年收入高達10多萬元。1994年,村集體又“淘汰”了競爭激烈的運輸業辦起了磚廠,如今磚廠的資産總額達到135萬元,從業人數60多人,年利潤達15萬元-20萬元。2007年,河口村又依託地處黃河北岸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開辦旅遊餐飲業,年純收入超過5萬元。
隨著集體經濟的不斷壯大,長年以來,河口村村民的自來水、農灌用水、基本醫療保險、興辦公益事業經費等由村委會統一支付,生活用電每人每年由村委會補貼50元。村民基本實現了“零社會負擔”。而且村集體先後投入160多萬元,改善農田水利設施,為村民種植業保收增收奠定了牢固的基礎。這在周邊其他沒有集體經濟的村是做不到的。
河口村黨支部書記徐建平自豪地説:“別的村年輕人出去打工的多,而在我們村年輕人出去讀書的多,村裏一半以上的適齡孩子都在讀大學。”
問及30年來堅持鞏固集體經濟的原因時,徐建平説,河口村集體經濟的實力強,村民們都能享受到好處,而且集體經濟辦得好,村幹部的待遇也比別的地方好,因此,村民和村幹部辦集體經濟的積極性都比較高。
海生不拉村:多种經營奔富路
走進以前同屬中灘公社的雙河鎮海生不拉村,可見一排排整齊敞亮的新磚瓦房、修建一新的小廣場、種類齊全的健身器材、設施齊全的農村科學文化活動室、新建的敬老院……全村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和諧文明的鄉村景象。
“我們村民年人均收入已達到近萬元,全部住上新房。”海生不拉村黨支部書記杜小六不無自豪地説,“如今我們已經跳出傳統農業的圈子,調整種植養殖業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産業,走出有自己特色的強村、富村之路。”
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海生不拉村依託當地的一批龍頭企業,先後建成了無公害胡蘿蔔種植基地1000多畝、蔬菜鮮貯轉運站1處、溫棚蔬菜基地26畝,實行訂單種植,保護價收購,極大調動村民調整種植業結構的積極性。同時,村民們借助附近的托克托電廠工業園區建設,紛紛購置大型裝載車、運輸車、客貨車發展個體運輸業或發展個體餐飲業。此外,這裡的葡萄種植業和黃河岸邊家庭旅遊業也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記者走進村民孫秀英的家看到,500多平方米的院子裏停放著一輛大貨車和一輛小轎車,整潔明亮的磚瓦房裏各種現代化家用電器齊全。孫秀英説:“從1996年開始種植訂單胡蘿蔔,家裏的生活就逐漸好起來,2007年丈夫和兒子開貨車跑運輸後,家裏的日子越來越富裕。”現在,自家的20多畝地她一個人種,地裏的胡蘿蔔和玉米每年就能賣約2萬元錢。
托克托縣縣委書記孫建國説,這些“塞上小崗村”發展之路表明,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解決的是農民生産積極性和溫飽問題,想讓廣大農民致富還需以新的理念和思路,尋找適合各自發展的窮鄉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