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鄭州2月9日電(武艾麗、沈玲、賴智鋮)近日,廣州軍區空軍運輸航空兵某部派出運七飛機飛赴河南執行人工增雨任務,支援當地抗旱救災。8日,他們成功實施了2次人工增雨,覆蓋受災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
2月8日9時40分,一架運七飛機從新鄭機場起飛,衝破雲霧飛向長空,開始執行人工增雨任務。
飛機不斷爬升。機組人員介紹説,人工增雨的良好天氣,對於飛行來説就可能是不良天氣。飛機作業一方面要保證降雨效果,另一方面要保證飛行安全。執行任務前,他們精心準備,對飛機進行了全面系統的檢查維護,並熟悉起降機場的情況,了解當地旱情及氣象特點。
10時05分,飛機鑽入雲層,開始搖晃起來。飛行人員根據雲層的溫度、濕度等情況,通知工作人員開始作業。工作人員在顛簸中迅速打開液態二氧化碳播撒劑閥門,並開啟碘化銀播撒器按鈕。碘化銀分別裝在直徑為30厘米的圓柱形罐子裏,分2組,每組8根,分別挂在播撒架兩側,遠遠看去就像兩枚小型機載導彈。
10時08分,飛機開始實施人工增雨。挂在機腹側面的碘化銀末端燃燒器上的煙條,冒著紅色的火焰,生成催化劑撒向空中。
飛機呈S形穿梭在雲海之間。機長霍啟術説:“S形飛行播撒效果最好,播撒藥劑均勻,面積大、範圍廣,雨水多。”
另外,飛機上還裝有GPS飛機定位系統及高頻無線設備,用於記錄人工增雨作業的程序和經度、緯度、飛行速度、航向、溫度、濕度、作業狀態等相關參數,提高了人工增雨播撒的準確度。
10時28分,飛機進入平穩飛行狀態。駕駛艙裏,機長霍啟術全神貫注地操縱著飛機,領航王毅根據地面通報的天氣情況和機載氣象雷達的顯示,在航圖上不停地測量和計算,通信員鄭興民時刻與地面保持聯絡,為飛行員安全操作提供準確數據。
經過2個多小時的飛行,飛機順利完成了在洛陽、焦作、輝縣、鶴壁等地的增雨作業,安全返回機場。飛機所到之處,普降小到中雨,其中,洛陽、焦作等地降雨量達10毫米以上,覆蓋受災面積達4萬平方公里,有效地緩解了當地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