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危中求機"——長三角一體化在困境中不退反進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7月29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上海7月29日電(記者李榮、屈淩燕、鄧華寧)今年以來,長三角一體化亮點不斷:新一輪區域城市合作專題實行“票選制”,各地參與的積極性高漲;世博會、上海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建設等,成了構建區域合作分工的平臺,有利於打開區域産業的互補空間;交通、醫保、工商等基礎領域的網絡建設和制度銜接正在提速;生態補償機制等前瞻性課題直接為環保等新興産業的發展鋪平了道路。

    雖然面臨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但在剛剛過去的半年中,長三角區域一體化進程在困境中不退反進。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辦公室負責人胡雅龍説:“如今的長三角不會再回到拼資源、搶項目的老路上去了。”

    合作專題的“兩輪票選制”

    剛剛開完長三角城市合作專題辦公會議的胡雅龍對記者説:“現在確實不一樣了,經過票選的合作專題,又由多個城市分別牽頭,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短短幾個月就都破了題。”

    這個“票選制”是長三角地區的首創。目前,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的推進機制大致分為三個層次:一是蘇浙滬兩省一市主要領導一年一次的座談會,決定區域合作的大政方針;二是兩省一市主要分管領導的聯席會議,決定區域一體化的具體推進領域和方向;三是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具體落實長三角城市合作的專題,確定推進內容。

    今年的城市合作共推出20多個“候選專題”,在16個城市先進行首輪票選,篩選出11個“入圍專題”,再進行第二輪票選,最後確定了金融合作、醫療保險合作等5個年度專題。與以往不同,這5個專題由長三角4個主要城市分別牽頭。上海市領了“長三角世博主題體驗之旅”等2個專題;杭州市領了金融合作專題;南京市領了醫保合作專題;寧波市領了會展合作課題。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辦公室人士説,“票選制”加上牽頭方分擔的機制,極大地調動了區域合作的積極性。區域合作的共性需求有了一個公平合理的發現機制,一旦確立了合作的具體方向,龍頭城市和副中心城市都有了一份責任感,一起思考、一起協調、一起推動,更容易形成合力。 復旦大學企業研究所所長張暉明認為,區域合作是一個“幹中學”的過程,越參與越能看清合作的收益,合作的積極性也就會越來越高。

    一體化“開弓沒有回頭箭”

    對於2010年即將在上海舉辦的世博會,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不久前一口氣説出了好幾個“共”:主題共繹、項目共建、活動共推、旅遊共興,確保杭州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接待中外遊客800萬人次。

    上海世博會以及上海建設國際金融和航運中心的國家戰略,已經成為長三角區域內的合作共享資源和平臺。在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中,發展國際郵輪産業是一個重要內容。上海已在長江吳淞口地區開建一個國際郵輪港項目,計劃在上海世博會之前投入使用,接待乘坐國際郵輪入滬的世博遊客。在這個項目實施的同時,長江中下游首條遊輪旅遊航線也已開通。可以預見,到明年5月份,“世博之旅”將與“長江遊”有效銜接,長三角旅遊産業空間將被充分打開。

    長三角地區一度曾陷入同質化競爭的困境中。此次金融危機襲來之初,有人曾擔心長三角一體化會因地方保護和項目爭奪而受到影響。但現實的情況是,長三角一體化已是“出弓之箭”,不可能再走回頭路,橫向和縱向的産業空間已經漸次伸展開來。“世博之旅”將被證明是一個“最佳案例”。據國家統計局預測,上海世博會的外地遊客中,將有36%以上會在長三角其他城市旅遊,可産生直接經濟收入近110億元,間接旅遊收入將達800億元。

    長三角金融産業的合作空間也在拓展中,區域內的金融機構將加強聯動,開展銀團貸款、融資代理等跨區域業務;以部分城市的商業銀行為平臺,探索建設統一的銀行支付系統;開發新型金融産品,為區域基礎設施建設、區域內産業轉移、企業並購重組、跨地合作項目等提供一攬子金融服務。

    産業空間的打開,使得企業的區域佈局更趨合理。浙江大學區域與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陳建軍認為,長三角一體化的真正動力在企業。企業一直在尋求利用不同的區位優勢和資源稟賦進行産業鏈的區域空間佈局。如正泰、德力西等企業將製造基地放在浙江,企業總部或者研發營銷基地放在上海,這種企業內部的地域分工客觀上將帶來長三角實質性的一體化。

    基礎銜接、制度先行的效應更長久

    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辦公室負責人胡雅龍説,長三角在應對金融危機時“危中求機”,關鍵在於求得長遠發展的先機。基礎銜接、制度先行的效應更長久。

    “無縫交通網”是區域一體化“基礎中的基礎”。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和市長蔡奇不久前在上海推出滬杭之間9個一體化計劃,首要的就是交通一體化:積極推進滬杭高鐵、申嘉湖杭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加強杭州蕭山國際機場與上海浦東和虹橋國際機場的合作,進一步縮短滬杭兩地的時空距離。

    目前,滬蘇浙皖、杭浦等高速公路建設中的“斷頭路”正一一接上。滬蘇浙還在積極推進長途客運“公交化”的新探索。

    兩項區域性的“工商新政”,無疑是一體化進程中的創新之舉,統一了長三角企業股權出資和外商投資登記等涉及市場準入的政策。浙江省工商局副局長黃笑蘋認為,這兩項“共同政策”能大大降低企業的重組成本,消除三地工商部門在外資準入方面的政策差異,有助於提高長三角對外資的吸引力。

    “醫保新政”也讓人期待。根據相關合作專題的進度安排,今年年內將實現南京和上海兩城市之間的異地就醫結算,明年1月份啟動實施南京、杭州兩地參保人員的異地結算。

    長三角還開展了流域跨界水體生態補償機制的研究,這被業界認為是非常超前的。根據初步建立的總體框架,一般情況下,在確定跨界斷面水質控制目標的基礎上,當上遊地區出境水質優於控制目標時,下游地區有受益補償的責任;當上遊地區出境水質劣于控制目標時,上遊地區有污染賠償的責任。

    專家認為,生態補償的發展結果就是建設低碳社會,長三角理應先行一步,勇敢探路。  

 
 
 相關鏈結
· 長三角地區將完善一體化工作機制推進三張網構建
· 長三角確立教育協作發展會商機制推進教育一體化
· 應對金融危機:長三角“點燃”一體化新引擎
· 江浙滬聯手打造無縫交通網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
· 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正在北翼形成新的增長極
· 2008長三角:“五大關鍵詞”折射區域一體化加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