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獻給首個國家防災減災日:中國在災難中堅強成長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2日電(記者魏武、衛敏麗)5月12日,我國迎來首個國家防災減災日。這個特別的日子,蘊藉著華夏兒女對汶川地震遇難者的深切追思,昭示著中華民族前事不忘、共禦天災的堅定決心。

    從被動應對到主動防範--我國防災減災工作發生深層變革

    乾旱、洪澇、颱風、地震……除現代火山活動外,幾乎所有自然災害都在我國出現過。

    生命和家園的代價,促使人們因之而改變。

    “以前人們對災害的重視很不夠,認為災害是不能預防的。天災面前,人們無能為力,不需要承擔什麼責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盧耀如説,這種思想的存在,妨礙了人們災害防範意識的確立。

    “這些年最顯著的變化是,從國家到普通老百姓,大家對自然災害的防範普遍重視了。”盧耀如説。

    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副主任方志勇對這種變化的感受尤為真切。“過去人們基本上將減災與救災工作劃等號。現在人們已經認識到,減災是一個包括備災、救災救濟和災後重建在內的系統工程,對自然災害的關注度也顯著提高。”他説。

    從黨中央國務院到各級黨委政府,從黨和國家領導人到基層幹部,從專家學者到人民群眾,從認識到理念,從單一到綜合,從政策到總體規劃等防災減災工作變化正在發生:

    --2005年初,中國國際減災委員會更名為國家減災委員會,負責制定國家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和規劃,協調開展重大減災活動,綜合協調重大自然災害應急及抗災救災等工作。

    --2007年8月,《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等文件明確提出了我國“十一五”期間及中長期國家綜合減災戰略目標。

    --突發事件應對法、防震減災法、防洪法、防沙治沙法、水污染防治法等30多部法律、法規,形成了全方位、多層級、寬領域的防災減災法律體系。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國家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等,對災害應對、搶險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事項做了規範;《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條例》為汶川災區災後恢復重建提供法制保障。

    --2009年5月11日,中國政府發佈首個關於防災減災工作的白皮書《中國的減災行動》。

    ……

    更趨完備的政策和法制保障,更為有效的體制和機制,更為科學的決策體系和更為全面的教育科技體系……猶如一隻只有力的巨手,把我國防災減災工作不斷推向更高、更深處。

    開放合作,減災外交成為我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表達。

    1990年,中國第一次宣佈災區可以對外開放。中國在減災領域與聯合國有關機構建立緊密型合作夥伴關係,積極參與聯合國框架下的減災合作。

    2005年9月,中國政府主辦第一屆亞洲部長級減災大會;2008年12月,舉辦加強亞洲國家應對巨災能力建設研討會。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後,先後有170多個國家和地區、20多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提供了資金或物資援助。

    中國在防災減災工作中表現出的開放姿態和大國胸襟,給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

    從單兵作戰到多元參與--我國防災減災工作實現由政府主導到社會力量廣泛參與

    一隻手,或許透著柔弱;相挽的千萬隻手,則能撼山動岳。

    人們清楚地記得,汶川地震消息傳來,北京、上海、廣州……千里之外,千萬條“黃絲帶”走向獻血車、走向捐款箱;志願者、民間救援隊、公益組織、慈善機構……千萬顆焦灼的心,千萬雙援助的手,霎時與災區人民連成一體。

    地震發生後不久,黨中央、國務院確定“一省幫一重災縣”的對口援建機制,19個省市立即行動,對遭受嚴重地震災害的四川、陜西、甘肅等地實施對口支援幫助。奮戰在災區的數萬名援建者,用心血、智慧和汗水,與災區人民一起,托起恢復重建的希望。

    “政府一聲令下,全國立刻動員起來。”民政部救災司司長鄒銘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在抗震救災的過程中,對口支援機製成為提高災區恢復重建能力的一個重要因素,舉國機制發揮了重要作用。

    “深呼吸,面帶微笑和旁邊的人握握手。”綿陽九洲體育館,作為“希望九洲”黃絲帶行動的志願者,來自南京的王宇誠耐心地引導十幾位受災兒童學習自我管理。

    數字顯示,汶川地震發生後,深入災區的國內外志願者隊伍達300萬人以上,在後方參與抗震救災的志願者人數達1000萬以上。

    2008年5月12日,北京8家民間機構聯合發起了“小行動+許多人=大不同”的救助活動。

    5月13日,成都“根與芽”、“多背一公斤”、NGOCN網站以及其他幾家民間組織決定實施聯合救災行動。地震發生後短短半個月時間,全國120多家民間組織加入這一行動。

    ……

    關於汶川抗震救災工作中各方力量的關係,有人做過生動的描述:如果政府和軍隊力量是心臟與主動脈,民間組織是血庫,協調性組織就是靜脈,志願者就是生命之血。政府資源和社會力量優勢互補、協同配合的抗災救災格局,具有突出優勢。

    專家認為,對口支援、民間組織、志願者等各種社會力量的積極參與,相關信息的進一步公開、開放、透明,各種社會力量的充分整合,是汶川地震抗震救災取得重大勝利的重要保證。

    從簡單原始到現代高效--科技的作用在防災減災工作中“風頭正勁”

    災害突降時,效率是生命的同義詞。

    33年前,唐山大地震奪去24萬多個鮮活的生命。那時,沒有機械、沒有通訊、沒有裝備,用於搶救一個個生命的,只有雙手、鐵鍬、鋼釬;沒有精密的電子儀器,大雨中的唐山機場內,飛機起降一度僅靠肉眼指揮。

    33年後,災害向汶川襲來時,挖掘機、推土機、鏟車、直升機、巨型運輸機……數以千計的重型機械第一時間、第一速度出現,成為與死神爭奪生命的關鍵手段。

    科技的巨力,可以化千里為咫尺,事半而功倍。

    從無人飛艇到探空氣球,從有人飛機到無人飛機,從光學衛星到雷達衛星,地基、空基、天基觀測系統……在對災害與環境狀況全天候動態監測預報的災害預警預報系統中,高新科技煥發出強大的力量。

    民房、車間、細流、巨川、受災範圍、火點面積……在民政部國家減災中心,源源而來的數據化作一幅幅圖片,清晰地展現出災害發生的情況。

    “過去救災主要靠人力。我們即使到災區,所了解的也只能是點和線上的情況,很難做到全面準確了解。”方志勇説,如今有了這些“天眼”相助,對災情的把握就可以“八九不離十”了。

    “專用衛星的使用標誌著我國把最先進的技術納入到防災減災工作中。”國家減災委專家委副主任史培軍認為,先進技術的運用,為重大自然災害的核災和指揮系統及時處理災情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促使我國的災害測量由不準確定量向準確定量邁出了關鍵一步。

    一組事實,見證著我國防災減災工作取得的巨大成就。

    --中國大江大河防洪能力進一步提高,部分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備防禦100年一遇洪水能力。中小河流防洪能力不斷提高,重點海堤設防標準提高到防禦50年一遇洪水能力。伴隨國家財力的增長,我國建築物抗震設防水平持續提高。

    --重點研究開發地震、颱風、暴雨、洪水、地質災害等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關鍵技術,森林火災、潰壩、決堤險情等重大災害的監測預警技術以及重大自然災害綜合風險分析評估技術……《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的規定字字千鈞。

    --提升災害監測預警、防災備災、應急處置、災害救助、恢復重建水平,建立城鄉社區減災工作機制,基本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預案體系,全面提高城鄉災害綜合防範能力……《國家綜合減災“十一五”規劃》繪就我國綜合減災工作藍圖。

    --從備災、應急與救災到災後重建,從生産安全到救災救濟,從應急管理到風險轉移……短短幾年時間,原先只有單一救災功能的減災體系迅速完善成立體化全方位的綜合防災減災體系。

    --防災意識、知識水平、避險自救能力……與災害預防有關的科技知識寫入課本、走進課堂,從單災種到綜合災種的防災教育和科技支撐體系已經建立。

    --從沙塵暴到地質災害,從海洋浮標到環境監測站,從水體污染到農業病害……我國應對主要自然災害的防範體系與能力基本形成。

    ……

    但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面對日益嚴峻的自然災害風險,我國的減災工作仍然任重道遠。目前,我國防災減災工作還存在一些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減災綜合協調機制尚不健全、減災綜合性法律法規和相關配套政策不夠完善、災害監測體系還有待健全、防災減災基礎設施建設亟待加強、社會公眾減災意識仍需提高等。

    一個智慧的民族,必能歷難而彌堅。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設立國家防災減災日,意在警醒全社會,必須提高對防範風險的意識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

    放眼未來,以經濟社會發展繁榮為動力,我國防災減災工作必將進一步深化、提升和完善,為人民生命財産安全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相關鏈結
· 我國首個防災減災日:建立更高層次防洪抗旱體系
· "全國防災減災志願服務周"主題活動在京正式啟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