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汶川地震一週年:直面災難 中國收穫了啟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1日電 “5·12”,中國傷痛之日。汶川大地震之後這一年,是艱難而非凡的一年。黨中央、國務院領導英雄的13億人民直面災難,與死神爭奪生命,在廢墟上重建家園,中國勇氣、中國力量、中國智慧震動也感動了世界。

    波瀾壯闊的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實踐,讓我們收穫了許多極其寶貴的啟示。以人為本的宗旨、社會主義制度的活力、尊重科學的理念、民族精神的昇華,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並成為全人類的共同財富。

    我國將今年的5月12日定為第一個“防災減災日”,以此提醒人們居安思危,常存憂患之心,增強防災意識,清醒地面對自然災害的風險、威脅和挑戰。

    應對災難貫穿以人為本的宗旨。人文關懷精神在實踐中不斷深化,保護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成為災後重建的第一主題

    “新家肯定比地震前的家更好。”張碧英憧憬著她的家鄉、汶川地震震中映秀鎮重建後的樣子。去年6月的一個晚上,張碧英看見,幾個援建者正用手掌摸索剛建好的板房邊緣,他們怕鋒利邊角劃傷住進來的受災群眾。張碧英十分感動:“這是真正的‘以人為本’。”

    以人為本,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歷程中,人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這四個字沉甸甸的分量。

    正如胡錦濤總書記強調的,人的生命高於一切、先於一切、重於一切。抗震救災充分體現了珍愛生命、保護人民的人文關懷精神。一年來,在災後重建中,以人為本的思想貫穿在規劃、施工、監管的全過程。

    《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不論是制度設計還是規定的政策措施,都圍繞著以人為本展開。《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編制的第一原則就是以人為本。

    風險防範理念全面滲入災後重建的各個層面,“安全”成為第一要素。什邡農民頭一次拿著建築專家提供的圖紙蓋房子,廣大農村地區長期不設防的局面可望得到改觀。成都300多所新建學校不僅抗震烈度比普通民房高,還被規劃為關鍵時刻的避難所。

    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以一種特殊方式推動了我國災害防範和抵禦能力的提高。以人為本,還體現為全社會風險意識的增強。北川、綿竹、青川,一片片廢墟被完整保留下來,作為防災減災教育的基地,警示後人。

    汶川大地震後實施的心理干預活動,是我國首次對受災民眾進行的大規模心理救援行為。從這裡,人們看到了以人為本理念在現代社會生活中的深度拓展。

    抗震救災彰顯社會主義中國強大發展活力。社會主義制度在實踐中不斷實現自我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公共危機應對體系日益成熟

    5月9日,汶川縣三江鄉宣佈恢復重建任務基本完成,這是地震災區第一個完成災後重建的鄉鎮,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

    得益於對口援建機制,在西方發達國家通常要花費五年以上的災區重建任務,可望在兩年內基本完成。這是社會主義制度政治優勢的又一生動體現。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中國舉國動員,救援速度之快、效率之高震驚世界。這種具有鮮明中國特色的抗災方式,被稱為“巨災風險防範的中國範式”。國家行政學院副院長袁曙宏將此視為我國制度創新的一個經典範例。

    一個聰明的民族,總是善於從災難和錯誤中汲取新的智慧。一年來,抗震救災的經驗經過理性總結,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有益養分,我國公共危機應對戰略體系日益成熟。

    立法層面,《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的發佈,是我國首次針對某一場自然災害的恢復重建專門出臺一項法規。2008年12月27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獲得通過。今年4月9日,擬議中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救災條例》公開向社會各界徵求意見。

    體制機制層面,應急管理體制機制的健全提上了日程,防災減災國際合作機制進一步受到重視,公共危機社會動員機製成為各界研討的新課題。

    應對重大自然災害,是國家公共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國國情、適應時代要求的災害防控戰略體系?人們在實踐中不斷進行著新的探索。

    災後重建“尊重科學”主線始終如一。按自然規律辦事的自覺性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意識日益深入人心

    2008年12月20日,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圖書館裏,溫家寶總理談到汶川地震處理堰塞湖不得不向外國租用米-26直升機時説:“這很刺痛我的心”,“我們應該立志,讓中國自己的直升機能夠製造出來。”

    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實踐,給人們上了尊重科學的一堂大課,使我們對客觀世界規律的認知和把握前進了一步。

    在改造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的實踐中不斷認識自然,在順應自然規律的基礎上合理開發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諧相處中發展自己,是人類生存和進步的永恒主題。一年來,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過程中,“尊重科學”的主線始終如一。

    2008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批復了中國地震背景場探測工程項目,旨在提高我國地球物理監測分析能力。

    去年8月,中國地震局對我國地震速報時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地震短臨預報仍是世界公認的科學難題,但是人在地震面前並非無可作為,關鍵是要自覺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按自然規律辦事。

    尊重自然、尊重規律、尊重科學——2008年7月3日,國務院發佈《關於做好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工作的指導意見》,上述“三個尊重”被鄭重寫入。

    去年9月,《汶川地震災後重建總體規劃》正式發佈,其亮點之一是根據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綜合評價,首次使用了“功能分區”的概念。規劃出臺前用中、英兩種文字向世界發佈,全球徵集意見。完全有理由説,這一規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

    在重建中獲得新生的災區,不僅恢復原貌,而且實現産業轉型、升級、換代,吐故納新,在新的起點上開始了更高水平的發展。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一鳴説:“我們必須學會順應自然,努力與自然和諧相處,認識和把握自然規律,趨利避害。”

    危難之際再次激發巨大民族凝聚力。古老民族精神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昇華,偉大抗震救災精神給人類可持續發展增添啟示

    災後重建,既要重建物質家園,也要建設精神家園。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是海內外每一個華夏兒女的根脈所繫,每到危難之際,總會神奇地轉化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成為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的又一股充滿強大生命力的新鮮血液。中央黨校原副校長李君如指出,抗震救災凸現的精神,要成為人們長久的精神價值坐標。

    震後一年間,偉大抗震救災精神所蘊含的非凡力量一直在延續。

    對口支援的省份不僅給災區帶來了人力、物力、財力、智力支援,更帶來了全國人民的手足深情。

    很多志願者災後繼續留下來,做著默默無聞的工作,又譜寫了許多動人故事……

    一點很小的善心,乘以13億,都會聚成愛的海洋;一個巨大的困難,除以13億,都會變得微不足道。

    民族精神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涵總是在歷史進步中不斷得到豐富,在災難中不斷得到昇華,在弘揚中不斷得到培育,在培育中實現更高層次的發展。

    在抗震救災和災後重建的艱難歷程中,中國人民表現出的堅忍不拔、負重自強的民族品格,讓世界為之動容。進入21世紀的地球,並未因人類的進步和繁榮而避免來自自然或社會領域的重大災難。人類如何實現長久的生存與發展?從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而曲折的歷史中生長出來的抗震救災精神應具有重要啟示意義。(李柯勇 譚浩 侯大偉 儲國強 宋常青) 

 
 
 相關鏈結
· 汶川地震一週年:笛聲悠揚
· 汶川地震一週年:更有責任感 地震讓我們改變
· 希臘華人華僑舉行汶川地震一週年哀思會
· 汶川地震一週年:映秀至汶川高速公路開工建設
· 汶川地震一週年·特稿:震災無情 世界有愛
· 汶川地震一週年:震中汶川映秀鎮重建盼技術指導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