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天津8月30日電(記者孫洪磊)據國土資源部透露,2008年,我國通過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987萬噸。今後5年內,我國將在建築領域加大對地下200米以內的淺層地熱能的開發利用,進一步促進節能減排。
8月30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汪民在此間召開的“全國淺層地熱能與地熱資源管理工作會議”上説,截至2009年6月,我國應用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的建築項目共2236個,建築面積近8000萬平方米,其中80%集中在京津冀遼等華北和東北南部地區。目前,北京市有1500萬平方米的建築利用淺層地熱能供暖製冷,瀋陽市則超過2000萬平方米。2008年,我國通過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987萬噸。
記者了解到,淺層地熱能是地下200米以內的土壤和地下水中所蘊藏的低溫熱能,分佈廣泛、儲量巨大、再生迅速、採集方便、開發利用價值大。目前,我國主要通過水源熱泵和地源熱泵技術採集淺層低溫地熱能,不但可以滿足供暖(冷)的需求,同時還可以實現供暖(冷)區域的零污染排放,直接改善本區域的大氣質量。1999年,我國在北京、廣州、寧波等城市啟動了3處淺層地熱能開發利用示範工程,隨著地源熱泵技術的日趨成熟,利用淺層地熱能的工程項目大批出現。
汪民表示,今後5年內,我國將加快在各省市的淺層地熱能勘查評價速度,建立全國範圍內的淺層地熱能數據庫,通過合理佈局、多級利用實現總量平衡,同時在採礦許可、編制規劃、開發審查等環節建立嚴格的監管制度。
據有關專家介紹,我國目前正處於快速城鎮化時期,每年房屋建築的竣工量都在20億平方米以上,建築耗能在整個社會的終端耗能中已佔到約27%,隨著建築量的提高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供暖、製冷和生活熱水等消耗的煤炭石油等一次性能源將不斷增加。在這一背景下,以環保和節能為主要特徵的綠色建築以及開發利用淺層地熱能的熱泵空調系統將得到廣闊的發展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