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川4月29日電(記者 江毅)4月的北川仍有幾分涼爽,擂鼓鎮建新板房社區內門市林立、車來人往。大地震已經過去將近一年,這個飽受創傷的鎮子恢復了幾許活力。
擂鼓鎮勝利村村民韓玉梅坐在“北川羌族自治縣羌繡製品廠”門前的一張小凳上,專心地繡著一個香包,腳邊的小籃子裏裝滿了紅黃綠各種絲線。這種手工羌繡十分受歡迎,一個香包可以為韓玉梅帶來80元左右的收入。
“5·12”汶川大地震,造成152萬災區城鄉勞動者失業、失地、失房,溫暖的家在一瞬間變成冰冷的廢墟。勤勞的四川人擦乾眼中的淚水,咬緊牙關,用雙手在廢墟上重建家園。辛勤的汗水創造出奇跡,來自四川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的數據顯示:截至4月初,四川地震災區已經有超過120萬受災群眾實現就業。
地震初期的韓玉梅一度陷入絕望之中,丈夫走了,家中的頂梁柱轟然倒塌,而一對雙胞胎女兒正在擂鼓小學讀六年級。韓玉梅説:“那時候每天晚上都是在眼淚中入睡,除了傷心,還有無力和絕望,家裏沒有了經濟收入,一家老小今後怎麼辦?”
為了給大家找活路,勝利村請來了老師,給村裏的婦女培訓羌繡,80多個家庭主婦找到了活幹。韓玉梅現在一個月能賺到800元錢,雖然仍然很艱難,但她的心裏已經踏實了不少:“人有希望才能活下去,兩個娃娃就是我最大的希望。現在我有事做,娃娃每週回家我都能拿幾十塊生活費給她們,雖然只能讓她們在學校吃得簡單點,但營養是可以保證的。”
北川4個板房片區:建新、勝利、柳林和擂鼓,住著14000多人。這裡有超市、通訊、廣告、美容、餐飲等各種門店,路邊還擺著小吃、水果等各種攤點。在這裡做生意,是不需要繳納任何稅費的。
身材魁梧的魏德明在路邊擺了個豬肉攤,每天淩晨3點過,老魏就要起床去綿陽市區進豬肉回來賣。老魏家的房在地震中垮塌了,耕地也毀了,一家人的主要收入來源就靠這個豬肉攤。
老魏告訴記者:“每天淩晨3點就得起床,人雖然辛苦點,但一家老小全指望這個,偷不得懶的。現在一天能賺80元左右,和出去打工差不多。家裏有了收入,人的心情也慢慢好起來了,雖然現在生活水平肯定比不上地震前,但我相信再過兩三年,日子還是會重新紅火起來。”
擂鼓鎮的公路上車水馬龍,每隔幾分鐘就會有拉著磚頭、鋼筋等建材的貨車駛過。路兩邊雖然還可以看到幾處沒有清理的垮塌房屋,但一座座新房已經拔地而起,更多的人家,門口堆滿了紅色的磚頭。
百廢待興的地震災區為受災群眾提供了大量就業機會,機器轟鳴的建築工地上,勤勞的災區人民正在為心中美好家園而揮灑汗水。在濟南軍區援建的曲山中學新校址工地上,記者遇到了擂鼓鎮平上村村民何中國,他的兩個孩子在中學的板房社區讀書
何中國説:“現在災區到處是重建工程,我周圍能動的人都出去找活幹了。我在這個工地上做過一段工,現在在幫別人重建農房,一天還是能掙個幾十塊錢的。房子雖然垮了,但只要人肯吃苦,新家遲早會建起來的。”
鄒繼愛對於“家”這個字更是刻骨銘心,位於北川老縣城邊上的新房蓋好還沒3個月就在地震中倒塌,留給夫妻倆的是失去3位親人的傷痛和幾萬元沒有還清的欠債。鄒繼愛告訴記者:“我們兩口子原本在福建打工,現在一家老小需要照顧,沒法再出去了。後來我們試著去附近工地上找事做,沒想到他們很歡迎我們這些受了災的人。現在我們在工地上一天可以掙100元。”
有事做了,家裏總算有了經濟來源,這讓鄒繼愛心裏踏實了不少。逢年過節,她都要到原來的房子前給親人燒上一炷香,告訴逝去的親人們:我們現在還好,新家會有的。
為了盡可能增加災區群眾就業機會,四川地震災區實現了就業援助範圍和公益性崗位範圍兩大突破:18個省市與四川簽訂了就業援助協議,提供就業崗位44萬個,目前通過勞務輸出實現就業人數已超過25萬人。災區為受災群眾提供公益性崗位超過19萬個,實現就業19.3萬人。四川省提出,到2009年年底基本解決災區就業困難人員的就業問題,並逐步實現穩定就業,實現災區“戶戶有就業,人人有保障”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