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京5月7日電(記者 田舒斌、郭奔勝、蔣芳)以“文化MALL”為概念的鳳凰置業上市在即;跨區域並購的蘇陜合作面臨突破;與法國阿歇特集團合資組建境外圖書公司……江蘇鳳凰出版傳媒集團在國際金融危機中跨平臺、跨區域、走出去,實現文化産業的逆勢上揚,成為江蘇文化産業體制改革的一個生動縮影。
“頂得住壓力,才邁得開步伐。”江蘇文化産業在體制改革中先行一步,在激烈競爭中強身健體,在對外開放中開闊視野,文化“軟實力”發展的每一步都透著堅毅和果斷,這不僅撐起應對危機的“江蘇信心”,更是未來發展的不竭動力。
危中求進,文化産業展現“真功夫”
當金融危機尚未見底,很多行業不得不通過縮減生産規模,降薪、減少分紅來“貓冬”度日時,江蘇的文化企業卻大展拳腳,顯現出應對危機的真功夫。
受衝擊較大企業有效應對。江蘇新華發行集團通過及時調整經營方向,今年一季度銷售碼洋較去年四季度增長12.49%,4月中心門店銷售額已回升至4260萬元,同比增長近20%。
網游動漫業異軍突起。在4月戛納電視節上,無錫國家動畫産業基地的原創動漫《西遊記》以10萬美元一集的高價,創下了亞洲動漫海外發行價的新紀錄。
文化産品“走出去”漸成規模。昆山文化創意産業園于4月底向海外發出首個文化産品出口貨櫃,同類型文化創意企業正加速向該地區集聚。
傳統工藝美術業和旅遊業快速發展。3月底在揚州舉行的全國工藝品、旅遊紀念品交易會上,現場銷售近3000萬元,訂單1.2億元。蘇州旅遊收入再創新高,進入全國前五。
大型文化企業更是在堅定信心中推進改革創新。
——江蘇廣電網絡集團整合“不停步”,去年底完成13個省轄市網絡整合,今年將完成縣市廣電網絡的整合,實現數字電視整體轉換。
——江蘇新華日報報業集團和江蘇省廣電集團媒體影響力“不減弱”,前者手機報用戶突破127萬,後者收視率躍居全國省級電視臺第二。
——江蘇省演藝集團好戲“不落幕”,創意文化産業基地于5月開建,未來每天上演近百台不同形式劇目,形成全年無休的演藝嘉年華。
江蘇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楊新力説,文化産業具有反經濟週期而上的特性,此時如能主動出擊、危中求進,必將迎來新的崛起。
先人一步,體制改革錘煉“好體質”
“體制改革到位,機制活、業態新才有基礎,文化企業紛紛崛起是築牢在體制改革成功的基石之上!”鳳凰集團董事長譚躍説。
江蘇文化資源十分豐富,但文化産業卻“散”“小”“弱”。為破解矛盾,江蘇于2001年率先啟動文化體制改革。經過近10年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和市場配置相結合,整合資源,培育龍頭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道路,形成了目前以六大文化産業集團為龍頭,7家國家級、5家省級文化産業園區集聚的態勢。
到2008年底,江蘇六大文化産業集團總資産合計265億元,凈資産183億元,實現利潤12.3億元。在龍頭企業示範下,各地文化産業改革快速推進,南京、蘇州、無錫、常州、淮安、宿遷等6個城市被列為全國文化體制改革試點。
改革就是破舊立新,過程中的“陣痛”和矛盾在所難免,但江蘇在處理紛繁複雜的改革問題上,做到了不為“陣痛”所困,不為矛盾所束。
“改革不可能解決所有問題,但卻讓文化企業領略到市場的魅力和挑戰,釋放出巨大的生産力。”江蘇演藝集團董事長顧欣説。目前,該集團已從改制前年演出場次1736場增至5119場,人均年收入也由1.68萬元增至5.5萬元。
源源不斷,創新機制釋放新活力
2001年,崑曲入選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産”;2004年,青春版《牡丹亭》紅遍國內外;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上,崑曲大放異彩……
“在戲曲式微的今天,如果只保護不創新,崑曲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活力。”江蘇省昆劇院院長柯軍説。
近年來,昆劇院通過變人才“為我所有”為“為我所用”,變藝術生産“以獲獎為參照係”為“以市場為參照係”,變“舞臺經營”為“經營舞臺”等一系列機制創新,演出場次由50余場增至530場,演出收入從10萬餘元增至275萬元,排演的經典劇目達200余出,超過了前10年的總和,新生代崑曲演員也迅速成長、成熟。
和曾經暮氣沉沉的崑曲相似,江蘇美術出版社是鳳凰出版傳媒集團下屬9個出版單位中實力最弱的一個。近年來,通過強調績效考核,拉開收入差距,重視人才和創意,面貌煥然一新,總體經濟規模更以每年增長60%的速度飛躍式發展。“機制活,人的創意才會活,才能將文化資源轉化為不竭的生産力,這是文化創意産業最神奇的‘化學反應’。”該社社長顧華明感慨地説。
機制不斷創新為文化産業的發展帶來廣闊空間,江蘇又先後出臺多部推進改革發展的政策文件,在財政稅收、人員安置等方面創造寬鬆的政策環境,並設立每年近2億元的文化産業引導資金,確保其發展活力源源不斷。
2004年以來,江蘇省文化産業增加值連續保持28%以上的增速。據預測,2008年文化産業實現增加值超過760億元,增長速度約30%,高於全省GDP增速約18.5%,佔GDP比重已達2.5%。
著眼未來,軟實力孕育“新突破”
江蘇省2008年人均GDP超過5700美元。根據國際經驗,人均GDP超過5000美元,居民消費結構會發生顯著變化,精神文化消費比重將迅速提升。
江蘇的決策者們敏銳地意識到,新一輪的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箭在弦上。省委、省政府正抓緊研究到2012年,將文化産業發展成為江蘇國民經濟支柱性産業的一攬子實施意見和計劃,其中專題調研了英國、日本、韓國和美國的相關做法及經驗。
“文化産業對經濟發展的深遠影響還在於提升原有要素品質,革新經濟增長方式,而這正是江蘇應對危機,走出危機,推動經濟復蘇和新一輪發展所需要的模式。” 江蘇的決策官員和文化界人士達成共識,要用更高的國際視野和更新的發展理念,審視和謀劃文化産業新的突破。
“一百億這個數字,從書業看大,從業外看小;就中國出版大,就國際出版小;在2008年看大,到未來看小。”譚躍説,一定要跳出文化産業看産業,站在世界看産業,才能讓今天的新興産業成為明天的支柱産業。
“全球經濟競爭已經不僅是企業競爭和産品競爭,已進入産業鏈競爭時代。我們不能還停留在緊盯票房的階段,必須加快業態創新,延長、加粗文化産業鏈。” 顧欣説。
江蘇文化産業集團董事長李向民説:“不能僅把文化産業視作21世紀最後一塊暴利‘蛋糕’,更要看到它能引發新的內生經濟增長模式,看到‘乘數’效應。”
當前,互聯網、數字化、個性化已給傳統文化業態帶來挑戰。推進業態創新,既是産業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跟上現代技術發展、瞄準文化創意前沿的重要抓手。
每一次、每一個産業的崛起都不是偶然現象,而是借鑒、實踐、創新的結果。“江蘇在發展製造業時學習美國、德國,發展工業園區學新加坡,發展信息産業學日本、韓國,發展生態農業學台灣……”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梁勇説,文化産業同樣如此,“以世界為師,走自己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