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3月13日電(新華社記者 余曉潔、韓潔)13日,汽車摩托車下鄉具體補貼標準在人們的期望中“浮出水面”。1月份汽車産業調整振興規劃公佈後,“國家安排的50億元專項資金”究竟怎麼落實備受關注。如今它被明了地寫在《汽車摩托車下鄉實施方案》裏,正由抽象的財政數字變成提高農民汽車摩托車購買力的“真金白銀”。
這份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等七部門聯合印發的《方案》指明,“2009年3月1日至12月31日,農民報廢三輪汽車或低速貨車並換購輕型載貨車以及購買微型客車的,按換購輕型載貨車或微型客車銷售價格的10%給予補貼;2009年2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農民購買摩托車按銷售價格的13%給予補貼。”
10%和13%這兩個數字的公佈,給無數做了多年“汽車夢”的農民朋友和迫切開拓農村汽車市場的廠商吃了一顆“定心丸”。
“汽車下鄉是繼家電下鄉政策實施之後,國家提高農民購買能力,加快農村消費升級的又一重要舉措。”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成貴認為,我國是農業大國,仍有很多貧困縣,但一些先富起來的農民已初步具備購車能力。
為把這項惠農的“好事辦好”,向農村消費者提供“物美價廉”的産品和優質的售後服務,《方案》強調,汽車摩托車下鄉産品銷售價格,不得高於市場同期同類産品價格。生産廠商必須對産品質量、經銷網點和售後服務進行承諾並簽訂責任書。
除惠農這一“初衷”外,引導汽車企業在國際金融危機壓力下“開拓廣闊的農村市場”,促進汽車摩托車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也是該項政策的重要目標。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10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受國家多項汽車振興措施推動,中國汽車單月銷量今年已經連續兩個月超過美國。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消費市場,在全球汽車市場普遍陷入困境的背景下“逆市轉暖”。
作為國民經濟重要支柱産業,汽車産業涉及面廣、關聯度高、對上下游和就業的拉動效應十分明顯。根據年初出臺的汽車産業振興規劃,國家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並在今後3年安排10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支持企業創新、技術改造和新能源汽車及零部件發展,以促進汽車産業優化升級。
此次,為了讓更多的企業通過公平的市場競爭在汽車摩托車下鄉過程中“分得一杯羹”,《方案》沒有限定産品品牌,指出“滿足工業和信息化部公佈的《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公告》中列明的輕型載貨車、微型客車以及摩托車,均可作為補貼車型”。
儘管《方案》剛剛出臺,早已有不少地區、不少企業積極響應。作為汽車生産大省的吉林省拿出1億元的地方財政,對農民購買一汽集團産品實施補貼;奇瑞等自主品牌廠家摩拳擦掌,推出對路適銷的營銷策略;中國兵器集團擁有全國最大的摩托車産業群,日前集團旗下的長安汽車和六大摩托車企業正式簽署汽車摩托車聯合下鄉戰略合作協議,為搶佔市場先機邁出重大一步。
“我們農民的汽車夢和國家的汽車強國夢,都不再遙遠。”一位剛領到車鑰匙的湖南長沙農民朋友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