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9日電(記者楊駿)關停小鋼鐵小水泥等“五小企業”、區域限批流域限批、發佈《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公佈節能減排統計監測及考核實施方案、引領亞洲可再生能源發展……為應對氣候變化,近年來中國政府節能減排的力度可謂前所未有。
成績來之不易 進步有目共睹
6月5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暨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在北京召開。國務院總理、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組長溫家寶主持會議並講話。 新華社記者 龐興雷 攝
6月5日,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暨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公佈的數字令人欣慰:“十一五”前三年,經過全國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節能減排取得重要進展。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0.1%,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8.95%和6.61%。今年第一季度,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9%,降幅提高0.27個百分點。
這一成績來之不易。在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30年裏,集中遇到了發達國家上百年工業化進程中分階段出現的種種環境問題。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不受國際上溫室氣體排放限額的約束,但卻根據國際上關於溫室氣體排放的公約,制定了中國氣候變化的應對方案,提出了節能減排的具體目標。
按照“十一五”規劃綱要,2006—2010年期間單位國內生産總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減少10%。目前,各項工作正在積極開展,目標正在逐步實現。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還包括發展可再生能源(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源等),中國在這一領域的進步有目共睹,對世界可再生能源發展也産生了重要影響。聯合國環境規劃署6月初發佈的《全球可持續能源投資趨勢報告》稱,中國已成為亞洲“綠色經濟巨人”。2008年,中國可再生能源投資超過156億美元,比2007年增長18%,位居亞太地區首位。目前,中國已躍居世界第二大風能市場。此外,中國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太陽能光伏設備製造國。
金融危機肆虐 節能減排不緩
坐落在內蒙古能源“金三角”地區的內蒙古準格爾旗大路化工區碧空如洗(2月16日攝)。內蒙古自治區在實施“節能減排”行動中,大力淘汰落後産能,在削減原有污染源的同時,嚴格控制審批新增污染物排放量。據國家環境保護部最近公佈的數據,2008年內蒙古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排放明顯下降,主要流域水質穩定,空氣質量優良率大幅提高。新華社記者 張領 攝
一方面是保持經濟增長的當務之急,另一方面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長遠目標。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也加大了中國推進節能減排工作的難度。
面對“十一五”規劃提出的節能減排目標,從中央到地方,中國在推進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的同時,正以更大力度支持節能減排,用實際行動向世界表明,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節能減排,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政府推出的4萬億元投資中,有2100億元將投向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工程。目前中央已下達資金中,約一成直接投入了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
此外,在今年財政收支緊張情況下,中央財政繼續增加節能減排支出,全年安排資金300億元,並額外安排80億元用於發展可再生能源。新華社記者從財政部了解到,為繼續淘汰高污染、高排放和高耗能的生産能力,今年中國還計劃關停小火電機組1500萬千瓦,淘汰落後煉鐵産能1000萬噸、煉鋼600萬噸、造紙50萬噸。而經國務院批准出臺的10大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也都對節能減排提出了明確要求。例如,根據鋼鐵産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新增産能必須以淘汰落後産能為前提;重點大中型企業噸鋼綜合能耗要由目前的670千克標準煤下降到620千克標準煤等。
《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德博埃爾日前對新華社記者表示,在應對本次經濟危機的救助計劃中,中國用於發展綠色經濟的投入是全球之冠。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稱,儘管受到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嚴重衝擊,世界範圍內對清潔能源項目的投資仍保持增長勢頭,這主要得益於中國等新興經濟體的貢獻。
倡導“生態文明” 出臺“國家方案”
2007年10月,“建設生態文明”寫進了中國共産黨的十七大報告,為中國環保掀開了嶄新一頁。
“中國第一次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概念,説明中國對保護環境的理解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這對全世界來説都是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法國威立雅環境集團亨利·普格裏奧如是説。
《日本經濟新聞》也在十七大期間報道稱:“中國建設生態文明,為保護全球氣候作出新貢獻,報告展現了中國為防止全球變暖積極配合製定《京都議定書》框架協議的姿態。”
中國還于2007年6月發佈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這是我國第一份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性文件,也是發展中國家在該領域的第一份國家方案。本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
“《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是中國向本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發出的一個重要信號,即中國願意也有興趣在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努力中扮演積極角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阿希姆·施泰納如是説。他對中國在應對溫室氣體排放、全球變暖等問題上的積極表現表示讚賞。
溫家寶主持會議 部署應對氣候變化節能減排工作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暨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會議6月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聽取並審議了發展改革委關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進展情況、2009年工作安排以及應對氣候變化有關工作情況的彙報。國務院總理、國務院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國家應對氣候變化領導小組組長溫家寶主持會議並講話。
會議指出,“十一五”前三年,經過全國各地各部門的共同努力,節能減排取得重要進展。全國單位GDP能耗累計下降10.1%,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COD)排放總量累計分別下降8.95%和6.61%。今年一季度,全國單位GDP能耗同比下降2.89%,降幅提高0.27個百分點。 >>>>詳細
審計署:41戶中央企業節能減排情況審計調查結果
2008年,審計署對41戶中央企業2006至2007年節能減排情況進行了審計調查,重點調查了這些企業的能源消耗以及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等情況。現將審計調查結果公告如下:
一、企業採取的節能減排措施及取得的成效
這41戶企業是從全國千家重點耗能和國家重點監控污染源企業中隨機選取的,包括16戶電力企業、13戶石化企業、12戶鋼鐵及有色金屬企業。審計調查結果表明,為確保國家“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的實現,這些企業都成立了負責節能減排工作的專門機構,制定了工作規劃,建立健全了管理制度,並採取了有力措施:一是加大資金投入。在2006至2007年間,41戶企業共投入168.89億元(其中企業自籌165.83億元,財政及國債投入3.06億元)用於節能減排。二是淘汰落後産能設備。41戶企業共淘汰落後工藝裝備589台(套),年節約標準煤67.58萬噸;16戶電力企業關停小火電機組22台,總裝機容量達157萬千瓦。三是推進脫硫設施建設。16戶電力企業脫硫機組容量由2005年底的442萬千瓦(佔16戶企業總裝機容量1844萬千瓦的23.97%)上升到2008年9月的1467萬千瓦(佔16戶企業總裝機容量2195萬千瓦的66.83%)。四是創新生産技術工藝。有33戶企業推廣應用了612項(次)先進的生産工藝與技術,年節約標準煤212.18萬噸。 >>>>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