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田野上的壯麗詩篇─新中國“三農”發展成就綜述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寫在田野上的壯麗詩篇
──新中國“三農”發展成就綜述

    新華社北京8月12日電(記者 王立彬 董峻)從溫飽不足到豐衣足食,從自我保障到社會保障,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參與到工業化進程……60年來,山鄉巨變,億萬農民富裕安康的夢想正成現實,希望田野上譜寫出壯麗的詩篇。

    60年的農業發展創造一個奇跡:以7%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2009年之夏,當中國經濟因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遭遇重重困難之時,從農村傳來一個喜訊:今年全國夏糧預計産量達到2450億斤,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連續6年夏糧增産的佳績。

    1949年,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經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須碰到的第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半個世紀之後,面對眾多的人口,萊斯特·布朗提出,誰來養活中國?

    如今,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了糧食自給率高達95%,以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佔世界22%的人口。

    翻閱歷史的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跨越。1949年中國糧食人均佔有量不到420斤原糧。 如今,我國人均糧食産量達到800斤左右,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農民從越過溫飽,奔向小康。

    中國糧食的發展,最形象的説明就是糧票、布票、油票、肉票、糖票、購糧證等。1993年,全國範圍取消實行近40年的口糧定量辦法,糧票、油票、肉票、購糧證等先後退出歷史舞臺。2004年,全面放開糧食購銷。

    稀缺時代的“硬通貨”,成為收藏品。方寸之間,濃縮滄桑巨變。

    是順應億萬農民選擇的土地制度,激發了農民生産的積極性。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讓糧食産量在最初的8年間增長了72.3%。 改革開放後30年間,農村的偉大改革,使糧食總産量由6096億斤增長到10570億斤。

    是農村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使中國農民打破了“靠天吃飯”的困局。民以食為天,食以水土為本。從根治海河到治理黃河、淮河,從興修水庫到構築灌渠,60年來,全國灌溉面積擴大,農業生産條件不斷改善。目前,全國建成30萬畝以上大型灌區343座,萬畝以上中型灌區7000多座。

    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糧食增産提供了強勁的動力。60年來,重大農業科技成果相繼問世,成為推動中國解決吃飯問題的“金鑰匙”──雜交水稻育種世界領先,超級稻實現畝産800公斤;雜交玉米、矮敗小麥、轉基因抗蟲棉、雙低油菜與雜交油菜等成功研發;選育瘦肉型豬雜交組合、中國黑白花奶牛等一大批優良種畜品種……

    60年來,我國糧食産量不斷邁上新臺階。糧棉油糖菜果茶等主要農産品大幅度增長:肉類産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佔有量高於世界人均水平。禽蛋産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佔有量達到發達國家人均水平。奶類總産量躍居世界第3位。水産品産量連續20年位居世界首位。

    中國共産黨人領導中國人民,以偉大的實踐創造了中國人養活中國人的歷史奇跡。

    60年的農村發展證明了一個道理,只要我們的政策對頭,億萬農民將會煥發出無窮的創造力

    2009年6月12日,河北省靈壽縣農民王三妮將自己親手鑄造的“告別田賦鼎”捐贈給中國農業博物館,並開始對外展出。

    讓我們把歷史的指針再往回撥一點。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一致通過廢止了農業稅條例。王三妮自籌資金7萬多元鑄造的這尊“告別田賦鼎”,就是為了表達億萬農民的感激之情。

    從上交“皇糧國稅”,到不但不交稅、種糧還能有補貼。60年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因改革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民是“三農”工作的主體。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推動的農村變革史,就是一部尊重億萬農民的首創精神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後全面推進的土地改革,使農民有史以來第一次得到了土地。“這次土地改革徹底剷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了農民‘耕者有其田’的願望,對於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和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也是作用明顯。”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説。

    歷史不會忘記,60年前,貧苦農民成立農民協會,統一丈量和分配農村土地。農民翻身作主人,釋放一個偉大勤勞民族被壓抑千年的激情。農業勞模李順達、新式步犁等成為那時代的代表。

    1950年6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草案)》,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中國農村生産力得到極大解放,全國農業生産迅速恢復發展。

    後來的農業合作化推動了農業生産穩步發展,但存在的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過於簡單劃一等問題以及1958年後“一大二公”體制,導致生産“大呼隆”、分配“大鍋飯”,挫傷了農民積極性,農業生産長期徘徊。

    實踐一再證明:我們實行政策,讓農民滿意,農業就發展;農民不滿意,農業生産就徘徊不前。

    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18位農民搞“大包乾”,共同約定“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其餘都是自己的”,群眾形象地比喻成“大包乾直來直去不拐彎”。這奏響了從農村開始的中國改革的序曲。改革開放,再一次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社會生産力。億萬農民動起來了!

    改革開放初期,農民就近轉移就業,離土不離鄉;20世紀90年代初,農民外出務工就業出現“民工潮”;進入新世紀,隨著二元體制逐步被衝破,農村勞務經濟進入一個新時期,逐步形成進城務工、就近就地轉移、返鄉創業的農民就業新格局。

    改革讓中國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少有的人口遷移,2008年全國農村勞動力轉移2.4億人,遍佈二三産業各領域。改革讓中國農民的收入不再是僅僅依靠土地,農民工資性收入1854元,佔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8.9%;工資性收入增長佔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量的41.5%。

    世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成為支撐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生力軍。

    如今,中央在總結福建洪田村“分山到戶”的創新實踐後,又作出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戰略決策,實現了“耕者有其山”,對農村土地經營制度進一步豐富和完善。

    60年的農民生活的變化找到一個方向,朝著社會主義新農村邁進

    今年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了一個有著深遠歷史意義的事項:2009年在全國10%的縣(市、區)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世代“養兒防老”的中國農民,將開始和城裏人一樣享受社會養老保險。

    “生産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多少代農民的美好夢想。60年之後的今天,廣大農民正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這一夢想化為現實。

    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連續發出6個一號文件,做出我國總體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的判斷,開始實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

    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

    取消農業稅後,鄉鎮政府進一步精簡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部納入公共財政予以保障,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範圍逐步擴大,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用電幾乎為零。1978年,全國大部分農村仍然是“煤油燈下的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用電量年增長率達15%左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行政村通電率達到99%以上。

    全國近九成行政村通公共汽車,半數農戶家庭裝上了固定電話。當年,電動磨米機、電動飼料粉碎機是夢想;今天,山村燈光閃爍、電燈電話電腦是現實。95%的鄉鎮通寬帶、98%的鄉鎮能上網。

    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到免費義務教育;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到推進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公共財政的陽光正在普照到鄉村的每一個角落。

    從新增投資向農村傾斜,到加大農村地區貸款;從“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設,到農村書屋工程的推進,廣大農村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下發生著新的變化。

    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21世紀的人類地球村橫空出世。

經典中國·輝煌60年:億萬農民圓夢想 走出小康路

    洛川的蘋果紅了。抬眼望去,如雲如霞;一陣風來,甘甜芬芳。再過一個月,四面八方的客商就來了,蘋果運往全國各地,還出口東南亞、歐洲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塌塌廈子漏漏房,家家戶戶都缺糧,穿的補丁踏補丁,蓋的被子大窟窿。”這是解放前陜西洛川的寫照。2008年,洛川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村民不僅住新房,很多人還買了汽車。

    60年,中國農民圓了幾千年的夢想:溫飽有餘,住有所居,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其實,幸福生活早已超越了夢想:彩電冰箱、手機寬帶、私家轎車、海選村官……

    60年,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億萬農民用汗水和智慧,開展了波瀾壯闊的前無古人的偉大實踐,走出一條小康之路。

 
 
 相關鏈結
· 普惠式養老金:破解“三農”問題的關鍵性一步
· 西藏加大"三農"投入 上半年農林水事務支出增87%
· 甘肅省政府發出通知就“三農”工作做出安排部署
· 發展林業是解決“三農”問題、促可持續發展有效渠道
· “政策性三農保險”為西藏農牧民撐起“保護傘”
· 全國供銷總社與雲南簽署合作備忘錄服務“三農”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