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福州12月15日電(記者 梅永存 康淼)記者從15日召開的福建省經濟工作會議了解到,今年以來,福建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積極應對宏觀經濟環境急劇變化的嚴峻挑戰,總體經濟形勢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質量效益持續提升,生態環境狀況指數繼續位居全國前列。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11月,福建實現生産總值9294.75億元,增長達13.1%,連續25個月增速在13%以上,經濟增長的持續性和穩定性進一步增強;預計全年生産總值可突破萬億元大關,人均生産總值將超過4000美元;預計全年財政總收入為1510億元,增長17.8%。福建省經濟運行主要指標大部分都達到或超過了全國同期平均水平。
福建與台灣之間的經貿聯絡也更加密切,按可比口徑,預計全年實際利用台資21.5億美元,增長18%;閩臺貿易額75億美元,增長16%。福建承接台灣産業轉移態勢明顯,閩臺電子、石化、機械和金融合作取得實際成效,農業合作走在全國前列。台灣已成為福建第一大進口市場、第四大貿易夥伴和第七大出口市場。隨著福建吸引台資額的增加,閩臺之間經貿合作也從産業、行業間的對接拓展到區域間的聯動,産業集聚趨勢明顯,福建形成了一批臺商投資的産業集聚基地。
福建省省長黃小晶表示,從年初開始,福建省就加強了對經濟運行的預警預測,先後制定了扶持中小企業經營發展的36條意見,出臺了推動工業健康發展、擴大外貿出口、穩定房地産市場、強化銀企合作的32項措施,著力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推動經濟持續較快發展。
在保持較快經濟增長的同時,福建經濟質量效益也持續提升,福建物價上漲過快的趨勢得到有效控制。今年前10個月,福建省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5.3%,漲幅全國最低;預計全年上漲4.6%。據介紹,福建省完善基本生活必需品的生産、調運和儲備,及時落實因基本生活必需品價格上漲對低收入群眾的補助方法,對市場價格進行監測和監督檢查,有效促進了物價漲幅的回落。
黃小晶説,今年福建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預計為181,比上年提高6個點。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指數居全國第5位,前10個月福建新增專利申請量10340件。
福建居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飽滿”。據福建省委書記盧展工介紹,1-11月份,福建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6.3%,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增長14.2%,分別創1996年和1997年以來的最好水平。
福建各地、各部門還加強了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形成了節約能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産業結構、增長方式和消費模式。今年前10個月,福建省單位生産總值能耗在低於全國平均水平的基礎上進一步下降,城市污水、垃圾處理率分別提高到62%和91%,水環境和城市空氣質量名列全國前茅,森林覆蓋率繼續保持全國首位,生態環境綜合評價指數繼續位列全國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