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2月25日電(記者 顧瑞珍 吳晶晶 孫聞)全國政協十一屆二次會議召開在即。回眸2008年,全國政協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十一屆全國政協開局之年亮點頻現。
從抗震救災到北京奧運,從統籌城鄉改革發展到推動國家創新體系建設,從探索食品安全監管體制到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這一切,無不印刻著人民政協前行的堅實足跡,傾注著政協委員們的智慧和赤誠。
把握時代主題 建言綠色奧運
“綠色奧運”是北京2008年奧運會的三大核心理念之一,也是我國在申報奧運會時的莊嚴承諾。為了實現這一共同目標,全國政協廣泛凝聚各界力量,通過調研提案等方式,建有據之言,獻務實之策。
2008年4月,全國政協組織調研組赴北京、山西、天津、河北等省市進行專題調研,實地考察國家體育館、奧運村等奧運設施,深入空氣質量保障措施重點工程和治污企業,與有關地區、部門和企業進行座談。參加此次調研的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王玉慶仍記得當時的情景:“在國家體育場看到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在五棵松籃球館看到把收集到的雨水應用於空調水冷卻等,一系列環保節能的綠色建築設計讓委員們嘆為觀止。同時,在調研中也發現空氣質量保障措施存在各地進展不平衡等問題,我們及時形成報告上報中央,提出一些建議。”
翻開這份調研報告,我們看到,報告裏明確提出了要進一步落實“綠色奧運”的各項工作和空氣質量保障措施,尤其強調要完善環境應急機制,為應對極端不利的氣象條件和突發環境事件做好充分準備。報告還建議重點抓好四項工作:加大工作力度,形成工作合力,確保各項保障措施落實到位;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確保企業環保設施穩定運行和關停到位;加強宣傳教育,動員社會各界支持、參與“綠色奧運”活動;以舉辦“綠色奧運”為契機,深化環境綜合治理,構建區域聯動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深入調研後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受到中央及有關單位的重視和認可,奧運會組織和籌備工作,充分考慮了政協的建議。
這只是委員建言綠色奧運的一個例子。實際上,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經濟委員會、社會與法制委員會等各專門委員會組織的與綠色奧運相關的專題調研、座談會不勝枚舉。僅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上,委員們提交的提案中就有28件是圍繞綠色奧運相關問題獻計出力。加上全國政協各地方組織為奧運議政建言的提案、社情民意多達數百件,這些真知灼見滲透到了奧運會籌辦的各個環節。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日發佈報告稱,2008年北京奧運會創造了舉辦生態友好型大型體育賽事的紀錄,中國兌現了‘綠色奧運’承諾,説明我們確實是凝聚各方力量,齊心協力地做好了這件事情。”王玉慶和參與調研的委員們深感欣慰。
作為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基礎環節,專題調研一直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有效形式。據了解,2008年全國政協就促進我國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和社會和諧的重大問題開展專題調研55項,形成調研報告和專題建議52份,為黨和政府決策提供了重要參考。
情牽地震災區 獻策國計民生
2008年,最震動國人心靈的莫過於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突如其來的災難,緊緊牽動著政協委員的心。
為了幫助災區人民儘快重建家園,政協委員們走進災區,來到群眾居住的板房和安置點的衛生院、文化站,深入了解群眾生産生活情況,就完善板房設施、建設永久性住房、群眾就業和學生復課等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
“在實地調研中我發現,災區一些地方過渡安置房在規劃選址時,缺乏較長遠的眼光,所選擇的建造地有的佔用了復耕在即的農田,有的佔用了即將重建家園或已經開始重建住宅的地塊。”在地震發生後不到兩周,全國政協委員馬國湘就來到了地震災區調研。當時,災區過渡安置房的建設正緊鑼密鼓地進行。
他了解到,按照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要求,一套25平方米、符合相關標準的活動板房,生産、運輸和安裝的費用總計約需15000元。如果趕進度,匆忙選址,草率安裝,就是無謂地浪費人力、物力、財力,也是對捐贈方的不尊重。另一方面,拆下來的材料又將佔用場地,污染環境。發現這些問題,馬國湘委員當即提出了關於“災區過渡安置房的使用選址急需長遠規劃”的提案,建議活動板房選址除了要符合安全、防火、防震等驗收標準,還應考慮讓它得到較長時間的使用,以便最大限度地用好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節省資源,減少污染。
這一提案受到了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高度重視,在頒布的《地震災區過渡安置房建設技術導則(試行)》中,明確要求過渡安置房建設應從實際情況出發,因地制宜,以安全為前提,儘量節約土地和資源,節省成本,除了符合相關安全要求,也必須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
“這個問題發現和提出都比較早,對相關部門的決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災後恢復重建工作中也發揮了作用。”馬國湘委員説。
在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的日子裏,還有許多政協委員和馬國湘委員一樣奔走呼籲,為災區人民盡心盡力。“在國家最需要的時候,作為政協委員,就應該深入調查研究,通過提案反映實際情況,把有效的信息和解決問題的方法提供給黨和政府。”馬國湘委員説。
提案是政協委員參政議政的重要方式。自全國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以來,全國政協委員、政協各參加單位、政協各專門委員會,共提交提案5056件,經審查,立案4738件,已經辦復,許多建議已在國家有關政策法規、發展規劃和部門工作中得到體現。
推動城鄉一體發展 田野調查社情民意
“來成都一定要到我們的三聖鄉看看。成都是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三聖鄉可以算作一塊高産的實驗田。”
全國政協委員、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張慶文興奮地向記者講述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給家鄉帶來的新變化。
統籌城鄉發展的綜合配套改革是我國農村改革進入一個新階段的重要內容,也是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的重要選題之一。2008年,全國政協分別組團在成、渝、湘等地圍繞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組織專題調研考察,並在京舉行了“統籌城鄉發展,促進形成城鄉經濟社會一體化發展新格局”的專題協商會。由於主題集中、現場互動性強、協商氣氛濃,專題協商會正成為進一步創新和完善政治協商形式的一項重要探索。
全國政協專題調研組來到涪陵、永川、新津、錦江、溫江、青羊等區市縣的社區、村鎮、企業、學校、工業園區和農業基地,進行深入調研。
張慶文委員向記者講述了都江堰市沿江鎮的故事:那裏地理位置偏僻,是典型的傳統農業鄉鎮,經濟發展相對滯後,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較為突出。隨著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的進行,幾年來沿江衛生院已在醫療條件、醫療技術、服務水平和管理規範等方面突飛猛進煥然一新。
“農民‘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得到了緩解。當地老百姓評價説,以前衛生院小病醫不好,大病醫不了,現在是小病不出村站,大病就在衛生院,農民看病不難了,吃藥也不貴了,還經常有大醫院的專家、教授送醫送藥到家門口!”張慶文委員説。
探索農村土地流轉與適度規模經營的多種形式;合理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形成覆蓋城鄉的公共財政體系;推進農村投融資體制改革,引導城市資本有序地進入農村;構建城鄉一體的行政管理體制……全國政協通過深入的調研,對於統籌城鄉改革如何向更深層次推進提出了很多有益的意見和建議。
調研成果最終以書面報告的形式向黨中央、國務院提出建議。2009年初,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中吸納了有關建議。
應對金融危機 促進民主決策
協助分析判斷形勢、促進科學民主決策,是人民政協履行職能的重要方面。2008年下半年,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經濟形勢嚴峻。政協委員們密切關注國際經濟走勢,關注國內經濟發展中遇到的新情況,全國政協先後召開9次專題座談會,為應對金融危機積極建言。
政協委員們深入城市、農村,來到社區、工廠、企業等進行調研,了解經濟危機産生的影響,提出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針對當前的經濟社會形勢,我們應該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氣做好黨委、政府聯絡群眾的宣傳員、信息員、聯絡員、參謀員、調解員,為國家的發展盡心盡力。”在天津北辰區科技園區調研時,馮幸耘委員説。
去年11月底,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召開了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專題座談會,政協委員們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發表意見,對當前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發生的急劇變化進行了深入分析探討,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政策建議。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鄭新立認為,在擴大內需的重點上,應該集中解決一些我們長期想辦沒有辦而具有重大意義的大事,如以加快鐵路建設為重點,建設和完善現代綜合運輸體系,加快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方案的實施進度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監事長王為強提出,面對金融危機,既要加強金融創新又要完善市場監管,注意有效控制和化解市場風險,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穩妥地推出新産品、開辦新業務。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要在社保、信貸等方面給予企業、尤其是準備創業的大學生以優惠政策,同時積極培養現代服務業、創新型人才,為保增長、渡難關積蓄力量。”
“在增加投資當中,除了基礎設施、環保、綠色能源等的開發外,一定要包括對民生問題的投資,這是當前促進消費的最有效手段。”
……
一項項建議,一份份報告,為黨和政府適時調整制定宏觀調控政策,增強宏觀調控的預見性、針對性和靈活性提供了重要決策參考,並進一步轉化為有關部門和地方的具體行動,推動中國經濟航船繼續穩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