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海口7月31日電(趙葉蘋 黃佳琪)海南生態省建設10週年成果展覽正在此間舉行。記者採訪發現,自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正式批准海南為我國第一個生態示範省以來,海南在生態環境質量繼續保持全國領先水平的同時,經濟得到較快發展,初步實現環境保護和經濟增長“雙贏”。
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泡沫經濟使海南經濟增長大起大落,海南省委、省政府清醒地認識到,保護和發展好獨特的、不可替代的熱帶自然資源,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道路,就是海南對全國最大的貢獻。
在做出建設生態省的決定後,海南使各類産業在原有基礎上逐步生態化,優先發展生態型産業,構築以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為主、生態工業共同發展的生態産業格局,做到“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全省GDP從1998年的442.13億元增加到2008年的1459.23億元,增長230%。
海南充分發揮特有的熱帶“光、熱、水、土”資源和海島旅遊資源優勢,發展生態農業和生態旅遊業。優質熱帶瓜果菜走上全國和世界的餐桌;森林探險遊、峽谷漂流、海底觀光、農家遊等生態遊漸成海南旅遊新品牌,2008年海南省共接待遊客2060萬人次。
在推進新興工業省的進程中,海南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大企業進入、大項目帶動、高科技支撐”和“不污染環境、不破壞資源、不搞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原則,堅持循環經濟與新興工業共同建設,在西部集中佈局發展新興工業,以利於對污染物進行集中有效處理,將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力保海南的碧水藍天。
如今,新興工業成為拉動海南經濟加速發展的引擎。海南省工業增加值從1998年的59.10億元增至2008年的321.18億元,增長443%。循環經濟在海南也呈燎原之勢,華盛水泥和國投水泥利用餘熱發電,金海紙漿回收利用鹼液,中海石油化學有限公司利用二氧化碳生産可降解塑料,變廢為寶,實現了經濟和環保效益雙豐收。經濟發展了,海南依然天藍海碧,秀水青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