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化傳承與保護的見證
——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精粹展綜述
新華社澳門3月24日電(記者 劉衛國)在澳門展出5天,引發熱烈反響的《雪域風情——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精粹展》24日落下帷幕。
展覽以豐富多彩的內容與生動直觀的形式展現了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寶貴資源,展示了半個世紀以來國家對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傳承與保護,以翔實的資料證明中國政府在保護藏族文化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這一由文化部主辦的展覽3月20日開幕,共展出99件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珍藏品,分為“家在高原”“風舞雅樂”“凈土心鄉”三個部分,涵蓋藏族文化經典唐卡、金佛、古經、藏戲面具,以及藏族民間文學、傳統音樂、舞蹈、戲劇等方面的珍貴歷史資料,內容涉及政治、藝術、歷史、哲學、天文曆算、藏醫藏藥……通過展覽,觀眾了解了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絢麗多彩的歷史,切實感受到藏族文化保護的真實現狀。
專程前來參加展覽活動的中國西藏文化保護與發展協會名譽會長熱地表示,在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即將來臨的時候,這個展覽在澳門舉辦,生動地展示藏民族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展示經濟跨越發展、社會和諧穩定、民族團結進步、文化繁榮開放的新西藏,有助於西藏文化更好地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展覽生動地展示了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國家對西藏文化的傾力保護,以及藏族文化遺産的發展成就:徹底改變了舊西藏極少數封建農奴主壟斷西藏文化的局面,西藏各族人民成為繼承、保護、發展和分享西藏文化的主體;西藏優秀傳統文化得到廣泛繼承和發揚;民族語言文字得到普及和廣泛學習使用;信教群眾的宗教信仰得到尊重和保護;面臨失傳的一些民間文化,包括民俗、民間文學、民間藝術、民間技藝等,得到高度重視和搶救保護;一些與封建農奴制社會相伴隨的腐朽落後的文化、觀念和風俗習慣逐漸被人們所拋棄。
人們通過展覽不僅能夠感受到西藏文化遺産的原生魅力,而且體味到古老的西藏文化正在走向世界。50年來,除了傳統的傳播工具之外,現代教育、廣播電視、圖書報刊、互聯網、移動通訊等現代傳播工具在雪域高原大顯身手,為藏族優秀文化的傳播,以及現代文明的普及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會和載體。西藏文化的發展打破了舊西藏封閉的狀態,形成了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的開放態勢,對外交流日益活躍。
展覽主辦方表示,西藏民主改革5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央政府高度重視藏族文化的保護與發展,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傾力保護和弘揚藏族優秀傳統文化,使藏族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目前,國務院公佈的兩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作名錄,就有藏族文化的格薩爾、鍋莊舞、佛教音樂等46項。藏族格薩爾藝人次仁佔堆、唐卡畫師丹巴繞丹等46人則先後入選第一、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性傳承人名錄。
澳門特區全國政協“推動澳門文化産業建設”小組組長梁華説,今年是新中國成立60週年,同時又逢西藏民主改革50週年和澳門回歸10週年,能在澳門舉辦這個展覽,充分體現了偉大祖國對藏族人民的關愛,對藏族文化的尊重與保護,對澳門同胞的關懷。通過展覽,觀眾近距離了解藏族非物質文化遺産絢麗多彩的歷史,切實感受目前藏族文化保護的真實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