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6月15日電(記者張建松)工業遺産作為人類智慧的結晶,目前已成為我國文物保護的一項重要內容。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15日在上海召開的“全國工業遺産保護利用現場會”上表示,近年來,我國工業遺産保護工作取得顯著進展。
據介紹,目前北京、天津、青島、本溪、杭州等城市紛紛制定了保護工業遺産的具體政策,在2007年國務院組織開展的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中,工業遺産普查成果顯著,各地新發現了一批重要的工業遺産。
例如,作為我國近代工業的發祥地,上海目前已新發現工業遺産200多處,分佈廣泛,類型突出。一些重要的工業遺産歷史延續性強,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在此次“全國工業遺産保護利用現場會”上,來自國家文物局和全國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文物保護部門領導及有關專家,將考察上海個性鮮明的3處工業遺産——楊樹浦水廠、工部局宰牲場和上鋼十廠冷軋帶鋼廠(上海城市雕塑中心)。
隨著經濟社會迅猛發展,我國許多城市都在加緊對原有的工業佈局進行調整規劃,各地對工業遺産在拆與保、遺棄與利用之間存在著激烈的碰撞。單霽翔認為,對於曾經有過輝煌工業傳統的城市來説,大量工業舊址、廠房和工業設施的保護利用是普遍面臨的問題。工業遺産的滅失所導致的文化遺産斷層,將會對城市肌理和個性特徵帶來不可挽回的傷害。
他指出,今後我國將繼續加強對工業遺産的普查、認定、記錄和研究,儘快甄別和搶救瀕危工業遺産,同時將推進工業遺産的立法和保護規劃,各地政府應將工業遺産納入城市和地區的發展規劃,調整和完善工業遺産保護的各種社會關係,加強工業遺産的宣傳和教育工作,使全社會每一個人都了解保護工業遺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