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世界各國需要調整宏觀經濟政策,通過必要的財政、貨幣手段,積極促進經濟增長,避免發生全球性經濟衰退。
二十國集團具有廣泛代表性,擁有全球2/3人口和90%國內生産總值。借助這一應對危機的重要有效平臺,各國加強溝通與協調,有助於保持宏觀經濟政策導向總體上的一致性、時效性、前瞻性,推動各項實質性合作。
消費、貿易和投資是推動世界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目前,世界各國紛紛加快結構調整,穩定市場,促進增長,增加就業,改善民生。刺激國內消費有助於減輕國際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和影響。推進貿易和投資等實體經濟合作,則將為恢復世界經濟增長提供堅實支撐。
世界貿易組織預測,2009年全球貿易額將下降9%,為二戰以來的最大降幅。與此同時,全球融資也受到較大衝擊。這一切將直接影響全球貿易和投資的順暢運行,制約世界經濟復蘇,阻礙減貧和可持續發展進程。
去年11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華盛頓峰會提出,採取更廣泛的應對政策,通過流動性安排和項目支持等方式,幫助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獲得融資。此次倫敦峰會上,各國領導人同意在未來兩年內提供2500億美元用於貿易融資,將為區域性的多邊發展銀行提供至少1000億美元貸款支持,用來幫助發展中窮國。
不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在發展中國家,中小企業都是社會經濟中最活躍的因素,具有不可替代性。幫助中小企業儘快擺脫經營困境,有助於繁榮地區經濟、增加社會就業、推動技術創新、擴大産品出口、促進社會發展。加強這方面的合作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節能減排、環保和新能源等新興産業將為世界經濟提供新的增長點。發展綠色經濟既是應對危機的必要舉措,也是全球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需求。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指出,綠色經濟正在對發明和創新産生積極推動作用,其規模之大,可能是自工業革命以來所罕見的。
科技進步是不斷增強世界經濟增長的內在動力。要解決氣候變暖、環境惡化、能源資源和糧食安全等關係人類生存和發展的問題,世界各國迫切需要加強科技合作。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國與國相互依存日益緊密。國際金融危機仍在蔓延和深化,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全球性挑戰呼喚全球性合作。唯有進一步加強合作,國際社會才能早日戰勝危機,恢復世界經濟的增長。(記者 辛本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