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呼和浩特7月22日電(記者 吳國清 湯計)連續7年在全國各省區市中經濟增速第一的內蒙古自治區,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國內經濟下行的羈絆,經濟發展也一度趨緩,但在各族幹部群眾的團結拼搏下,又躍馬揚鞭繼續快速領跑。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數據,今年上半年,內蒙古完成國內生産總值3512.84億元,增長16.2%,高於全國平均增速9.1個百分點。
面臨困難最多的半年,也是創造不少“最多”紀錄的半年
受金融危機衝擊,2008年4季度內蒙古GDP增速跌至13.3%。能不能抓住危中之機,實現在危機中轉型?對內蒙古既是一次嚴峻挑戰,也是一場嚴峻考驗。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政府清醒地認識到,越是經濟發展面臨重大困難,越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中央“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方針和宏觀調控政策措施,堅持解近憂與謀長遠相結合,堅定信心、積極應對,在困難中發展、在困難中提高。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感慨地介紹説,2009年上半年是自治區面臨困難最多的半年,同時,也是內蒙古創造不少“最多”紀錄的半年:
--自治區黨委、政府研究經濟工作最多的半年。為應對金融危機,增強工作的預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自治區黨委一改過去一個季度研究一次經濟的慣例,今年1月份一結束,就召開常委會,分析1月份全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研究全年開局工作。今年上半年,自治區黨委召開了4次分析研究經濟工作的常委會,及時把握經濟運行情況,適時調整應對措施。
--自治區領導和各廳局領導下鄉調研和抓工作最多的半年。全自治區組織30多名省級領導幹部、200多名廳局級幹部和1000多名機關幹部深入到全自治區101個旗縣市區,開展了“保增長、惠民生,進百縣、促落實”活動。
--自治區出臺政策最多的半年。自治區政府研究制定了加強工業經濟指導意見、工業重點領域承接發達地區先進生産力轉移工作方案,實施了電力多邊交易等舉措,在取消國家規定的100項收費項目的基礎上,又取消了108項地方收費項目。通過多措並舉,使自治區重點骨幹企業得到穩定發展,停産半停産企業逐步恢復生産,中小企業發展出現積極變化,工業經濟在逆勢中企穩回升。
--自治區改革力度最大的半年。與中國國電集團合作,重組陷入困境的內蒙古能源公司,成立了內蒙古國電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將呼(倫呼貝爾)興(興安盟)電網整體劃轉國家電網公司,與通遼、赤峰電網資産整合重組,成立內蒙古東部電力公司,國家電網計劃兩年內投入不低於100億元資金,完善東部電網設施,推動內蒙古能源基地建設;開徵了煤炭價格調節基金,解決因開發帶來的環境、生態、民生等問題,促進自治區煤炭業可持續發展;完善了煤炭資源配置政策,進一步提高了煤炭資源的綜合利用水平;與鐵道部合作建設內蒙古東西兩條高速鐵路……
經過上下共同努力,內蒙古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近年來平穩較快發展的良好態勢。據統計,上半年,全自治區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增加值1842.41億元,增長18.6%;農牧業形勢總體穩定,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有效落實,糧食播種面積8137萬畝,比上年增加255萬畝,為歷年最高,牧業生産穩定發展;全自治區地方財政總收入完成691.04億元,同比增加157.5億元,增長29.5%,其中,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434.34億元,同比增長39.8%,增速居全國各省區市首位。
利用危機帶來的“倒逼機制”,大力調整和優化産業結構
內蒙古堅持綜合施策,把發揮政府調控作用與發揮市場機製作用結合起來,以擴內需保企業為重點,加快調整産業結構步伐。
利用金融危機帶來的“倒逼機制”,大力調整産業結構。第三産業保持較快發展,物流、金融、旅遊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勢頭迅猛。第二産業出現積極變化。裝備製造業、農畜産品加工、服裝鞋帽、皮革皮毛、傢具造紙等勞動密集型産業對工業經濟增長的貢獻逐步提高。上半年,全自治區裝備製造業增長46.5%,紡織服裝、鞋帽製造業增長61.3%,高新技術産業增速由2月份的22%上升到25.8%,煤直接液化、間接液化及煤化工等深度開發取得突破。生産資料類産品産量保持較快增長,精甲醇、水泥、原煤産量同比分別增長88.3%、41.6%、27.5%。截至5月底,全自治區風電並網已達315.28萬千瓦,居全國第一,新能源開發邁出新步伐。
危機加快了落後産能淘汰,高耗能産品有序退出市場。上半年全自治區累計關停小火電機組20萬千瓦,淘汰電石産能10萬噸,淘汰鐵合金産能5萬噸,高耗能産量增長大幅度回落。
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年初提出停産半停産企業“時間過半、恢復生産過半”的目標。截至6月底,全自治區規模以上停産半停産工業企業由去年底的731戶減少到194戶,已恢復生産企業佔全部停産半停産企業的73.5%。
為落實國家擴大內需政策,內蒙古制定完善了促進投資和消費的政策措施,努力擴大固定資産投資和消費需求,取得明顯成效。上半年,全自治區城鄉50萬元以上項目完成固定資産投資2953.73億元,同比增長41.1%,增速比上年同期快15.7個百分點;一批重點建設項目啟動實施,累計新開工10億元以上項目45個、1億元以上項目357個;全自治區施工項目共有7028個,預計年內投産項目1771個,同比增長1.04倍。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293.9億元,增長18.5%。
統計顯示,內蒙古經濟活力得到有效恢復。上半年,內蒙古36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有32個行業保持增長,佔88.9%;社會用電量由去年11月最低時的681萬千瓦時增加到今年6月份的969.3萬千瓦時,增長42.3%;今年6月份,全自治區鐵路貨運量為4104.8萬噸,增長13.5%。過去相對落後的內蒙古東部地區5個盟市工業增加值增長22%,增幅高於全自治區平均3.4個百分點,區域經濟趨向協調。鄂爾多斯市的工業增加值和財政收入領跑全自治區各盟市,尤其是財政收入完成183.8億元,增長59.7%。
越是困難的時候,越下工夫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金融危機發生後,自治區黨委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對民生的投入只能加大不能減少,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只能提高不能降低,民生工程的覆蓋面只能擴大不能縮小,努力使促進經濟增長的過程成為堅持以人為本、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過程。
針對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不夠協調的問題,在充分調研論證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內蒙古自治區出臺了《關於促進城鄉居民增收的意見》。在連續幾年推進各項民生工程建設的基礎上,自治區提出今年要辦好“十件實事”、實施好“十項民生工程”。上半年,全自治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7988元,增長13.1%;農牧民人均現金收入達到3362元,增長12.9%,均超過年初預期。
大力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建立了企業裁員報告制度、農牧民返鄉報告制度和失業預警調控制度,制定了“五緩四減三補兩協商”政策的具體措施和配套辦法,推進農村牧區“零轉移家庭”專項援助行動。上半年全自治區新增就業13.7萬人,解決農民工返鄉就業7萬人,全自治區失業和隱性失業人數由去年底的11.2萬人減少到6.9萬人。
為緩解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內蒙古出臺了多項鼓勵和引導大學生就業的優惠政策,選聘3000名大學生到嘎查任職,招募了1500名“三支一扶”大學生和800名“西部計劃”志願者,選拔1000名大學生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選拔2000名大學生實施高校畢業生充實民生工作基層特設崗位計劃;由政府出資鼓勵高校畢業生到中小企業和非公有經濟組織就業,計劃儲備人才3000名;還計劃面向高校畢業生招錄5489名公務員、10000名事業單位職工。
為增強教育保障能力,全自治區安排義務教育保障經費21.8億元,加大了投入力度。再次提高了農村牧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經費補貼標準,小學生人均公用經費達到300元/年,初中生達到500元/年。高等院校學生人均年經費提高500元,高校招生規模繼續擴大。
目前,內蒙古社會保障能力進一步提高。據統計,上半年全自治區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為643.5萬人,事業保險參保人數為224.93萬人,分別完成計劃的80%和99%;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6.4%,新型農村牧區養老保險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強;落實城鎮最低生活保證金9.55億元,農牧民最低生活保障金5.82億元,城鎮居民和農牧民人均低保補助標準分別達到181元和66元,覆蓋人數分別達到85.2萬人和113.3萬人;全自治區110座博物館、紀念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實行免費開放。
內蒙古初步建成覆蓋全自治區城鄉的醫療衛生服務網絡,以旗縣醫院為龍頭,鄉鎮蘇木衛生院為基礎的農村牧區衛生服務體系建設進一步加強。上半年,內蒙古安排建設4所地市級中蒙醫院、42所旗縣醫院、110所蘇木鄉鎮衛生院和59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啟動了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和城市醫療救助制度,已有181.2萬人參保。還率先在全國開展了由政府埋單,改善孕期婦女營養狀況,推進優生優育和全面健康的“一杯奶”生育關懷行動。
內蒙古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上半年,全自治區社會事業投資完成54.7億元,增長51.1%。全自治區各族人民都實實在在地享受到了保民生的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