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夏糧六年豐收啟示--探尋新中國解決糧食問題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6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夏糧首度連續六年豐收的啟示
──探尋新中國解決糧食問題之路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記者董峻、劉健、董振國)夏糧收穫已近尾聲。農業部部長孫政才12日宣佈,今年全國夏糧預計産量將達到2450億斤,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連續6年夏糧增産的佳績。

    雖然,全年糧食生産穩定發展還要看早稻和秋糧,但夏糧增産為今年糧食全面豐收奠定了關鍵的良好開局。

    連續6年夏糧增産,靠的是中央制定的一系列強農惠農好政策,靠的是各地各部門穩糧增收的有力措施,而更根本的是靠廣大農民種糧積極性的持續升溫。

    這些寶貴的經驗,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不斷探索糧食自給戰略結出的碩果。60年的糧食發展之路向世人證明:中國人完全可以自己養活自己。

    6月6日,嵩縣閆莊鎮閆莊村的一位村民駕駛著滿載小麥的電動三輪車進入打麥場。新華社記者 王頌 攝

    6年的“不變”和60年的“變革”印證:順應民心的土地制度激發了農民種糧積極性

    夏收時節,麥浪滾滾,滿目金黃,一派豐收的喜人景象。山東省滕州市級索鎮千佛閣村種糧大戶王次玉種的89畝小麥,今年的畝産超過1400斤,再創新高。他難掩喜悅地説:“去冬今春旱情嚴重,鄉親們想方設法澆水保苗,迎來了大豐收!”

    今年的夏糧增産來之不易──先後戰勝了北方罕見旱災、南方持續低溫陰雨、多次強降溫和病蟲害等多種自然災害。大災之年大豐收,若時光倒回,這一切難以想象。

    1949年,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經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須碰到的第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提出這個問題並非毫無依據:1949年中國糧食人均佔有量不到420斤原糧。

    歲月荏苒。今天,作為一個正在推進工業化、現代化的國家、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中國堅持糧食自給戰略,糧食自給率高達95%,以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河南省農業廳廳長朱孟洲説:“連續6年增産,最為根本的一條就是農民的生産積極性,而這背後則是穩定的家庭聯産承包責任制。特別是第一輪土地承包期結束後,第二輪延包又將土地承包期延長了30年,給廣大農民吃了定心丸。”

    世紀之交,隨著糧食出現賣難,農業比較效益下降,農民收入增長緩慢,出現了對家庭承包責任制的質疑:認為一家一戶單幹的土地模式生産效率低,不利於農業走向現代化。

    黨中央、國務院總結歷史經驗,認為家庭經營加上社會化服務,能夠容納不同水平的農業生産力,既適應傳統農業,也適應現代農業,具有廣泛的適應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不存在生産力水平提高以後就要改變家庭承包經營的問題。

    2008年,在中共十七屆三中全會前,有輿論預計中國的土地制度將會有重大調整。胡錦濤總書記會前到小崗村調查時再次強調,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不僅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還要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

    5月29日,大型聯合收割機在山東郯城縣郯城鎮三井村麥田裏搶收小麥,源源不斷地吐出金燦燦的麥粒。 新華社發(張春雷 攝)

    “不變”政策的選擇,源自新中國土地制度60年中三次變化的探索──

    從1949年到1957年,中國進行了土地改革,農民有史以來第一次得到了土地,糧食産量增長了72.3%。

    從1958年到1977年,由於在農業經營制度上實行“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體制,饑荒成為歷史的痛苦回憶。

    終於,1978年安徽鳳陽縣小崗村的一紙“大包乾”契約,激發了中國農民的生産積極性,糧食總産量由1978年的6096億斤增長到2008年的10570億斤。如今,我國人均糧食産量達到800斤左右,超過世界平均水平。

    歷史證明:順應億萬農民選擇的土地制度成為激發農民生産積極性的最重要因素。

    在充分把握農業生産規律的基礎上,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決定》對此作出了最精闢的概括──既強調穩定農村基本經營制度,又順應現代農業發展要求,與時俱進地提出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

    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説,《決定》在充分強調“毫不動搖”的基礎上,鮮明提出了“一個長久不變”和“兩個轉變”:

    ──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必須毫不動搖地堅持。

    ──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現有土地承包關係要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

    ──家庭經營要向採用先進科技和生産手段的方向轉變,增加技術、資本等生産要素投入,著力提高集約化水平;統一經營要向發展農戶聯合與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層次、多形式經營服務體系的方向轉變,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

    “這是對今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作出的一個方向性概括,也是一個新的重大政策表述。”陳錫文説。

    6年的多予少取和60年的歷史進步印證:只有受到農民普遍歡迎的好政策才能有效發展糧食生産

    “近幾年每年種糧面積都超過200畝,每畝地的各種補貼已經接近80元。”山東省鄒平縣韓店鎮舊口村種糧大戶陳德民説,“今年每斤小麥提高一毛錢收購價,這下子種糧收入更有保障了。”

    “政策好,人努力、天幫忙”,是經常用來總結我國糧食豐收的一句老話。而近6年夏糧連續增産,更多依靠的是中央持續釋放的強農惠農政策。

    農業部部長孫政才認為:“夏糧連續增産的這6年,正是中央連續下發新世紀6個一號文件的6年。6年中,我國強農惠農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逐步構建起完善的農業補貼政策體系,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生産積極性,促進了先進農業科技、裝備推廣應用,對夏糧連續6年增産起到了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作用。”

    湖北省監利縣新溝鎮交通村八組農民朱建華收藏的14年農民負擔卡,見證了“索取”和“給予”之間的巨大差異。上世紀末,監利縣因農民負擔重聞名全國。翻開朱家4.9畝責任田的票據本,不難看出當年狀況:1998年,總負擔1277元;2000年,實繳負擔1514元。

    朱建華的收藏慢慢發生了變化:票據中的“三提五統”(村級三項提留、五項鄉統籌)“共同生産費”已成為歷史,而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農機補貼等越來越多的新詞兒進入了朱家的賬單。

    曾幾何時,“農業稅”和“三提五統”是一段歷史難以忘卻的記憶。1950年,農業稅佔當時財政收入的39%,是國家財政的重要支柱。對農民收取農業稅,以及對農産品的低定價,在較長時期裏是農業支持工業、農村支持城市的重要內容,由此形成了城鄉之間、工農之間的“剪刀差”。

    改革開放後,隨著人力、資金等農業生産要素向城市的不斷流動,糧食生産效益方面又出現了某種新的“剪刀差”,如種糧收益與成本倒挂,産糧縣與縣域平均財政差距突出等。種糧效益一度持續下降,土地撂荒頻現,糧食産量曾由1998年的10246億斤降至2003年的8614億斤。

    2004年至2009年,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連續6年出臺了6個“中央一號文件”,核心思想是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通過免除農業稅,財政直接補貼農民等一系列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使農民休養生息,重點強調給農民平等權利,給農村優先地位,給農業更多反哺。

    2006年,我國開始正式全面免徵農業稅一項,全國農民當年就減負500多億元。2009年種糧直補、良種補貼、農機具購置補貼和農資綜合直補“四項補貼”資金則增加到1230億元,再創新高。從2004年開始,國家還探索了重點糧食品種最低收購價政策,實施範圍先後從秈稻擴展到小麥、粳稻。測土配方施肥、農民培訓、糧食高産創建、對産糧大縣的獎勵等財政專項資金也逐年增加。

    6年來,國家不斷完善糧食穩定發展的政策框架,已逐步形成糧食穩定發展的統籌思路,糧食綜合生産能力達到了一個新水平。實踐證明,這6年的糧食增産過程,是國家城鄉關係不斷調整、支農政策不斷鞏固、完善和加強的過程,是建立糧食穩定發展長效機制的開始。

    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尹成傑認為,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的糧食産量最高時是1998年的10246億斤,到2008年已突破了歷史最高水平。這是在基數較高、災害嚴重、市場競爭加劇、資源制約加大、市場關係趨緊的情況下取得的,説明我國糧食綜合能力已經進入較高水平階段。

    6年的科學發展實踐和60年的不斷探索歷程印證: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才使糧食生産有了永續動力

    安徽阜陽市去冬今春遭受了50年一遇的大旱。這個市潁州區的種糧大戶葛浩新,從去年秋種開始嚴格按照良種良方科學配套進行播種,不遺餘力抗旱保苗,澆灌盤根水、拔節水,夏糧收穫前技術人員在他的高産攻關田測産後的數字達到了單産1252斤,比去年增産27%。安徽農業大學教授馬傳喜説,近年來通過實施良種補貼,在沿淮、淮北地區大力擴大半冬性小麥品種面積,是今年夏糧豐收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技進步對糧食生産的推動作用越來越重要。高稈改矮稈、常規改雜交、三交改單交等每次品種選育上的突破,都帶動糧食産量實現飛躍。而我國在糧食病蟲害防治、農業防災減災、提高施肥效率等方面,科技也發揮了重要作用。農業科技推廣人員常年走村串戶,在田間地頭手把手指導農民科學種田,受到農民群眾的歡迎。

    “我國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已躍升發展中國家前列。”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翟虎渠表示。

    在依靠科技的同時,尊重科學規律發展糧食生産也成為確保糧食連年增産至關重要的因素。糧食生産再也不強調遍地開花、處處墾植,而是根據自然資源稟賦等因素,科學進行區域化佈局,著重通過提高科技水平增加單産,糧食品種越來越向優勢區域集中。

    如今,全國水稻、小麥、玉米、大豆生産的集中度分別達到80%、90%、66%、59%。據農業部分析,今年全國夏糧增産量的四分之三來自11個夏糧主産省份的貢獻。

    2003年10月,黨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提出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強調統籌城鄉發展、區域發展、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國內發展與對外開放。這是黨的文件第一次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尊重科技應用、遵循自然規律,講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正是6年間糧食生産領域中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生動體現。

    山東省社科院秦慶武研究員説:“在新中國發展糧食生産的歷史上,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前的一段時間,一度過於相信‘人定勝天’而有些忽視自然規律。尤其是1958年,糧食‘高産衛星’頻頻上天。根源在於一句著名的口號--‘人有多大膽,地有多高産’。如今之所以夏糧能夠取得歷史上第一次連續6年增收,關鍵就是尊重自然規律,依靠科技,使糧食生産有了永續發展的動力。”

    把“戰天鬥地”的精神盲目地用在發展糧食生産上,就造成一系列生態問題:水土流失、超載過牧、濫墾濫伐、土地沙化、水資源匱乏……如果説早些年我們面對大自然過度強調了“進”,那麼近些年則在“退”上實現了重大調整。新世紀初,黨中央、國務院作出退耕還林還草的戰略決策,結束了中國毀林開荒的歷史。

    陜北《信天遊》多年這樣唱:“開一片片荒地脫一層層皮,下一場場大雨流一回回泥,累死累活餓肚皮。”如今,《信天遊》換了新詞:“山坡上栽樹崖畔畔上青,羊羔羔養在家門中;草棵棵賽過糧苗苗,退耕帶來好光景。”

    “生態自然修復理念已得到全社會廣泛認同,有效促進了當地幹部群眾觀念和生産方式的轉變,實現了生態環境和農牧業發展的良性互動。”水利部部長陳雷不久前表示。

    近年來糧食生産越來越受到資源氣候制約、消費需求剛性增長、全球糧食危機等新情況、新問題,有關測算表明,到2020年,全國要再新增1000億斤的糧食生産能力,才能確保屆時14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

    為此,去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和《吉林省增産百億斤商品糧能力建設總體規劃》。

    回首新中國發展糧食生産的軌跡,可以看到,這是一個解放思想,不斷探索符合中國國情的糧食生産發展道路的過程;是一個發揮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不斷艱苦奮鬥的過程;是一個依靠科技進步,不斷提高農業生産力的過程。在充分尊重億萬農民群眾首創精神的前提下,60年間探索和總結出的一系列新經驗、新創舉,成功解決了中國人民的吃飯問題,也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貢獻。

    人努力·樂其田·守紅線--代表委員熱議糧食安全

    新華社北京3月3日電(記者 于文靜 張曉松 錢春弦)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一場歷史罕見乾旱再次為人們敲響警鐘——我國的糧食生産並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傳統模式。糧食,既是商品,又是戰略物資,糧食安全,對於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大國意義非凡。在今年兩會召開之際,糧食問題再次成為代表委員們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糧食局局長:完善糧食宏觀調控 處理好六個關係

    糧食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的第一保障與基礎。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糧食生産與安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農村工作會議也對確保糧食安全進行了部署,提出了加強糧食宏觀調控的新任務。當前,糧食部門要圍繞宏觀調控目標,發展現代糧食流通産業,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新貢獻。

    “北大倉”2009年糧食總産力爭達到900億斤目標

    新華社哈爾濱3月8日電(記者王春雨)記者從黑龍江省農委了解到,作為我國最大的商品糧基地,素有“北大倉”之稱的黑龍江省今年提出糧食總産超850億斤,力爭達到900億斤的生産目標,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再立新功。

    黑龍江省今年提出要確保播種面積不能減少,堅決做到適時播種,充分做好各種物資和機械準備,立足抗旱保春播,千方百計奪取糧食豐收。據黑龍江省農情調查顯示,今年全省農作物種植面積將超過1.81億畝,其中糧食播種面積在1.65億畝以上。玉米、水稻、薯類、特色雜糧雜豆意向種植面積均比上年有所增加,全省小麥意向種植面積將穩定在400萬畝左右,經濟作物和飼草飼料作物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相關鏈結
· 河南省獲准放寬標準收夏糧 排解農民“賣糧難”
· 天津170萬畝夏糧開始收穫 總産有望超5.4億公斤
· 山東夏糧有望實現增産
· 徐光春:收好夏糧種足秋糧讓中央放心讓群眾滿意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