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工作動態>> 地方政務
 
改革開放30年重慶市教育事業實現三大跨越式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8年12月16日   來源:重慶市人民政府

    改革開放以來,重慶教育取得了十大成就。該市教育事業實現了“三大歷史性跨越”。全面實現“兩基”目標、兩基人口覆蓋率達到100%,義務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2007年順利通過國家“兩基”工作督導檢查。而普職(普高和中職)兩類教育“大體相當”協調發展,高中階段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初中畢業生升入高中階段比例達到了86%。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達到了25%、進入大眾化階段,在渝高校達到57所,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達到68萬人,高等教育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在30年的改革開放歷程中,重慶市採取了若干重大舉措推動了教育跨越式發展,解決了一系列阻礙教育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全市人均受教育年限由1997年的6.67年上升到2007年的8.45年,增長了1.78年。

    改革開放之初,該市“兩基”水平很低,大大落後於全國平均水平。改革開放以來,該市的“兩基”工作經歷了起步發展、高速度超常規發展和解決遺留問題、鞏固完善提高三個階段。2002年至2007年,該市先後完成雲陽、秀山、酉陽、巫溪、城口五個縣的“兩基”攻堅任務。到2006年11月底,用財政性資金全部償清審計核定的涉及1000多所學校11051個項目、總額達19.65億元的“普九”債務,在全國創造了率先償還“普九”債務的範例,為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提供了經驗。

    2006年,該市對農村地區開始實施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對344萬農村學生實現了全免費義務教育,並對貧困學生資助課本費、住宿費等,讓每一個農村孩子花盡可能少的錢也能上學。到2008年,該市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惠及學生370萬人。

    30年來,重慶市高中階段教育實現歷史性突破。目前,該市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數達到55.7萬人,建成重點高中86所,重點普通高中在校生30萬人,佔全市普通高中在校生的50%以上。中等職業教育在校生人數達到50萬人,開展了中職免費教育試點,中職學校招生規模與普通高中大體相當。從2006年起,該市建立了中職“五類學生”(三峽庫區移民、城鎮低保戶子女、農村貧困家庭子女、退役士兵、國辦福利機構適齡孤兒)資助體系,學費全部免除,還補助生活費、住宿費,每人每學年平均資助3400元,受惠學生11萬人。同時,政府對所有重慶籍中職學生進行資助,每生每學年資助生活費1500元,惠及中職學生33萬人。

    重慶市高等教育也實現歷史性突破。2008年,在渝高校數量達到57所,高等教育在校生規模增加到68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25%,達到了全國平均水平。同時,高等教育綜合實力也有了明顯提高,建成國家精品課程40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國家重點實驗室4個,博士學位授權點19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644個。

    此外,這“十大成就”還包括:全部消除中小學庫存D類危房、全面妥善解決了代課教師問題、全面實施了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全面建立起了學生資助體系、全面推進了三峽庫區移民遷校、大學城建設西部一流全國領先、教育國際化水平得到提高,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相關鏈結
· 改革開放30年重慶嚴格環境準入環境質量穩步改善
· 改革開放30年重慶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 改革開放30年重慶自然災害救助體系得到逐步完善
· 改革開放30年重慶城市功能漸完善城市品質得提升
· 改革開放30年"第一"紀事:重慶試驗統籌城鄉改革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