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特稿:在應對挑戰中書寫輝煌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1月28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1月28日電題:

    在應對挑戰中書寫輝煌

    新華社記者李亞彪、吳晶、張曉松

    30年前,位於珠江口東岸的東莞還只是一個人均純收入百十元的農業小縣,而今,它的經濟總量已躍居全國城市第12位。東莞的巨變從一個側面向世界展示著改革開放的偉大奇跡,見證了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受益於改革開放的中國人民更加深刻地認識到,必須堅定不移地繼續改革開放,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

    不平凡的歷程,不平凡的成就,不平凡的挑戰,歷經30年的改革開放,從落後大國到經濟總量居世界第4位,中國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世界東方

    不久前,在杭州一家輪胎廠務工的聞小松的愛人生了一對龍鳳胎,花費了8000元。因為參加了城鎮職工醫療保險,他們只需負擔3000元。

    “治病吃藥有保險,還有公積金與養老保險,這真化解了我們的心病!”聞小松説。他的母親在家鄉參加了農村養老保險,從今年11月起就可以像城裏人退休一樣,按月領取養老金了。

    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到社會,中國的改革逐漸深入到關係民生的就業、保障、戶籍、教育、住房等各個領域,讓中國億萬普通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實惠。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一份主題為“惠及13億人的基本公共服務”報告中稱,30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人類發展取得了劃時代的巨大進步,中國人類發展處於歷史發展最高水平,一些關鍵性指標已可以和一些發達國家媲美。

    分享著改革開放果實的人們,更加感懷昨日開拓的艱辛。安徽小崗村過上富裕日子的年輕村民最津津樂道的故事,還是1978年村民們冒著“天大的風險”,立下要分田到戶的“生死文書”,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的大幕。

    “改革是一個不平凡的歷程。”作為當年小崗村改革的帶頭人、小崗村村委會副主任關友江回想過去的挫折與挑戰,五味雜陳,涌上心頭。

    20世紀80年代中後期,剛剛踏上改革開放征程的中國經歷了第一次嚴峻挑戰——社會需求過旺,工業發展速度過快,信貸貨幣投放過多,改革的深層次矛盾不斷浮出水面。面對挑戰,中國政府陸續推出一系列改革新舉措,搞活國有企業,加快第三産業發展,轉換企業經營機制等。

    進入20世紀90年代的中國,以鄧小平南方談話發表為標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中國的經濟增長率從1989年到1991年年均5%左右的增幅,到1992年一躍達到12.8%,從此獲得“世界上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這一稱號。

    但是歷史的天空總不平靜。1993年前後,中國又出現經濟過熱的苗頭,使得政府展開新一輪向縱深領域拓展的改革。

    浙江大學經濟學教授張旭昆説,這次改革,改變了過去單一用計劃手段進行調節的辦法,靈活運用財政、貨幣等政策實施宏觀調控。

    長期研究改革的經濟學專家宋冬林説:“30年來每一次不平凡的成就背後,都有著不一般的挑戰。”

    機遇總是與挑戰並存。在積極應對一個又一個挑戰中,中國的改革牢牢地抓住了歷史的機遇。

    1993年11月,黨的十四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隨後的1994年成為貫徹落實全會決定精神,實現經濟體制改革整體推進、重點突破的關鍵性一年。就在這一年,中央宏觀調控體制改革全面啟動。

    經濟界權威人士回顧説,從財稅體制改革,到金融、投資、外貿、外匯等方面的體制改革啟動,改革舉措之多、力度之大,為改革開放以來所少見,中國順勢而為,不但完成了多年來想改革而沒有改革的一些項目,還通過改革增強了宏觀調控的能力。

    1993年到1996年間,中國國內生産總值年均增速為11.6%,波動幅度只有一兩個百分點;同時市場物價漲幅明顯回落,社會總供求關係明顯改善,實現“高增長、低通脹”的目標,成功實現了“軟著陸”,受到了世界的讚譽。

    在應對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中國同時推進國企改革、住房制度改革、國有銀行改革等,為中國經濟邁上新的臺階打下了良好基礎。

    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經受歷次外部大的衝擊的經驗看,每次大的衝擊都成為推動中國改革向縱深推進,從而推動中國經濟邁向新臺階的重大機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施蒂格利茨表示:“中國領導人才應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

    走過不平凡的歷程,贏得不平凡的成就。

    中國經濟從一度瀕於崩潰邊緣到總量躍居世界第四,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絕對貧困人口從2.5億人減少到1500多萬人。

    30年改革開放,中國取得的成就舉世驚嘆。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與時俱進、變革創新,中國在30年改革開放實踐中積累的思想財富,形成不斷推進國家前進的強大力量

    1979年,在最早實施改革開放政策的深圳蛇口工業區,為了提高順岸碼頭工程的建設速度,承建單位摒棄了慣用的“平均主義”,代之以定額超産的獎勵制度。

    每車4分錢的超産獎勵使工程提前一個月完工,卻引來了一片指責。後來,在中央領導的支持下,獎勵制度才重新恢復。一句“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的口號也從蛇口迅速傳遍大江南北。

    如果不重溫這段歷史,人們恐怕很難想象:今天已成為許多群眾重要收入來源的獎金,是在怎樣背景下誕生的。

    吉林大學社會學系主任田毅鵬説,在從平均主義到注重效率的改革中,整個社會的活力在增強,企業利潤提高,工業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從1978年的僅僅1607億元增加到2007年的逾10萬億元,中國工業增加值在30年間,畫出了一條舉世無雙的曲線。

    透過這條曲線,中國的改革者看到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八個字所釋放的巨大力量。

    1984年,54歲的徐孝純二次出任處於半停産狀況的北京印染廠廠長。此前,北京印染廠和中國的其他工廠一樣,實行黨委領導下的廠長負責制,徐孝純僅僅因為要任用一批有專業知識與管理能力的幹部,受到黨委批評而不得不離職。

    徐孝純二次上任後,堅持任命6名工程師、設計師替換了原來的兩名不懂技術的副廠長,啟用一批有專業知識和進取精神的年富力強的幹部。不到8個月,這家擁有3200名職工的印染廠擺脫了困境,成了全國工業企業的榜樣。

    就在徐孝純二次出任廠長後半個多月,國務院做出決定,在全國推行廠長負責制,擴大企業在生産、經營、人事等方面的自主權。

    推行廠長負責制,只是中國企業制度改革進程中的諸多改革中的一幕。

    從四川省最早“探險”實行國營企業放權讓利的試點,到8家大中型國營企業把生産計劃、資金使用、利潤分配、人事安排等權力下放給企業;從山東省率先實行經濟責任制,到國務院決定在全國實行工業企業生産責任制;從所有權與經營權適當分離,到實行承包責任制、租賃經營責任制、廠長負責制……中國企業捧“鐵飯碗”吃“大鍋飯”的舊模式被一塊塊打破。

    “中國就是靠著解放思想、實事求是,才能在沒有任何參照或經驗的情況下,選準方向,大膽變革,成功闖關。”浙江省台州市委書記張鴻銘説。

    “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這八個大字所蘊涵的科學精神使中國改革的步伐穩健而又果敢,並在一些重點領域與關鍵環節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各領域改革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形成推進國家前進的強大力量。

    “每一次改革的推進,都是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成果,也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不斷深化的過程。”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會長高尚全説。

    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堅持與時俱進、變革創新,30年改革取得的物質財富與思想積累,不但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偉大成就,也在吸引著越來越多國家的濃厚興趣。

    在今年中國舉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是什麼原因讓中國的改革開放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績”成為國外與會者熱議的話題。

    希望與中國分享成功秘訣的英國德意志銀行副董事長科赫·韋瑟表示,中國的改革開放“歸因于中國人的創新意識”。

    面對新形勢、新變化,進入改革而立之年的中國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潛力與空間,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這個發展中大國正以改革的勇氣和智慧破冰前行、克難攻堅

    這幾天,浙江省新樂紡織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明煜為了採購新設備的決策,異常興奮。就在一個月前,嚴峻的經濟形勢曾讓他猶豫不決。

    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使一批像王明煜一樣的企業家面臨創業以來最困難的時期。但是,近來國家為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推出的一系列措施讓他們重新拾起了信心。

    “有了政策,就看自己怎麼努力了。”這個企業家的決心,呼應著整個國家應對又一輪挑戰的信心——即使艱難險阻不斷出現,但堅持改革前行的意志始終不渝。

    改革開放30年來,挑戰從未停止。今年以來,南方低溫雨雪冰凍災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等特大自然災害,更是考驗著中國。

    面對困難與挑戰,中國人民堅定沉著、積極應對,不僅打贏了抗震救災這場硬仗,還成功舉辦了被國際奧委會讚為“無與倫比”的北京奧運會。

    但是,困難與挑戰仍將繼續。正如美國《耶魯全球化》在線雜誌觀察到的:經過30年的高速發展,中國的出口拉動型經濟發展模式必須向內需推動型進行戰略轉變。這也許是自1978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所面臨的最嚴峻的考驗。

    國際觀察家們注意到,在當前世界金融危機的動蕩不安中,中國經濟尤其是金融體系總體上穩健,中國政府加快了經濟結構調整。11月份以來,國務院擴大內需的十項措施公佈,到國務院確定促進輕紡工業健康發展的6項措施,時間不超過十天。

    然而,有效的措施並不意味著未來是一片通途。作為世界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進而基本實現現代化、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還需一個長期的過程。

    當前,中國的改革已進入攻堅階段,還面臨著生産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還有相當數量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等諸多問題。

    社會學家陸學藝認為,當前中國處於發展“黃金期”與“矛盾凸顯期”。這一特徵表明,隨著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中國發展既承受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與巨大的壓力,也蘊涵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空間。

    美國《耶魯全球化》在線雜誌在指出中國所面臨的危機的同時也承認,現在的危機可以為中國提供必要的壓力來進行各項重大改革,讓經濟在一個長遠時期回到一個更加健康發展的軌道上來。

    今年10月下旬,中國政府出臺政策允許農民以轉包、出租、互換等形式流轉土地承包經營權。在重慶、浙江等地方,政府還嘗試建立土地流轉市場。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教授陳志武認為,這些改革可以增加農民財富,拉動農村內需。最近,醞釀已久的燃油稅改革已漸行漸近,有關改革方案即將向全社會公佈徵求意見。

    11月初,中國政府出臺著眼于應對金融危機的擴大內需10項措施,提出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這一投資規模達4萬億元人民幣的經濟促進計劃一經宣佈,立即贏得世界各國的高度評價。

    新加坡《聯合早報》評價道:“從此次刺激經濟的配套所涉及的領域看,基礎設施和民生項目的建設佔主導地位。從長遠看,這些建設項目都是持續和均衡發展所不可少的硬體設施。”

    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應對當前面臨的危機,這使中國政府再一次贏得了世界的讚許。路透社商品和能源市場專欄作家約翰·肯普撰文指出,經濟促進計劃將使中國突破基礎設施建設瓶頸,迎來一個發展更快、通脹增幅更小的“黃金期”。

    歷史經驗證明,任何一項偉大事業必然要以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作為支撐。不為任何艱險所懼,不為任何干擾所惑——這就是在過去30年的歷程中,沉澱下來的改革精神。這種精神,將引領中華民族奮力前行,不斷書寫新的輝煌!

 
 
 相關鏈結
· 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首創精神開闢中國改革之路
· 新聞辦組織36人參加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採訪團
· 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在對外開放強國之路上奮進
· 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特稿:開放兼容築就富強之路
· “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港澳記者採訪團”在京採訪
· 紀念改革開放30週年:30年中國農民三次"大突圍"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