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2月24日電(記者 丁錫國)即將過去的2008年留給中國人的感受,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挑戰。從年初罕見的雨雪冰凍災害開始,到歲末的世界經濟衰退,件件樁樁大事難事,無不考驗著中華民族的智慧和意志。正是在應對各種挑戰中,中華民族和衷共濟、自強不息的優秀品格熠熠生輝,成為中國人民戰勝困難、創造美好生活的強大動力。
2008年5月19日14時28分,83歲的離休幹部段金聲老人手持一枝菊花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為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者默哀。5月12日14時28分,強震猝然襲來,山河移位,滿目瘡痍,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大的一次地震。災難面前,災區群眾堅強不屈,全國人民愛心總動員,神州大地上處處閃爍著人性光輝。解放軍、專業救援隊、志願者急赴災區,中國人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鑄就堅強、用真情凝結關愛,振奮精神,重建家園。新華社發
回首2008年,最震撼人心的莫過於“5·12”特大地震。8萬多個鮮活的生命頃刻間消失,一座座經年累月才建起的城鎮化為廢墟,讓人們看到的不僅是大自然的可畏,更有生命的寶貴。但是,即使在淚水紛飛的時候,中國人臉上透出的依然是堅強。從“只要有一線希望就要用百倍努力”的生命大營救到天安門廣場靜默後爆發的“四川,挺住!中國,加油!”吶喊,人們感受到的是一個文明古國強大的向心力、凝聚力,看到的是一個在改革開放中走向成熟的民族摧不垮、壓不彎的脊梁。
2008年8月8日,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中國國家體育場隆重開幕。這是開幕式上的焰火表演。新華社記者 李勇 攝
回首2008年,最激動人心的莫過於盛況空前的北京奧運會。高朋滿座、嘉賓雲集,顯示了中華民族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和改革開放的無窮魅力。但是,如何確保奧運會安全、順利地進行,並成為一屆有特色、高水平的奧運會,無疑是對中國綜合實力的重大考驗。當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以“無與倫比”作評價時,所有中國人都增添了一份自豪:我們兌現了對國際社會的鄭重承諾。短短17天,凝結的不僅是中國人民7年籌備的心血和汗水,更有30年改革開放的豐碩成果和追求富強、民主、開放、和平、友誼的大國形象。
圖表:CPI連續第七個月回落 新華社發
回首2008年,最牽動人心的莫過於不確定性陡增的經濟發展形勢。從年初“防通脹”到年末“保增長”,經濟政策的大幅調整,顯示了發展環境的複雜多變。但是,無論環境怎麼變,經過30年改革開放洗禮的中國政府和人民始終抱定必勝信念,朝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開拓奮進,科學研判形勢,及時採取對策,調整步伐,捕捉機遇,努力開闢發展新天地。溫家寶總理在夏季達沃斯論壇年會上一句“信心比黃金和貨幣還要貴重”,深陷困境的企業主一句“只要企業能夠活下去,走的人一定還能回來”,傳遞出的是中國人上下一心、共克時艱的精神力量,是中國經濟破浪前行的無窮動力。
道道關隘,重重考驗,一次又一次錘煉著民族精神,鍛造著民族脊梁,2008年也因此令人難忘。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發展進步,總會有一些影響重大的事件相伴,總會有大大小小的挑戰相隨。30年改革開放的關鍵抉擇,發端于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嚴酷挑戰;3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來源於中國人民與時俱進地應對各種挑戰,在不斷超越自我中戰勝困難,創造輝煌。
日曆一頁頁翻過,但前方的路上挑戰不會絕跡。即將到來的2009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難題更多、難度更大。在化解國際金融危機中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堅定不移地走科學發展道路,朝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前進,更加需要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支撐。
站在新的起點,面對新的挑戰,讓我們記住2008年5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四川什邡市地震廢墟上那句聲震寰宇的話:“任何困難都難不倒英雄的中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