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中國·輝煌60年
同創綠色家園 共享碧水藍天——新中國60年我國污染防治綜述
新華社北京9月14日電(顧瑞珍、丁可寧)60年來,為構築綠色家園,使人民群眾享受碧水藍天,我國各環保部門不斷改革創新、開拓奮進,探索的腳步在環保同改善民生結合的道路上越走越堅實。
全國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取得明顯成效
新中國成立60年來,我國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不斷探索,堅持實施嚴格的環境保護措施,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效果明顯——
截至2008年,我國七大水系Ⅰ至Ⅲ類水質的斷面比例比2005年增加了14個百分點,劣V類斷面的比例下降了6.2個百分點。“十一五”以來全國水環境質量逐步改善。
2006年至2008年間,國務院對“十一五”期間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進行了部署和安排。為保障重點流域水污染防治規劃實施,中央財政設立了“三河三湖”及松花江流域水污染治理專項資金,2007年、2008年分別安排專項資金50億元。
中央財政設立了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以獎代補”專項資金,2007年和2008年分別安排“以獎代補”資金65億元和70億元。截至2008年10月,全國設市城市、縣及部分重點建制鎮共建成污水處理廠1459座,日處理能力8553萬噸,分別比“十五”末期增加了60.5%和42.6%。
2003年以來,我國連續五年開展了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身體健康環保專項行動。截至2008年,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700余萬人次,檢查企業300多萬家次,查處環境違法企業12余萬家次,取締關閉違法排污企業2萬多家。
我國初步形成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治監管體系
新中國成立60年來,大氣污染防治作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重要領域取得了長足發展。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有效的大氣污染防治監管體系。
近年來,我國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得到有效控制。截至2008年底,全國已建成脫硫設施的火電裝機累計3.63億千瓦,形成年脫硫能力約1000萬噸。與2005年相比,脫硫裝機佔火電總裝機的比例由12%上升到60.4%,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減少了8.95%,污染減排取得重要進展。
環保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以重點城市和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改善作為重點,調整能源結構,加大治理力度。我國建立了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提高了鐵合金、焦化、電石以及機動車等10多個行業的環境準入條件和相關排放標準。
數據顯示,與2000年相比,2008年全國城市空氣中二氧化硫、可吸入顆粒物和二氧化氮年均濃度分別下降28%、33%和31%,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二級以上標準的城市比例增長了41個百分點。
地級以上城市共建成911套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配備主要環境監測儀器設備4.5萬台(套),648個環境監察機構通過了標準化建設驗收,3000多家重點企業安裝了在線自動監控設備……近兩年來,我國環保能力建設投資超過150億元,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監測網絡基本形成。
城市生活垃圾逐步實現“三化”
如何通過安全衛生和經濟適用的技術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是近年來擺在各級環保部門面前的一項難題。讓人民群眾喝上乾淨的水、呼吸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環境中生産生活……我國政府致力於提高環境保護水平,尤其在處理城市生活垃圾方面成績顯著,逐步實現了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
1990年,全國城市垃圾處理率還不足2%。2008年,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已達66%。僅2008年,全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就高達1.5億噸。
在垃圾焚燒處置技術方面,我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産權的循環流化床,其焚燒工藝技術處於世界先進水平。生活垃圾處理政策法規標準也日趨完善。隨著我國各環保部門管理能力特別是監測能力的不斷增加,各地不斷加強對生活垃圾焚燒設施污染物排放的監管力度,將其作為重點監管對象,嚴防産生二次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