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上海農村種糧有新模式 "家庭農場"收入超"打工"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3月0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3月1日電(記者 李榮)上海松江新浜鎮南楊村54歲的農民俞周峰,與愛人一起“包”了100畝糧田,辦起了“家庭農場”,還嘗試“種養結合”,養了豬,豬糞經過處理送到田裏“養莊稼”。他説自己就是喜歡種田幹農活,但以前收入不多。如今辦了“家庭農場”,去年首次一結算,年收入7萬多元,今年可望達到10萬元。

    俞周峰的“家庭農場”,是上海郊區正在探索的一種糧食生産新模式,主要通過規範有序的農地使用權流轉,把糧田適度集中起來,讓真正愛種地、“會打算”的務農高手自願來經營,並創造條件讓農場收益超出進城打工的所得,這樣“田才有人種”,種糧才有吸引力。

    規模適度

    記者近日到最先進行“家庭農場”嘗試的滬郊松江區採訪。這個區的農委主任封堅強對記者説,滬郊城市化程度較高,農民非農就業比例較大,以往種糧呈“兼業化”趨向,用農民的話説是“不種不像,種種帶帶過”。但是,上海每年10億公斤糧食産量是“硬任務”,長期“散種散管”,品質難保證,環境難維護,收入不穩定,後繼乏人。所以要讓專業家庭來“專業種糧”,讓專業農民在這片土地上既是勞動者、又是經營者和投資者,這樣“都市種糧”就能可持續發展。

    種糧主體、規模與能力相匹配,是創辦“家庭農場”的基本條件。在松江區,已成立了700多家“家庭農場”,經營糧田面積超過11萬畝,已佔到當地水稻面積的近七成。每個家庭農場的經營規模一般都控制在100畝至150畝之間。封堅強主任説,規模適度太重要了,面積太小,沒有規模效益;面積太大,農戶忙不過來,再“分”給別人做,這與“專業”的初衷就相反了。農場經營戶都要符合“吃苦耐勞、生産技術能力強、善於經營”等“門檻”要求,村委會進行篩選後要向全體村民公示。

    “三贏”格局

    在採訪中,記者聽到這樣的議論,“家庭農場”這種做法,上上下下都“叫好”,十分難得。鎮長説,穩住了糧食生産;村主任説,管理上省力省心;經營戶説,種田勁道大了;村裏居民説,願種糧的種糧,願打工的打工,各得其所。

    在土地流出戶、家庭農場經營戶和管理部門之間形成“三贏”格局,是家庭農場模式的內在活力。像松江這樣的滬郊相對發達地區,農民非農就業率已達九成以上,在“依法、自願、有償”原則下流轉土地使用權的農戶,既能得到土地流轉費這筆財産性收入,還可“騰出身”來從事其他勞動;而家庭農場經營戶的戶均收入與外出打工收入相比保持優勢,“田才會有人種”,松江隨機抽樣調查的結果顯示,家庭農場平均畝收入達1846元,減去成本和土地流轉費,每畝凈收入551元,而戶均經營規模達到146畝左右,平均每戶年凈收入超過8萬元(含補貼);農業管理部門的管理效率也大大提高,閒置農田大幅減少,麥稻産量增長,農機化程度和農産品安檢率大大提升。

    “三點一線”

    政策扶持、社會服務及經營戶“內生”動力相結合,是“家庭農場”發展的3個著力點,用農業部門人士的話説就是“三點一線擰成一股繩”。

    松江區政府相關負責人説,這個區已由“吃飯財政”進入到“建設財政”,並開始轉向“公共財政”,重視農業就要加大財政支農力度。松江在原有補貼的基礎上,對家庭農場再給予土地流轉費補貼;區財政給予貼息貸款扶持,水稻保險費由區財政統一“埋單”。一些家庭農場經營戶算了一筆賬:在平均每畝地的收入中,補貼收入佔到24%左右。較強的農業科技和機械化配套服務能力,也使家庭農場發展“有了底氣”,不僅農技人員可全程跟蹤服務,機耕、機插秧及機收的服務協議也已“全覆蓋”。糧食部門還建起公共的糧食烘乾設施,並向經營戶預付收糧預訂費。

    但松江區農委主任封堅強反復強調,經營戶的素質和內生動力也十分關鍵。他説農村有一句話,叫做“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家庭農場經營者要有“會打算”的本領,在茬口安排、技術選擇上要善於管理,培養“職業精神”,全力投入,當事業來做。新浜鎮的經營戶俞周峰今年的目標是年收入突破10萬元,他有時就睡在田邊,嘗試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的各種好辦法。

 
 
 相關鏈結
· 青海省下達09年度第一批種糧農民直補及農資補貼
· 各級農業部門推進科學抗旱努力實現夏糧有好收成
· 遼寧實施農機補貼將優先照顧農機大戶和種糧大戶
· 寧夏將對種糧農民發放糧食和農資綜合補貼
· 農業部10萬科技人員深入抗旱一線力爭夏糧好收成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