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汶川地震一週年:這一天這一年曆史留下沉重印記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5月12日電  該怎樣講述這一天,該怎樣講述這一年!365個日升日落,我們又一次回到這個值得永遠銘記的日子——5月12日。

    汶川大地震讓親歷者和見證者痛徹心扉,雖然隨著歷史的滾滾車輪會漸行漸遠,但在博大浩瀚的人類發展史上,它必將留下一個沉重的印記。

    思緒追逐著再也無法挽回的地震波方向,我們看到了災難在這片土地和人民身上留下的複雜背影,悲傷與堅強孿生,毀滅與希望同在。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全人類都在與災難的不斷抗爭中奮起和進步。回首一年來驚心動魄、艱苦卓絕的抗震救災之路,走過重新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災區土地,我們又一次看到,中華民族不滅的夢想在頑強生長,英雄的中國人民向著希望昂首進發。

    懷著敬畏之心,抱著寫史之誠,這一天,我們記錄了6個普通的時刻,6個特殊的場景。它們是這一天的故事,也是這一年的縮影。

    已經的“改變”永遠無法改變

    時間:晨6時許

    地點:震中映秀鎮遇難者公墓

    人物:兩位守墓老人

    一切回到災難的起點。

    清晨,濛濛細雨飄灑在映秀鎮的山坡和廢墟上,地震遇難者公墓靜靜地佇立在成片成片的野菊花中間。

    淡淡的晨曦中,漁子溪村村民馬福洋和胡建國,拿著掃把和木夾子,默默地走出板房,沿著公墓邊的石梯路開始打掃。

    5月12日,是汶川大地震一週年的祭日,也是64歲的馬福洋和68歲的胡建國在這裡守墓的第311天。

    一年前,這一天,芮氏8級的特大地震從這裡最先怒吼爆發,把擁有1.6萬多人口的鄉鎮瞬間夷為平地,6000多人不幸遇難,損毀或倒塌上千套民宅,水、電、道路、通訊、場鎮等數十年的心血建設全部毀於一旦……

    然而,這僅僅是災難的開始。破壞時間長達80秒的強大地震,沿著龍門山斷裂帶縱深肆虐300多公里,最終造成數千億元經濟損失,數百萬人受傷,數萬人遇難。

    已經發生的事實,再也無法改變。馬大爺12歲的孫女和胡大爺11歲的孫子永遠地離他們而去了,生活了幾十年的老房子僅剩一片瓦礫,休憩時吸煙聊天的小院壩也被無數碎石掩埋。至今,馬大爺也沒能找到孫女的遺體,於是堅信活潑可愛的小孫女已熟睡在公墓的某個安靜角落,由他守候……

    兩位老人用心靈做著清潔。一個在前面打掃,一個在後面用木夾子鑷起每一片碎屑,哪怕只有指甲蓋大小。“要讓那些埋在廢墟下的親人們,睡在一個乾淨的地方!”胡建國老人説,“沒想到,地震竟然讓我有了這樣一個‘工作’。”

    公墓的對面,是映秀鎮重建的一個重點規劃區。一天前,在這裡剛剛舉行了映秀小學開工奠基儀式。同時,震中映秀鎮整體重建工作正式啟動。

    “聽説新房子用的全是新材料,不怕地震,還很好看。學校的樓能抗9級地震破壞,更讓人欣慰。”馬福洋老人憧憬地説。

    雖然我們並不情願,但災難已經讓一切發生了不可逆轉的巨大改變。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改變了許多人的人生,也改寫了一段歷史。

    生者更好地活著是對逝者最好的紀念和人類生存發展的必然

    時間:上午8時30分

    地點: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學校

    人物:577名師生

    薄霧像往常一樣,繚繞在青翠的蒼山之間。大山深處的紅白鎮中心學校一如以往,寧靜而快樂。

    這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星期二。校園裏,七八個男孩子在教室前的空地上打籃球,10多個女生在旁邊跳皮筋,還有一個班的低年級學生在歡笑聲中賽跑,其他教室裏則傳來朗朗讀書聲……

    一年前,這裡飽受災難蹂躪。當時,全校159名學生和7名教師遇難,教學樓、實驗樓和教師宿舍全部垮塌。復課之初,課間活動時間,校園裏是一片傷心的靜寂,許多孩子提到“地震”兩個字就哭泣不止。

    但是,生命仍在,生活仍在。為了幫助孩子們走出陰影,許多心理專家、志願者和愛心人士來到學校,帶他們一起遊戲,給他們講故事,無私地獻出自己的關心和鼓勵。學校也不斷地組織繪畫、歌唱、體育等各種活動。漸漸地,歡聲笑語又重新在校園內響起。

    12歲的六年級學生王潔瑩,地震時剛跑到樓梯口,樓板就砸落下來,28歲的王明洲老師奮不顧身地撲過去,把她牢牢壓在自己身下。當小潔瑩被救出時,身上沾滿了老師的鮮血。這刻骨銘心的景象,曾讓小潔瑩吃不下飯、睡不好覺。然而今天,記者見到她時,小潔瑩正和3個同學説著悄悄話,話至開心處,4個人嘻嘻哈哈笑做一團。

    再次走過汶川、北川、青川,走過所有地震災區,我們欣喜地看到,這裡的一切生命都在涅槃重生:曾要自殺的傷殘者成了心理志願者,把自己變成了別人“堅強的理由”;痛失所愛的人們心中保留著曾經的愛,開始組建新的家庭;在地震中不幸喪子的夫妻們,孕育出一個又一個新的生命;那些被災難摧毀的藏族村寨,再次響起歌舞,跳起了快樂的鍋莊……

    任何深重的災難,都將在生活的繼續中艱難翻開新的一天,這是人類生存發展的歷史必然。活下來的人更好地活著,就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承載著生生不息人民的土地必將跨越傷痛重新“站起來”

    時間:上午11時

    地點:北川新縣城建設工地

    人物:北川新城(擬人)

    5月12日下午,北川中學新校址落下第一鏟土。幾天后,整個北川新縣城的建設將全面啟動。這個災難深重的小城,終於掀開了自己發展史上新的一頁。

    10平方公里的北川縣城新址,空曠而平整,遠望青山,近臨公路。從上午開始,人們就默默地從四面八方涌向這裡,帶著哀傷,帶著期盼。

    在新縣城工地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李曉江告訴我們,北川新城大量使用了老地名和道路名,如極具民族特色的西羌路、禹龍路等。“這會讓北川人感到歷史的延續。”李曉江説。

    作為老北川人,災難無法改變程丕義對這座城市的熱愛。“看,那就是我們的新北川,聽説將來要建成全國的小城市發展典範呢,希望你們能多來北川旅遊,也看看我們。”他笑著説。

    汶川大地震中,北川是損失最為慘重的縣城,全縣15645人遇難,4311人失蹤,昔日山清水秀的小城幾乎變成一片廢墟。當地幹部告訴我們,在北川,隨便握住一個人的手,就是一個傷心的人;隨便推開一戶人家,就可能是一個破碎的家庭。

    71歲的李清玲老人企盼著新縣城早日建成。“北川當年被批准為全國唯一的羌族自治縣,就是我老伴帶著幾個人跑下來的。後來,他退休了,每天起床後第一件事,就是去街頭買報紙。”李清玲慢慢地敘述著,平靜而安詳,“地震時他去了。現在,我住板房區買報紙不方便,只能給他燒點筆記本。等新縣城建好了,我就能天天給他買報紙了。”

    但是,承載著生生不息人民的土地,必須跨越傷痛重新“站起來”。它承載著希望,承載著踏實,承載著北川人心中最柔軟的紀念。

    蒼山依舊在,青草又還青。看著一幢幢、一座座于廢墟上重新矗立起的新房,看著災區群眾熱火朝天的重建場景,我們相信,這片土地迸發出的旺盛生命力,將是任何災難都無法毀滅的。

    災難以它特殊的方式讓我們從中汲取教訓和智慧

    時間:13時後

    地點:成都市西馬棚小學

    人物:全體師生

    歷史不斷地警示,一個聰明的民族,必須善於從災難中汲取教訓並獲得新的進步。

    “同學們,地震了!”在兩聲尖銳的警報聲中,四年級一班的黃鳳慧老師高喊著。然而,11歲的張明路仍在木然張望。“快抱住頭蹲下!”旁邊同學張莘悅一邊朝他喊,一邊很熟練地用頭頂起書包,藏到了課桌下。於是,張明路也學她的樣子蹲下來。

    “丁零……”一分鐘後,警報解除,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從課桌下鑽出,迅速而有序地往樓下“逃生”。 “注意安全,不要擁擠。”每個樓梯拐角處,都有一名老師在指揮疏散。僅僅138秒之後,全校588名學生全部安全轉移到操場上。

    這是西馬棚學校的一次防災減災大演習。在這所特殊的學校裏,生活著66名中重度智力障礙和小兒麻痹症的孩子,張明路就是其中的一個。

    5月12日,是我國的第一個“防災減災日”。最近幾天裏,曾經歷了地動山搖恐懼的150多萬成都中小學生,全部參加了有組織的防災減災大演習。

    “去年地震的時候,很多孩子嚇得雙腿發軟,一步都挪不開,其他的只知道四處逃散,一些老師也驚慌失措!”校長卞蓉説,然而現在,師生已從容得如同上一堂普通的體育課。即使是特殊教育孩子,也學會了模倣別的同學,知道躲到書桌下,保護頭部。

    一年來,“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已成為成都各中小學的必修課,不斷進行應急演練、主題教育、專題培訓等。小小年紀的孩子們,在經歷地震和一次次演練後,也突然間明白了生命的寶貴,懂得了對生活的珍惜。

    一切都在災難後獲得進步——5月11日,《中國的減災行動》白皮書正式發佈,在紀念地震罹難的同時,也喚起了全社會對防災減災的高度關注;災後重建也以一種特殊的方式,進一步推動了我國災害防範和抵禦能力;國家公共危機應對戰略體系日益成熟;按自然規律辦事的認知更加深入人心……

    離開校園時,我們在西馬棚小學“平安逃生自救訓練營”的照片上看到,一個小男孩正像模像樣地用繃帶幫同學“止血”,臉上的表情如同在玩平常的“過家家”遊戲。

    在幼稚的孩子眼裏,這些演習如同兒時的一場趣味遊戲,但在可能的災難再次襲擊之時,它將挽救無數的生命。

    一代甚至幾代人無法撫平的心靈傷痛

    時間:14時28分

    地點:青川縣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

    人物:祭奠的東河口村民

    菊花、水酒、冥紙、殘香……所有能想到的祭品,堆滿了青川縣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的紀念臺。無數的災區群眾在這一時刻低首默哀,追思親人。

    村民何先倫為他逝去的22位親人燃起冥紙,雙眼在煙霧中漸漸模糊,淚水無聲地劃過臉頰,滴落在黑色的灰燼裏。“那天,我來得遲了,要是早一點,就能永遠和你們在一起了!”何先倫一遍遍低聲地嘮叨著。

    與此同時,數百公里之外,震中映秀,漩口中學遺址前,蒼柏環繞,素花掩映,氣氛莊嚴,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同現場300多名出席活動的各界人士一起靜靜肅立,向在地震中不幸遇難的同胞和在抗震救災鬥爭中英勇獻身的烈士默哀。

    5月12日14時28分——這個所有人都想忘記,卻永遠無法忘記的時刻,終於又一次來臨。哭泣與嗚咽匯成一條悲傷的河,在災區的每一個廢墟、每一處板房、每一個人的心裏流淌。此時此刻,整個民族都手捧白菊肅穆而立,為逝者深切哀悼!

    災難之史,自古以來就是以生命和淚水寫就。這一次,我們也沒能倖免。

    何先倫生長的東河口村,不幸成為汶川大地震的應力爆發點之一。當時,崩塌的山體傾瀉而下,瞬間就將這個昔日美麗寧靜的小山村埋到100多米深的地下。包括何先倫的父親、哥哥、嫂嫂、弟弟和弟媳等在內,全村780余口人的生命就此隨風消逝。

    “子欲養而親不在”。地震前一天,村裏有名的孝子何先倫發現父親平時愛吃的水果沒了,就答應父親明天一定買回來孝敬他。可是,這份心意再也沒能實現。直至今日,何先倫還常常在夢中哭醒。每次經過東河口遺址,淒涼的景象都會直刺他的內心深處,疼痛不已。

    68712名同胞遇難,17921名同胞失蹤。地震災難狠狠踩下的無情腳印,在一代人甚至幾代人心中留下了無法撫平的傷痛。

    讓我們虔誠禱告吧—— “請賜給他們永遠的安息,並以永遠的光輝照耀他們。”(摘自莫扎特《安魂曲》)

    當人們重新走向希望時,災難就只能在歷史上留下淡淡的背影

    時間:傍晚6時許

    地點:邛崍市南寶山農場

    人物:首批異地安置的災區群眾

    傍晚時分,成都平原南部邊緣的南寶山農場裏,一群來自青川災區的失地農民,在將盡的余暉中仍辛勤地勞作著,飽經滄桑而又堅忍頑強的剪影,形成了一組震撼人心的群像。

    悶著頭,一聲不吭,高舉手中的鋤頭,一下一下有力地鋤向叢生的雜草。快收工了,46歲的王天林和其他開荒者卻絲毫沒有停下來的跡象。

    今天是王天林等首批80多戶青川災區農民遷居邛崍的第56個日子。這是一群特殊的地震受災群眾,因為耕地和宅基地全部損毀,不得不告別世代生活的故土。但是,他們成功的異地安置,是對災難的一種堅強告別,是對美好未來的擁抱和創造。

    “今天的開荒,應該‘加點班’。”王天林和夥伴們商量著,“因為下午大家參加當地永久農房的奠基儀式,耽擱了不少時間,我們得補回來。”

    雖然遷居不到兩個月,王天林他們卻深深地愛上了這片新的土地。這裡距震中映秀百餘公里,地震波到這裡已大幅衰減,幾乎沒有造成任何影響。蒼翠欲滴的邛崍山脈環抱著條條山谷,參天大樹遮天蔽日,庭院沿青磚拾階而上,清靜而舒適。

    王天林一家四口人,分了三間房,水泥地,白墻壁,鋤頭、背篼、鐵鍬等農具一應俱全。“土地是咱農民的命根子,沒了地,農民就像沒了根。”王天林説,“我不僅在這兒開荒,老家青川還存了2畝山地呢,種的是油菜。”

    王天林樸實的想法,是所有災區群眾嚮往新生活和心聲。一年來,堅強的災區人民不僅以他們特有的堅忍默默承擔著苦難,還以一種無畏的精神努力創造著更加美好的明天。當人們重新走向希望時,災難能夠留下的將只是一個淡去的背影。

    夕陽將盡,難得的陽光盡情地將金色光芒塗抹在大地上。眺望王天林他們開荒的山坡,一個個勤勞堅強的剪影,在天地間熠熠生輝。

    向頑強挺立、自強不息、迎難而上的災區人民致敬!

    任何一場災難放到漫漫歷史長河中觀察,無一例外的結局將包括:巨大的生命和財産損失,相當長時間的悲傷和痛苦,不可逆轉地繼續生活和重建,或深刻或膚淺的汲取教訓,以及永久載入史冊的紀念。

    汶川大地震也是如此。值得欣慰的是,在經濟相對發達的現代社會,在優越的社會制度安排下,這場災難的損失被壓縮到了最小,人們在迅速擺脫災難走向新的生活。

    在災難於歷史留下印記的同時,中華民族偉大的抗震救災行動和精神,也在人類發展史上留下了光輝和永恒的一頁。(執筆:叢峰;記者:黃毅、侯大偉、苑堅、劉大江、江毅、葉建平、余裏)

 
 
 相關鏈結
· 民政部公告汶川地震抗震救災捐贈款物及使用情況
· 都映高速公路全線貫通"生命線"再造"中國式奇跡"
· 寫在汶川大地震一週年:挺起中華民族不屈的脊梁
· 國際社會和輿論高度評價汶川地震救災及重建工作
· 保監會: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保險理賠工作基本完成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