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環保局統計顯示,截至7月31日,全市二級和好于二級的天數累計達到171天,佔80.7%,比去年同期增加22天,創2000年以來同期歷史最好水平。
○據國家統計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最新公佈的2008年分省份單位GDP能耗情況,北京最低,為0.662噸標準煤/萬元。
數據體現在人們的具體感受中就是生活的鮮亮景致:“北京的空氣一年比一年好,走在路上都覺得清爽。”家住崇文區東花市街道的王大媽説;“北京的環境真的和前幾年不一樣了,在藍天、白雲下游覽頤和園真是一種享受。”山東聊城的趙之才夫婦感慨地説;“今天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好天氣,遠處的西山隱約可見。”北京電視臺的報道中,經常出現播音員略帶驕傲的描述。
奧運一年來,藍天成為北京最有魅力的色彩。這湛藍色是綠色奧運的延續,也是綠色北京的標識。她標誌著一屆“綠色奧運”已載入史冊,一座“綠色城市”畫卷正徐徐展開。
8月7日,小朋友在健身嘉年華活動上學習輪滑。當日,作為“全民健身日”北京主會場系列活動之一的“全民健身嘉年華”在北京奧體中心舉行。新華社記者 公 磊攝
一個堅定選擇:從應對資源瓶頸到推動科學發展
2008年下半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日漸顯現,北京也難以獨善其身。作為首都和2008年奧運會舉辦城市,北京發揚奧運精神,擴展奧運成果,迎難而上保增長,當年全市生産總值首次突破萬億元,達到10488億元,比上年增長9%,人均生産總值突破9000美元。
然而,在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同時,北京可持續發展的壓力也逐年加大。北京市發改委提供的資料顯示,自然資源比較匱乏的北京,人均水資源只有全國水平的1/8,所需94%的煤炭、70%的電力、60%的成品油都從外地調入。在傳統的發展模式下,資源瓶頸日益突出,環境壓力越來越大。
北京常住人口的快速增加,則進一步加劇了資源能源與環境承載力對經濟發展的約束。統計顯示,2008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達到1695萬,而2005年末這一數字是1538萬,3年增加了157萬,年均超過50萬,相當於一個中等城市的人口。
“資源相對匱乏,使北京對外地能源的依賴度進一步加大,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能源需求進一步加大,能源消耗增長帶來的環境污染與人們對環境要求日益提高的矛盾也進一步加深。”北京市發改委主任張工分析説,現實逼著北京狠抓節能減排,通過産業結構調整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否則,不僅資源支撐不住,環境容納不下,社會承受不起,經濟發展也將難以為繼。”
更核心的是,如何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與北京發展實踐相結合,推動首都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北京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強調,一定要抓住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這兩個重要抓手,堅定不移走低消耗、低排放、再利用、高效率的循環經濟發展之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城市,促進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北京市“十一五”規劃明確提出:資源利用效率明顯提高,全市萬元生産總值能耗和水耗比“十五”末期均降低20%。奧運會後,北京傳承奧運理念,總結奧運經驗,把生態文明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提出在“綠色奧運”的基礎上繼續推進“綠色北京”建設,努力走出一條經濟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科學發展之路。
一條明晰思路:從出臺優惠政策到創新體制機制
6月16日,北京市24家循環經濟試點單位正式掛牌,標誌著北京探索在多層次多領域開展循環經濟工作正式啟動。根據此前出臺的《北京市循環經濟試點工作實施意見》,北京將對試點單位給予政策、資金等多方面支持,包括對專業人才引進、土地申請等給予優先安排,對産品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採購,對固定資産投資部分給予資金支持等。
近年來,北京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特別是注重發揮資金的引導作用,推動節能減排工作向縱深推進。節能燈節電效果明顯,但一次性投入較高,令不少單位和市民望而卻步。2008年,北京開始在東城、西城、崇文、宣武4個中心城區的市民家庭推廣高效照明産品,共有370萬隻節能燈進入家庭。這些節能燈每只由財政補貼九成,市民只需付一成價錢,即1元錢。今年北京將進一步推廣1000萬隻以上“1元節能燈”,若全部投入使用,全年至少可以節約電費2.4億元。
北京制定了《北京市支持清潔生産資金使用辦法》,對需要較大的投資和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的清潔生産項目,最高補助額度可達3000萬元;為逐步淘汰全市35萬多輛排放較高的“黃標車”,每淘汰一輛給予最高2.5萬元獎勵,購置“綠標車”則給予1至2年貸款貼息;在農村,通過財政補貼,引導農民籌資投勞,安裝節能吊炕,實施沼氣集中供氣工程,建設農村雨水利用設施,使農村資源得到有效循環利用……
節能減排,靠政策引導,也靠制度保障。北京不斷創新體制和機制,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經濟等多種手段,確保節能減排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北京把節能減排作為“硬指標”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綜合評價體系,率先把萬元生産總值能耗和水耗等列為政府工作的主要調控目標,又在全國首家建立了單位生産總值能耗和水耗公報制度,按季定期公佈各區縣的能耗、水耗等數據。同時,嚴格執行區域限批制度。
為從源頭上控制能耗增長,北京全面實行“能評”制度——對建築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公共建築項目、建築面積在20萬平方米以上的居住建築項目以及其他年耗能2000噸標準煤以上的新建項目實施節能評估和審查。
今年,北京將進一步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安排節能減排專項資金1億元,同時積極探索建立水源保護區生態補償機制;落實增值稅轉型政策,鼓勵企業購置節能環保設備;落實“綠色信貸”政策,支持企業加大節能減排投入。
一項根本對策:從搬遷調整改造到優化産業結構
位於北京盧溝橋畔的中國南車集團北京二七車輛廠,其前身是建於1897年的“盧保鐵路盧溝橋廠”,係中國鐵路貨運車輛的重要製造基地之一。奧運會前,這家百年老廠對資源消耗多、污染物排放大的鑄造環節果斷進行整體停産。
為還碧水藍天,北京近年來大力推進污染擾民企業搬遷調整改造。北京焦化廠、有機化工廠等一批重點污染企業已實現停産。首鋼向河北曹妃甸搬遷工作進展順利,2008年一季度壓産400萬噸産能目標已經實現。“十五”以來,北京僅四環路以內就有180多家污染擾民企業實施了搬遷改造。
“從根本上説,推動節能降耗,建設節約型城市還是要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深入推進産業結構調整。”張工介紹説,北京採取“一緊一松”政策促進産業結構優化升級。“一緊”即對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業堅決調整退出;“一松”即對適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高效、高輻射産業,創造更為寬鬆的環境,引導其快速發展。
北京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加快高新技術産業、生産性服務業、文化創意産業等發展。在中關村,清潔技術産業成為繼通信設備之後的第二大産業與新的經濟增長點。今年,涵蓋北京現代製造業中最具活力的電子信息産業、汽車産業、裝備製造業、生物醫藥産業、都市産業、新能源和環保産業、金融業、科技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物流業等十個産業調整振興規劃將相繼出臺。
統計顯示,從2004年到2008年,北京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産總值的比重從67.8%提升到73.2%,第二産業比重則從30.6%下降到25.7%。經測算,北京市第三産業萬元增加值的能耗水平還不到0.4噸標準煤,僅相當於第二産業的40%左右,其中金融産業的萬元增加值能耗不到0.2噸標準煤,軟體産業不到0.1噸標準煤。
單位産出能耗依然較高的第二産業,也在發生積極變化。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提供的資料顯示,2006年和2007年,北京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連續兩年降幅居國內之首,2008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單位能耗為1.0噸標準煤/萬元,再創新低;萬元工業增加值水耗為24.1噸,比2001年下降78.6%。
北京市還加大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生物質能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推動循環經濟發展。根據規劃,到2010年,北京將力爭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量達到260萬噸標準煤,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達4%。
一片“綠色”前景:從建設“綠色”城市到創造“綠色”生活
説起北京環境的改善,人們最先想到空氣質量持續好轉。北京空氣達標天數從1998年的100天、佔全年的27.4%,增加到2008年的274天、佔74.9%,10年增長了47個百分點。
如果説北京的夜晚是“點亮”的,那北京的白天就是“擦亮”的。北京市環保局副局長杜少仲介紹説,1998年以來,北京市政府制定實施了15個階段控制大氣污染措施和奧運空氣質量保障措施。2001年到2008年,北京用於污染治理、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的資金累計達到1487.7億元,僅2008年環境保護投資就達到265.7億元,佔當年生産總值的2.53%。
從建設宜居城市、首善之區的首都城市功能定位出發,北京採取一系列重大決策和部署,全方位推進生態建設。
如今,行走在與北京北二環路平行的北護城河河畔,但見兩岸綠草茵茵,桿桿蘆葦水中搖曳,小魚兒蕩起層層漣漪。經過為期兩年的生態治理,北護城河水質得到有效改善。目前,北京六環路以內的50多條河流、520公里主要河道已基本完成治理,達到水清、岸綠、流暢,綠水繞京城的目標已基本實現。
漫步奧林匹克森林公園,遊人仿佛置身於一幅巨大的山水畫卷。森林公園總面積680公頃,全園綠地有100余種共53萬株喬木、80余種灌木和100余種地被植物,年可産氧5400噸,吸收二氧化碳7200噸,樹木滯塵4900噸。截至2008年底,北京已基本建成城市、平原、山區三道綠色生態屏障,森林覆蓋率達36.5%,林木綠化率為52.1%,城市人均綠地面積達49平方米,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3.6平方米。
更重要的變化是,“綠色”向人們傳遞一種理念,那就是提倡和養成理性健康的生活方式。如今,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市民,都切實行動起來,珍惜一滴水、一度電與寶貴的自然資源。為“多種一棵樹”,今年首都義務植樹日,180萬軍民奔赴城鄉參加義務植樹。可“少開一天車”,北京選擇綠色方式出行的私家車主每年以20萬規模遞增。在更多的生活細節上,人們也堅定地選擇了環保:不寄紙賀卡,使用環保洗滌劑、節能産品,居室裝修、裝飾儘量採用環保建材、傢具,購車時特別關注油耗指標,將馬桶和水龍頭流量關小等環保行為日益普及。綠色的種子已在民眾心中發芽生根,生態文明的樹木正在北京蓬勃生長。
綠色奧運催生綠色北京,綠色北京繼承綠色奧運,也豐富和延續綠色奧運,這種繼續和延續會是一年又一年,福蔭後人。(閻曉明 王建新 賴仁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