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國際政要和海外媒體對中國改革開放予以高度評價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16日   來源:新華社

國際政要談中國改革開放30年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的發展舉世矚目。一些國際政要從不同角度予以高度評價。

    “中國自1978年以來的變化令人驚奇……中國經濟正在為人們提供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和比以往更好的生活方式。”

    ——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

    “中國的改革開放已成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因素。”

    ——南太平洋島國庫克群島總理吉姆·馬魯雷

    “每次來到中國,都會感受到這個國家的新變化。這次訪問使我看到中國兄弟們取得了更大的建設成就,可以説整個國家都換了新顏。”

    ——巴基斯坦總統扎爾達裏

    “你們向世界表明,有可能在一個相對短的時間裏消除貧困、注入活力、釋放社會和經濟創造力。”

    ——印度國大黨主席索尼婭·甘地

    “一個有著明確發展目標並致力於實現這些目標的政府,一個能夠激勵生産力和調動積極性的經濟體制,加上人民的勤奮努力,是中國成功發展的基本經驗。”

    ——聯合國負責經濟與社會事務的副秘書長沙祖康

    “中國邁出了現代化的步伐,同時作為一個多民族國家,它得以保持穩定,這是過去一個世紀來最重大的文明成就之一。”

    ——德國前總理格哈德·施羅德

    “中國的開放進程將永遠無法逆轉。它還意味著,隨著現代中國的現實變得愈來愈清晰,對中國的無知和恐懼會逐漸減弱。”

    ——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

    “我從來沒有預見到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發展和增長最快的經濟體……沒有想到中國會持有數以千億美元計的美國債券;沒有想到中國通過宣佈5860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而成為當前穩定全球經濟的主要力量。我們當時從未夢想到這些事情。”

    ——美國前總統吉米·卡特

    “中國取得的成就需要有對自己的國家忠誠而又願意艱苦勞作的人民,而這兩點並不是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都具備的。”

    ——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

    “改革開放使中國找到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哥倫比亞駐華大使吉列爾莫·裏卡多

    “美國以至於國際社會,在中國成功融入世界經濟的進程中都將受益。”

    ——美國財政部長保爾森

    “中國正在發展,其國際地位也在提高。中國所奉行的‘負責任的政策’使之成為當今國際事務中的一個理性因素。”

    ——歐洲議會社民黨副主席斯沃博達

    “中國的改革開放成為了一場真正的革命,它發自深層,嚴肅而不可逆轉。”

    ——委內瑞拉前議長奧斯瓦爾多·阿爾瓦雷斯·帕斯

    “改革開放以來,世界看到了一個不斷發展、負責任、愛好和平的中國。”

    ——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

    “難能可貴的是,中國政府正以一種可持續發展的思路來思考國家的發展,提倡建設和諧社會,注重農村發展,注意環境保護。”

    ——墨西哥首任駐華大使歐亨尼奧·安吉亞諾

    “中國翻天覆地的變化令人驚嘆。我所看到的是繁榮的中國、安定的社會、自信的人民。”

    ——塞內加爾政府財政顧問阿裏·索

    “30年前,中國還談不上是世界上有影響力的大國,而現在中國的影響力隨處可見。中國現在是一個迷人的新娘,世界各國都搶著要提親。”

    ——尼日利亞外交部長特別顧問博拉

    “改革開放喚醒了中國,讓中國煥發出活力。”

    ——韓國前駐華大使權丙鉉

    “如果中國現在仍然與外部隔絕,為了喂飽眾多的人口而不堪重負,那全世界將是另一番景象。”

    ——荷蘭前駐華大使聞岱博

海外媒體談中國改革開放30年

    新華社北京12月16日電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不少海外媒體或資深媒體人士回顧了中國改革開放歷程:

    “改革開放使中國人民的競爭力得以完全釋放……我很欽佩鄧小平以及所有使中國走向富強的改革者。”

    ——《華盛頓時報》副主編芭芭拉·斯萊文

    “從清一色的藍灰色中山裝,到牛仔褲、西服,再到各式各樣的奇裝異服;從柴米油鹽的憑票供應,到可樂、漢堡、牛排以及各國美食遍佈大街小巷;從集體宿舍到福利分房再到住房商品化;從一個人生老病死都在同一個地方到大範圍流動;中國人正享受著改革開放帶來的未曾有過的自由度和選擇權。中國人這樣,在中國生活的外國人也一樣。”

    ——路透社北京分社社長林洸耀

    “中國的老百姓如果沒有願望或者上進心去充分利用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政策所帶來的經濟發展機會,或者不是對發展的持續性抱有堅定信念的樂觀主義者,那麼即使擁有世界上最棒的開發計劃,也不可能得到什麼成果。”

    ——日本《東洋經濟》

    “走一步看一步,在實踐中學習,對於非預期結果和無法預見的事件靈活應對並注重實效,改革開放符合鄧小平所提倡的‘摸著石頭過河’。”

    ——英國《金融時報》

    “與現代化的其他方面一樣,中國的新公共外交也吸取了很多有益元素,並同本國情況相結合,形成了特有的中國模式。”

    ——西班牙《對外政策》

    “毫無疑問,中國的科學技術正在不斷進步……中國的百姓也很清醒地認識到,科技是經濟繁榮、生活富足的關鍵。”

    ——美國《科學》雜誌總編輯布魯斯·艾伯茨

    “在中國全球化的同時,世界也在某種程度上‘中國化’,這既表現在經濟方面,也表現在文化方面。”

    ——俄羅斯《獨立報》

    在改革開放的30年裏,“在經濟增長的故事以外,中國還有一個也許較不搶眼、較不具新聞轟動效應的故事——一個文明重建的故事。”

    ——新加坡《聯合早報》

    “中國正在用漢語文化創建一個更加溫暖和更加積極的中國形象”。

    ——美國《紐約時報》

    隨著中國的開放程度越來越高,“心靈之間的障礙越來越少”。

    ——日本共同社外信部主任中川潔

    “想想吧,全球四分之一的人口,帶著他們的種種好與壞、美與醜,重新融入人類發展的主流。這正是我們這個時代的偉大故事。它是我們的故事,所有人的故事——而不只是中國的故事。”

    ——美國《時代》週刊記者邁克爾·埃利奧特

    “這是一場靜悄悄的革命……我希望中國再出現一個令世人瞠目的30年。”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前駐華首席記者齊邁克

 
 
 相關鏈結
· 改革開放30年重慶市教育事業實現三大跨越式發展
· 改革開放30年全國公安消防後勤裝備建設工作綜述
· 不朽豐碑 永遠懷念--改革開放30年之際告慰小平
· 改革開放30年專訪:中國改革開放讓全世界人民受益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