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四川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積極投身災後重建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5月1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15日電  在災後恢復重建第一線,四川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牢記使命、勇於擔當、負重前行、超常付出,圍繞實現“三年重建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的目標和創造以人為本的“四川速度”,充分發揮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讓黨旗在災後重建中高高飄揚。

    鄉鎮黨委--凝聚力量 科學指揮

    抗震救災取得重大勝利後,災區鄉鎮黨委迅速帶領廣大黨員群眾積極投身災後恢復重建,成為建設災後美好新家園的堅強指揮部。成都、德陽、綿陽、廣元、阿壩等災區的鄉鎮黨委以宣傳動員凝聚人心、以心理援助重樹信心、以物資幫助鼓舞鬥志,災區群眾不等不靠,全力推進住房重建和産業重建。

    在大地震中,安縣高川鄉泉水村很大一部分耕地被毀損,近百名群眾無處建房,鄉黨委通過多方協調,調配出48畝國有土地用作村民集中安置點建設,讓受災群眾有了安身之所。廣元市朝天區宣河鄉黨委在國家災後重建政策還未出臺前,率先喊響“自力更生、重建家園”的口號並付諸實際行動。

    幫助廣大受災企業解決實際困難,是災後重建的一大艱巨任務,同時也關係到災區今後很長一個時期的經濟社會發展。對此,平武縣南壩鎮黨委千方百計想措施、謀辦法、搭平臺,充分利用河北企業援建資金,為企業提供擔保貸款和貼息,鼓勵企業恢復重建,開閘點火。目前,該鎮工業集中區的錳業集團、金平礦業等9家企業的生産銷售情況已基本恢復震前水平。

    村(社區)黨組織--挺起脊梁 抓好重建

    災區各村(社區)黨支部立足本地實際,強化組織、發動和引領功能,緊緊抓住災後恢復重建的政策機遇,積極主動地參加四川省開展的“萬村黨建富民、建設美好家園”活動,全力抓好基礎設施重建、農房重建、産業重建和精神家園重建。

    北川羌族自治縣擂鼓鎮茨溝村黨支部,實行“統一用機械拆除危房、統一用車輛清除廢墟、統一開挖宅基、統一安裝水電、統一選購建材和補貼建材必需品運費”的“五統一”加速農房重建,2009年11月底,全體村民可搬進新居。

    青川縣黃坪鄉棗樹村右手殘疾的村民石光武和先天聾啞的妻子在村黨支部的引導幫助下建起了住房,辦起了小賣部,村民李玉明、尚元進在自己家門口挂出了“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幹”和“有手有腳有條命,天大的困難能戰勝”的標語。

    安縣黃土鎮方碑村黨支部爭取北京大學支持,探索出一條嶄新的籌資模式,由村、社、戶聯合擔保,通過村黨支部的聯絡,城市家庭向受災建房戶無息借款1萬-2萬元,受災戶建好房後,在3-5年內還清借款。目前,該村85%以上的建房戶聯合簽訂了借款協議書。

    廣大幹部--保持鬥志 奮戰一線

    地震中,災區很多幹部也失去了親人、失去了家園,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創傷,但他們始終不忘肩負的責任,堅定地站在災後恢復重建第一線,身先士卒、靠前指揮,竭盡全力讓老百姓早日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汶川縣開展以“下訪服務、公僕盡責”為主要內容的幹部聯絡農戶活動,縣級領導幹部包戶30戶,科級領導幹部包戶20戶,做到“包重建、包致富、包穩定、包安全”。為了聯絡建房用磚,廣元市朝天區宣河鄉10多名幹部晝夜兼程,到廣元、陜西、重慶等地奔波,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以真情換真心,以付出贏得群眾的口碑。三台縣古井鎮桂花壩村猴兒山在地震中山體滑坡,幾十戶農房受到地質災害的嚴重威脅,鎮黨委書記向斌三番五次深入123戶群眾家中,動員其撤離地質災害區,到地勢寬闊的地方集中建房。

    四川省教育廳幹部蔡存明挂職擔任汶川縣委常委,為確保今年9月1日在異地復課的1萬多名學生返回汶川就讀,每一個施工工地他都去了3次,親自抓工程質量、施工進度。青川縣涼水鎮友誼村新房社社長尚克合,為鼓勵老百姓從世代居住的高山上搬下來,第一個在公路旁建房。在他的帶動下,村民陸續搬下了山,而他的重建房卻因為無暇料理,成了“半拉子”工程。

    共産黨員--人人爭先 再寫輝煌

    在災後恢復重建中,哪工作任務最繁重,哪就有共産黨員的身影。災區廣大黨員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幹給群眾看、組織群眾幹、幫著群眾幹”,有力推進了災後恢復重建的步伐。

    旺蒼縣在黨員中開展“災後重建、黨員爭先”主題實踐活動,加快推進災後農戶永久性住房建設。平武縣響岩鎮青山村修建通村公路時,該村普通黨員張發林主動起早貪黑,跑前跑後,天天到施工現場值守協調,並賣掉自己的麵包車墊付了8萬多元的資金缺口,保證了5公里通村公路的及時貫通。

    安縣黃土鎮鹽井村9組組長、黨員服務隊隊員郭興中出動自家拖拉機數十次,義務為村民運送磚、水泥、鋼筋。理縣2900多名共産黨員亮明身份戰鬥在農房重建、産業恢復、基礎設施建設工作一線,採取親幫親、鄰幫鄰、戶幫戶的互助模式推進農房重建任務。綿陽市遊仙區的流動黨員心繫家鄉重建,通過各種渠道寄回資金、物資近200萬元,有效緩解了受災群眾的資金壓力和生活困難。

    青山作證,百姓作證,四川災區廣大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幹部在這場前所未有的災後恢復重建中,向全黨和全國人民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相關鏈結
· 四川出臺"農産品質量安全法實施辦法"6月1日施行
· 外國媒體和官員高度評價四川地震災後重建工作
· 四川德陽市災區學生2010年春將全部告別板房校舍
· 河南又找到3名與四川甲型H1N1流感患者密切接觸者
· 國家中藥現代化科技産業四川基地通過專家組驗收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