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綠色、人文、科技——北京在危機中續寫奧運傳奇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07日   來源:新華社

從“三個奧運”到“三個北京”
——北京在金融危機中續寫奧運傳奇

    新華社北京8月7日電(記者 張舵)一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結束後,有很多人提出疑問:失去了舉辦奧運會的刺激拉動,北京短期內如何能延續高速的發展?新近公佈的數據顯示,2009年上半年,北京地區生産總值同比增速7.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3.2%,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

    北京靠什麼延續奧運帶來的城市福利,靠什麼跨越後奧運經濟陷阱,並在金融海嘯面前穩穩站住了腳跟?

    作為奧運會結束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精神指引,北京在金融危機最盛之時提出了“綠色北京、人文北京、科技北京”。從“三個奧運”到“三個北京”,“綠色、人文、科技”三大發展理念,在北京籌辦奧運中走向成熟,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放射光芒。

    綠色經濟帶領北京破浪前行

    北京市相關部門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由於繼續加大力度削減高污染高排放産業,北京空氣質量達到2000年以來最好狀態。另一方面,上半年北京第三産業增速達到10.5%,有力平抑了製造業的滑坡,第三産業14個領域中有11個保持增長。

    北京工商大學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季鑄説,北京在奧運成功舉辦一週年交出的這份答卷清晰地表明,綠色經濟正在北京後奧運階段綻放魅力。

    在奧運申辦成功後不久,北京市領導就反復強調,一定要把奧運籌辦和北京的城市發展牢牢結合,除了新建一批基礎設施外,重點就是産業結構調整。北京奧運經濟研究會執行會長陳劍説:“在全國許多地區深陷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發展泥潭的時候,北京借籌辦奧運之機果斷選擇綠色發展道路。”

    如今,北京首鋼新廠房已經在河北曹妃甸展露雄偉身姿,北京連續實施十年的大氣治理使得空氣明顯改善,單位GDP能耗水平全國最低。與此同時,北京服務經濟迅速發展,第三産業佔比從60%提高到72%。

    奧運為北京市民帶來的綠色福利並沒有因聖火熄滅而消失。北京市提出,今年內將有1000輛新能源公交車上崗,未來幾年北京將有近200公里軌道交通投入運行,北京對空氣質量提升還將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

    六月的一個下午,記者在福田汽車北京順義廠區的一個車間看到,一輛輛嶄新的新能源公交車完成最後的調試緩緩駛出車間,立刻被裝上運輸車直奔天津港。福田汽車新聞發言人趙景光説,公司今年上半年銷售形勢大好,其中借勢國家新能源政策,新能源汽車供不應求,未來福田所有車型都將有新能源汽車投放市場。

    “綠色北京”的理念,不僅沒有抑制北京發展的腳步,反而帶來了更多活力。過去一年裏,北京的産業置換步伐加快,相繼成立了新能源、綠色建材、LED等十幾個綠色産業聯盟,北京正依靠研發引領全國的綠色環保經濟潮流。

    國務院參事、中國科學院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組組長牛文元今年5月份在參加北京科博會時指出,當前低碳經濟潮流方興未艾,北京已經具備建立世界級低碳示範城市的條件,應為全國探索城市新型可持續發展經驗。

    經濟困難民生更不容忽視

    今年初,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在一個正式會議上説,“三個北京”是北京在奧運會結束後的發展方向,其中“人文北京”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為本,真正實現“發展惠及人民,人民共享發展成果”。回首半年間,北京市在部署經濟發展、財力分配以及城市建設等各項工作時,無不是將“以人為本”的理念置於首位。

    1月,金融危機對北京的影響已經顯現,但出席北京市地方“兩會”的政府官員談論最多的是如何改善民生。北京市副市長吉林説,經濟困難時民生更不容忽視。

    在今年財政收入增速明顯放緩的預期下,北京市決定將相當一部分財力用於地區公共服務的投入,住房、醫療、交通、社保、教育等民生工作仍是政府工作重點。據悉,今年北京計劃拿出110億元資金補貼公交地鐵低票價政策,還將為社會辦養老院提供土地和資金支持。

    5月,北京啟動國內首個能源安居計劃,投資90億元大力改善農村和老城區平房居民的用能條件。

    6月,全長29公里的北京地鐵4號線全線試車。專門服務殘疾人的低矮電話臺、方便色弱人士的特殊導向標誌、方便聽障人士的電子顯示及警示系統等人性化設施一應俱全。

    北京市規劃委負責人介紹,構建人性化軌道交通系統是北京地鐵新線設計的著力點。北京將進一步提高地鐵車站設計標準,實現3G信號全覆蓋、快慢車交錯運營,充分考慮未來人口老齡化和城市國際化的發展需求。

    進入7月,北京康莊限價房、金頂街兩限房、常盈家園經適房等相繼完成結構封頂或開始裝修。北京市住房保障辦公室預計,年底前北京市政策性住房開復工總面積將達到2000萬平方米以上,將有至少2.5萬戶中低收入的北京市民喜遷新居。

    北京市人大代表梁小虹認為,政府在金融危機中首先考慮保民生,不僅體現了政府的執政思想,也表現出一種把握時局的智慧。多年來,我國民間儲蓄率居高不下,一直制約著內需擴大,因為相關的社會保障沒有到位,現在政府將保民生和保增長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正是切中了要害。

    上半年,北京消費市場強勁增長,成為抵禦經濟風浪的穩定器。吃、穿、用類分別實現零售額634.3億元、231.5億元和1485.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1.5%、13.1%和18.8%。

    創新驅動城市科學發展

    專家指出,無論“三個奧運”,還是“三個北京”,都是北京探索科學發展觀的生動實踐。綠色發展要可持續,人文內涵要綻放魅力,都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支撐。成功舉辦奧運會後,北京的城市發展步入創新驅動模式的關鍵時期,科技北京的提出正逢其時。

    今年4月,北京正式公佈“科技北京”行動計劃,進一步明確了新形勢下推進“科技北京”建設的指導思想和重要舉措。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楊偉光説,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實施的核心,就是加強自主創新能力,使北京科學地發展。

    根據“科技北京”行動計劃,北京未來三年內將集中力量在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8大産業集中支持一批産學研用項目,努力在重大關鍵技術上形成突破。同時建設“12項科技支撐工程”,推廣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産權並能帶動形成新的市場需求、改善民生的成熟技術和産品,提升科技惠民能力。

    當一輛輛新能源公交車開上北京的街頭,功能強大的3G手機擺上櫃臺,太陽能、風能發電進入千家萬戶,新一代LED光源照亮城市,“科技北京”的藍圖一步步得到實現。

    中關村管委會副主任夏穎奇説:短短一年時間裏,“科技北京”的概念已經被廣泛接受。但“科技北京”不僅局限于北京,更重要的是服務全國。

    今年3月,中央政府決定在中關村設立我國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面對科技型企業融資難等長期困擾自主創新的頑石與堅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的設立,釋放出強烈的信號。

    北京市政府副秘書長戴衛説:“當前,我國市場經濟建設進入攻堅階段。試點,意味著北京有機會為世界難題尋找中國解法。一旦有所突破,將釋放出巨大的生産力,對全國應對金融危機和創新型國家建設都有重要意義。”

    一年前的今天,全世界人民感受到了綠色奧運、人文奧運、科技奧運的獨特魅力,一年後,一幅更加廣闊的城市發展藍圖正在世人面前展開,北京正站在實踐科學發展觀的新起點上昂首向前。

 
 
 相關鏈結
· 奧運會週年華誕 中國火炬手聯盟50火炬手聚北京
· 北京打造數字城市 加快首都數字城市建設的步伐
· 紀念北京奧運會成功舉辦一週年音樂會在北京舉行
· 北京奧運一週年:北京奧運城市發展促進會成立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