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南寧6月8日電(記者張周來)千里西江,接雲貴,貫兩廣,通港澳,歷來是華南地區的水上交通大動脈。正當廣西北部灣建設如火如荼之時,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政府提出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戰略決策,以帶動沿江經濟社會提升,實現多翼並舉、科學發展。兩千里西江開始風起潮涌,沿江兒女仿佛已經聽到前進的滾滾濤聲。
西江兩岸呼喚水運發展的春天
作為珠江主幹流的西江水系,是我國僅次於長江的第二大內河航運水道,成為沿江地區發展的依靠,被視為西南、華南區域經濟發展的“水上生命線”,但在相當長時間內,水運的價值遭遇冷落。
如今,江河水運的價值正日益凸現。廣西壯族自治區港航管理局局長杜敬民介紹:“西江水道上接滇、黔、桂等能源、礦産資源富集地區,下連粵港澳經濟發達地區,如果西江吞吐能力增至億噸,其運力相當於四五條鐵路或三條高速公路橫貫東西。”以貴港為例,每年經貴港水路中轉的煤炭、水泥、金屬礦石等貨物達800多萬噸,僅此一項便為當地貢獻8億多元,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
瞄準水運優勢,東部産業轉移的浪潮已經叩醒西江兩岸。近年來臺泥、華電、華潤等一批以原料産品大進大出為特徵的企業集團紛紛入駐沿江城市。貴港港口貨物吞吐量2008年已突破3000萬噸,穩居華南及西部內河“第一港”位置;作為“士商萃集之所,百貨出入之樞”的梧州港年貨物吞吐量2008年已突破900萬噸。一些造船廠訂單不斷,生産計劃已經排到後年……
西江沿岸地區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輻射、集聚、拉動作用正日益凸現。貴港市交通局副局長黃基説,在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背景下,運量大、佔地少、污染少、耗能低的水運,已經迎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振興西江水運,事關區域發展和沿江千萬群眾的共同福祉,可以説正逢其時。
億噸黃金水道激蕩西江宏圖
面對滾滾西江,人們心中焦慮:經濟發展日新月異,西江水運基礎設施多年積攢下的那點老本卻已經捉襟見肘。
貴港航運樞紐船閘年通過能力為1200萬噸,但最近幾年過貨量都在1400萬噸左右,已嚴重超負荷運行。由於柳江航道等級低、泊位小,柳鋼運礦砂、上汽通用五菱運汽車的船經常受阻。
對於西江如何真正發揮效益、“流金淌銀”,實際上廣西各級黨委政府對此謀劃已久。2008年11月,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在西江水運專題調研中提出,現在北部灣勢頭強勁,但從廣西全局來看,還需要桂西、桂東這兩翼發展起來。他進一步提出要打造西江億噸“黃金水道”,通過水運帶動形成産業佈局,進而形成沿江經濟帶,實現江海聯動,促進廣西東、中、西之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協調發展。
億噸“黃金水道”描繪出這樣的壯闊藍圖:約1480公里內河全部改造成1000噸級以上航道,連接從百色、崇左到貴港、梧州等7個城市,形成一張干支暢通、較為完善的內河航道網,覆蓋廣西56%以上人口;以南寧、貴港、梧州三個港口為核心,百色、來賓、柳州、崇左四港為組成部分,初步形成佈局合理、功能明確的內河港口體系。
根據初步規劃,近期經過5年左右的建設,1400多公里航道等級實現提升,長洲樞紐船閘通過能力超過億噸;新建碼頭泊位近百個,新增吞吐能力7000萬噸以上,如此將實現總吞吐能力億噸以上,西江水道的黃金效益將由此得到充分顯現。
共同的西江孕育發展新希望
眼下,梧州赤水圩作業區進港公路快速推進;桂平二線船閘建設工地熱火朝天,百色港大旺作業區機器轟鳴,水運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幕已經開啟;今年一季度愛凱爾(貴港)公司港口貨物吞吐量677.27萬噸,同比增長20.35%;貴港市今年前4個月新引進合作項目100個,合同投資額84.51億元……
千帆競發的西江水道的潛在價值正得到各方重視。2008年10月31日,南寧、貴港、梧州、雲浮、肇慶、佛山等6市簽署《梧州共識》,表示要攜手共同發展西江經濟。此後,廣西與廣東簽訂了《共同加快建設西江黃金水道協議》,今年5月,廣東省黨政代表團又來到廣西考察,共商包括水運交通在內的兩廣合作大計。
交通部珠江航務管理局水運專家李小健認為,西江上中下游橫跨我國生産力發展的三個梯度地區,發展西江內河航運,通過水運帶動,加快發展沿江地區經濟,建設一條快速發展崛起的西江沿江經濟帶,對流域上中下游地區乃至整個珠江流域經濟的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廣西提出,西江“黃金水道”的建設必須堅持“開放、合作、協調、高效、生態”的思路,首先在思想上正確認識打造“黃金水道”與連接大西南、接軌珠三角、融入北部灣的關係,要主動與西南各省密切合作,與粵港澳等發達地區相融通、相對接。
西江是共同的西江,水運建設是龐大的系統工程,尤其需要各方同心推進。毫無疑問,舞活西江經濟巨龍做大“水文章”,這已是兩廣乃至整個珠江流域的共同話題。歷史上這一帶曾經興在水運,成在西江,而今從打造億噸“黃金水道”戰略決策付諸實施這一刻起,滔滔西江又將承載著新的希望,孕育出蓬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