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甘肅合作3月18日電(記者宋常青、張澤遠)為寄宿制學生新建大灶、提高新農合政府財政補貼標準、提升基層醫院醫療水平降低農牧民負擔……從2008年起,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確定30項涉及教育、醫療衛生、飲水安全等諸多方面的民生工程。
甘南位於甘肅、四川和青海三省交界地,總人口68萬,其中藏族人口超過半數,有漢、回、土家、蒙古、滿等24個民族。甘南實施的民生工程主要是為改善當地農牧民生活條件服務。
“我們學校吃飯不收一分錢,沒有任何負擔,只要安心學習就可以了,我愛我的學校。”在學校的食堂外,剛剛吃完飯的合作市那吾藏族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當子扎西認真地説。
當子扎西的家在夏河縣扎油鄉,距離學校有數十公里的路程。由於路途太遠,從三年級開始,他就在學校住宿。以前,每週回家自己帶一些乾糧或者家人把吃的送到學校。學校建起大灶後,不僅可以免費吃飯,而且一日三餐都是熱乎乎的。
從2008年下半年開始,甘南州規劃一次性擴建和興建100個學校大灶,共計投入達到4284萬元。其中,上灶學生400人以下的學校建2個大灶,400人到1000人的建3個到5個大灶,1000人以上的建6個大灶。
在碌曲縣人民醫院二樓的病房裏,剛剛動完膽囊切除手術的當地郎木寺鎮吉可村55歲藏族群眾仁前在妻子的攙扶下,已經能夠下床走動。像膽囊切除這樣的常規手術,在碌曲縣人民醫院已經是很普通的手術。
碌曲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田豐倉説,在他們醫院,現在已經能夠開展類似開顱、開胸和胃癌根治術等大型手術。甘南州在大力扶持碌曲縣人民醫院這樣一些縣級綜合醫院提高醫療水平的同時,還在大力促進鄉鎮醫院和村級衛生機構的發展。這一工作主要基於這樣的考慮:要讓農牧民小病不出村,大病在縣內就能治療,從而最大程度地方便農牧民就醫,減少他們的經濟壓力。
在這一目標引導下,僅在2008年,甘南州就利用政府投資和各方援助新建了3所縣級綜合醫院,改擴建和新建51所鄉鎮衛生院,建立29個村級衛生室和服務站。
甘南州實行的一系列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了當地農牧民的就醫成本,為農牧民就醫提供了很多便利。根據碌曲縣衛生部門的一項測算,農牧民在當地就醫的診療費用支出是外出治療的二分之一左右,加上陪護、吃飯和路費等費用,可以節省三分之二甚至更多。
仁前的醫療費用在4000元左右,通過新農合可以報銷一半以上。仁前在碌曲縣郎木寺出家的小兒子阿旺扎西聽到這個消息後非常高興。他説,父親家一年的收入也就在1萬元上下,要是4000元全部由家裏負擔,壓力太大。
碌曲縣衛生局副局長劉效平説,隨著來自全省各級醫院的大量醫師到甘南開展義診、新農合的覆蓋範圍和政府補助標準不斷提高,當地農牧民在醫療上必然享受到越來越多的實惠。
這些變化僅僅是政府實施的30項為民服務的政策給當地農牧民群眾帶來的實惠之一。農牧民群眾安全飲水、農村公路建設、沼氣、農牧民書屋等一系列民生工程的實施,不僅極大地提高了當地的生産力水平,改善了農牧民群眾的生産生活狀況,而且逐步實現了公共財政和公共服務的均等化,使地處高海拔邊遠地區的農牧民都能夠享受到公共服務帶來的好處。
對於民生工作的落實,甘南州提出了明確要求:各縣市黨委和政府一把手必須親自抓民生工程的落實,不重視民生工作的領導不是合格的領導,不抓民生就是工作失職。為了確保工作不打折扣,從2008年10月開始,甘南州政府還安排了近70名幹部組成了4個督查組,對全州8縣市集中開展民生活動情況進行全面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