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杭州1月29日電(記者 孫金霞、裘立華)牛年春節前,除了照常領取低保金外,杭州拱墅區“都市水鄉”小區居民葉帆還額外領到了區政府發的150元補貼。
這位69歲的老人説:“我天天看報紙看電視,知道國際金融形勢不好,但是這個年過得比以前好,一家三口又吃上了好幾年沒買的醬鴨。”
和葉帆一樣被列入低保對象的杭州城市居民,以及農村五保戶等困難群眾,在春節前都拿到了每戶100元至150元不等的生活補貼。
“在國際金融危機來襲時,杭州要有自己的信念和承諾--要讓杭州人和‘新杭州人’在困境中的生活品質仍有新提高。”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説。
金融風暴顯然已影響包括杭州在內的沿海地區。統計顯示,浙江的生産總值增幅在2008年呈現逐季回落之態,從當年10月開始,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甚至累計出現負增長。
同樣廣受關注的是,浙江將2009年的多數增長目標都調低至個位數,其中生産總值增長的預期目標定為9%左右。這是浙江10多年來首次把這個目標調至個位數,在此之前,這個省生産總值已連續18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
外界由此産生一種疑問:在經濟放緩的背景下,困難群體是否將受到“冷落”,甚至被“選擇性遺忘”?
走訪浙江各地城鄉居民,記者發現,相對於經濟增長目標調低,困難群體的生活保障金卻提高了。2009年1月,浙江北部的平湖再次提高了當地的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去年每人每月拿180元低保金的農村低保戶今年拿到220元,城鎮最低生活保障金則由300元提高到340元。眼下,今年1月、2月低保金共196萬元已全部發放。此外,當地670個生活困難的家庭還有每戶75元的“用水補貼”,並享受96噸免費用水。
徘徊在貧困線上的“邊緣人群”曾引起不少社會學家的擔心和關注,被稱為社會救助體系的“體制空白點”。這些人的收入略高於“低保”標準,因此不能領取低保金,但由於生大病、遭遇交通事故等原因支出較大,家庭也陷入困境。如今,一些地方已開始採取一些辦法來嘗試解決這個問題。
吳寨富是義烏市下灣村的農民,夫妻倆靠打工生活。10歲兒子患了白血病後,一家陷入貧困。義烏的民政部門發現了他這個“不在低保名單上”的困難戶,給他家提供了2.4萬元醫療救助金。目前,義烏全市已有541戶收入高於低保標準但低於這個標準的120%的“邊緣家庭”接受了醫療救助,救助金額達284.95萬元。
伸出援手的不僅是政府部門。在這個經濟“寒冬”,人們互相提醒要更多地關心日子過得艱難的家庭,這種關心直接表現為社會捐款總額創歷史新高。牛年春節前,杭州“春風行動”收到的捐款總額突破了1億元,為活動開展9年以來最高。
在捐贈的人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浙江的私營企業家。受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浙江一些企業出現減産、停産,部分企業經營效益下滑。
萬向集團在2008年遭遇經營史上最困難的一年。但新年伊始,這傢俬營企業照常實施了被簡稱為“四個一千”的項目,即幫助一千位殘疾人、一千名孤兒、一千名失學兒童和一千位孤寡老人。
浙江的司法系統則從另一個角度注意到了金融危機的影響:困難群眾更加打不起官司。為此,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齊奇表態,2009年將加大司法救助的力度。在剛剛過去的2008年,這個省的司法部門對2700名當事人發放了救助金2365.88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