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改革創新 促科學發展
中共財政部黨組
改革開放3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廣大財政幹部職工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黨在不同時期的戰略部署和重大決策,積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紮實推進財政改革與發展,取得了顯著成績。
財政收入規模逐步擴大,國家財政實力明顯增強。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通過持續推進財稅改革,建立和完善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依法加強稅收徵管,全國財政收入規模不斷跨上新臺階。1978—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從1132億元,增加到51322億元,增長了44倍,年均增長14.1%。全國財政收入從1950年的62億元到1978年的1132億元,突破1千億元大關歷時28年;再到1999年的11444億元,突破1萬億元大關歷時21年;而從1萬億元到5萬億元,歷時僅8年。2007年一週的財政收入約1000億元,接近於1978年全年的財政收入。國家財政整體實力不斷壯大,增強了綜合國力,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部署,維護改革發展穩定大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財政宏觀調控體系不斷健全,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財政宏觀調控方式隨著市場化進程不斷探索創新。特別是黨的十四大確立了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目標後,財政宏觀調控方式相應改革的步伐加快,根據宏觀經濟形勢的發展變化,綜合運用預算、稅收、國債、貼息、轉移支付等多種政策工具進行調控,促進了經濟又好又快發展。1993年,為抑制通貨膨脹,對當時的經濟過熱現象進行治理整頓,實施了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1996年國民經濟成功實現了“軟著陸”,形成了“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局面。1998年,為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帶來的外需不振及國內通貨緊縮、內需不足等問題,果斷實施了擴張性的積極財政政策,促進了經濟增長和結構優化升級。2005年,針對部分地區和行業投資增長過快、農業等薄弱環節亟待加強等問題,實施了以“控制赤字、調整結構、推進改革、增收節支”為主要內容的穩健財政政策,並加強與貨幣、産業政策等的協調配合,使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呈現出增長較快、結構優化、效益提高、民生改善的良好態勢。2008年10月份後,為應對世界金融危機,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適當減免稅收,多次提高出口退稅率,增加中央政府公共投資重點支出,對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髮揮了重要的作用。財政宏觀調控實現了由被動調控向主動調控、由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由單一手段調控向運用組合工具調控三大轉變。這些轉變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財政宏觀調控體系基本建立。
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優化,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國家財政加大了對農業、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投入,集中資金保證國家重點建設,加強基礎設施和基礎産業,為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特別是黨的十四大以來,隨著政府職能轉變和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的增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和公共財政要求,財政保障逐步退出對一般性、競爭性經營領域的投入,著重保障政府履行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等職能。重點加大對“三農”、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環境保護等薄弱環節的支持力度。特別是黨的十六大以來,財政部門按照科學發展觀要求,堅持以人為本,進一步優化支出結構,持續加大對公共服務領域的投入,向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傾斜,向社會事業發展的薄弱環節傾斜,向困難地區、基層和群眾傾斜,著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長效機制。2003—2007年,中央財政用於“三農”的資金投入累計達到1.6萬億元,年均增長17.8%,地方各級財政也相應加大了投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村生産生活條件,促進了糧食增産和農民增收;全國財政對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文化體育與傳媒的支出累計分別達到2.43萬億元、1.95萬億元、6311億元和3111億元,分別年均增長18.6%、14.9%、24.4%和16.5%,比上一個五年分別增長1.26倍、1.41倍、1.27倍和1.3倍。2007年,全國財政對教育、科學技術、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文化體育與傳媒、環境保護的支出合計達到1.82萬億元,佔當年全國財政總支出的36.6%。農村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職業學校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政策全面落實,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全面推行,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實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等,有力地支持了社會事業發展和民生問題的解決,促進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
財稅制度改革成效顯著,初步建立起公共財政體制。財稅制度改革不斷深化。特別是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1994年,作為整個經濟體制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突破口,實施了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和工商稅制改革,搭建起中央和地方財政分配關係框架,建立了以流轉稅和所得稅為主體、其他稅種相配合的稅收制度體系。在此基礎上,近年來通過實施所得稅收入分享改革、出口退稅分擔機制改革、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的“三獎一補”激勵約束機制和建立轉移支付制度等,不斷完善了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取得顯著成效。財政收入穩定增長機制初步形成,國家財政實力顯著增強。1993—2007年,全國財政收入由4349億元增加到51322億元,增長了10.8倍,年均增速高達19.3%;全國財政收入佔國內生産總值的比重則由12.3%提高到20.6%。1994—2007年,中央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8.9%,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9.6%,實現了“雙贏”。中央調控能力增強,促進了地區協調發展。1993—2007年,中央本級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由22%提高到54.1%,但中央本級支出佔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由29.7%下降到23%,中央財政因改革集中的收入絕大部分用於對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中央對地方財政轉移支付快速增長,為中央均衡地區間財力差異提供了保障。1994—2007年,中央對地方財政轉移支付總額由550億元增加到14017億元,增長了24.5倍,地方本級支出來源於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的比例由13.6%上升到36.6%,其中,中部地區由15.8%上升到50.8%,西部地區由21.6%上升到56.8%。分稅制財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我國建國以來政府間財政關係方面涉及範圍最廣、調整力度最強、影響最為深遠的重大制度創新,較好地處理了國家與企業、個人的分配關係,規範了中央與地方的分配關係,充分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均衡了財力分配,初步建立起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要求的公共財政體制。同時,稅制改革穩步推進。按照“簡稅制、寬稅基、低稅率、嚴徵管”的原則,不斷完善稅收制度體系,及時調整了個人所得稅和消費稅,統一內外資企業所得稅制度,開展增值稅轉型改革試點等,強化了稅收調節經濟和收入分配的職能作用。預算管理制度改革全面推進。政府收支分類改革順利實施。部門預算、國庫集中收付、政府採購、“收支兩條線”等預算管理制度改革深入開展。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制度開始試點。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試點進展順利。財政超收收入使用辦法進一步完善。農村稅費改革不斷深化。農業稅、牧業稅和農業特産稅全面取消,與農村稅費改革前的1999年相比,農民共減輕稅費負擔約1335億元,年人均減負140多元。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穩步實施。特別是建立了國家統一的職務與級別相結合的公務員工資制度,以及比較規範的津貼補貼發放制度和監督制約機制,規範了收入分配秩序。
財政科學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財政運行日趨規範。財政部門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要求,積極推進財政科學化、精細化管理,努力提高財政管理效能。財政法制逐步健全,《預算法》、《註冊會計師法》、《企業所得稅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等多部財政法律、行政法規相繼頒布;《企業財務通則》、《行政單位財務規則》、《事業單位財務規則》等一大批財政規章公佈執行。財政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財政法制宣傳教育有序推進,廣大財政幹部法律素質和依法行政意識明顯增強,財政行政執法、執法監督水平明顯提高。預算管理不斷規範,預算編制和執行管理加強。預算編制與執行互動機制基本建立,預算執行動態監控體系不斷完善。國債餘額管理和國庫現金管理穩步推行,支出標準體系、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産管理等各項基礎管理工作持續強化。會計、審計制度等基礎建設加強,以《會計法》出臺及1993年、1999年兩次修訂為標誌,財務會計制度建設取得重大進展。近年來,通過組織實施會計準則國際等效工程和會計領軍人才培養工程等,建立與經濟社會發展進程相適應、與國際標準趨同的會計、審計兩大準則體系,進一步完善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財務會計制度體系。財政監督機制逐步完善,逐步改變了以“稅收、財務、物價”大檢查等為重要手段的監督管理方式,初步建立了實時監控、綜合核查、整改反饋、跟蹤問效的財政監督機制;堅持事前審核、事中監控、事後檢查相結合,加大對重大財政政策執行和涉及民生資金的監督力度,嚴肅查處各類財政違法行為;自覺接受人大、審計及社會各方面監督。財政管理信息化建設穩步推進,成功開發並應用了預算管理系統、國庫集中支付管理系統等業務系統,建立了預算編制、集中支付、行政事業單位資産管理和工資發放等基礎數據庫,形成了覆蓋財政資金運行的總體框架。這些措施逐步將公平、公正、公開、規範、透明、效益等公共管理原則,貫穿于財政運行的全過程。
財經對外交流與合作深入發展,國際地位和影響力不斷提升。財政部門順應我國對外開放的新形勢,積極開展對外財經交流與合作。通過中美戰略經濟對話、中歐財金對話、中俄及中日財長對話等雙邊財經對話與合作機制,發展我國與世界主要國家和經濟體的財金合作。利用東盟+中日韓財長會議、大湄公河次區域經濟合作等機制,推動區域務實合作,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的經濟融合。參與西方七國(G7)財政及央行部長級非正式對話、四國集團財長會(G4)、二十國集團(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組織財長會、亞歐財長會等多邊機制和論壇,加強國際經濟政策協調,有效維護國家利益。切實加強與國際金融組織、外國政府有關機構的合作。截至2007年底,我國利用世界銀行等國際金融組織貸款和外國政府貸款累計簽約額1223.27億美元,累計提款額為1079.26億美元,還累計獲得國際金融組織贈款28億多美元。利用上述貸款、贈款支持建設項目達2848個。對外財經交流與合作的廣度與深度進一步拓展,服務了國內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
總體來看,改革開放30年,是我國財政實力不斷壯大、財政支出結構不斷優化、財政宏觀調控不斷改善、公共財政體系不斷健全、財政管理水平和幹部綜合素質不斷提升的30年。財政改革發展的成績,從一個方面體現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取得的巨大成就,反映了社會主義制度的蓬勃生機和強大生命力。回顧過去,令人鼓舞;展望未來,任重道遠。各級財政部門將更加努力地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對財政工作的各項要求,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促進科學發展和社會和諧,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