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0月3日電(記者 曹健)近年來,寧夏通過實施“百所回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程”“六盤山中學教育移民工程”“育才中學教育移民工程”三大工程,改善了民族教育基礎條件,提高了民族教育師資水平,為寧夏民族教育夯實了基礎。
為提高民族教育辦學水平,2001年,寧夏開始實施“百所回民中小學標準化建設工程”。8年來,“百標工程”總投資達3.2億元,自治區每年對“百標工程”進行不少於1000萬元的投資,項目學校佔全區217所回民中小學校的46.1%。建成後的回民中小學教學區、運動區、生活區區劃明顯,按照自治區一類建設標準建設了各類實驗室、信息技術教育及圖書、閱覽等專用教室,信息技術、音體美等教學設備也配備齊全。
在銀川市建設六盤山中學和育才中學是寧夏提升民族教育水平的另外兩大工程。這兩項工程創新了民族教育發展思路,為貧困地區農村孩子建設城市學校,發揮首府師資優勢為民族地區學生提供優質教育,促進教育公平,幫助更多的學生走出大山。
兩校主要面向寧夏南部山區8個縣(區)招生,這些縣區被稱為西海固地區,土壤貧瘠、乾旱缺水和交通不便造成了當地經濟、社會和教育的落後。山區貧困學生到兩所學校就讀可以免收學費、住宿費,政府還為每位農村戶口學生提供每年1000元的生活補助。
兩所學校辦學的優勢不僅僅是費用低廉,還有學習環境好、教育信息傳播快等優勢。學校教學樓、體育館、實驗樓等一應俱全。
據悉,兩個學校均採取邊建設邊招生的模式,到今年9月份,六盤山中學的招生規模已超過6000人,育才中學的招生規模也已經達到6000人,其中80%的學生來自農村。兩所學校全部建成後招生規模將達2.1萬人。
“修建這兩所學校,把山區的優秀學子請出來,免費接受教育,一方面希望為山區孩子提供公平的教育機會,另一方面也希望能夠為那裏的孩子樹立好榜樣,起到示範性效果。”自治區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處長王建平説。
據不完全統計,三大民族教育工程投資近10億元,已成為寧夏大力發展民族教育的標誌性工程。經過一系列加強民族教育的措施,寧夏民族教育質量有了較大提高。目前寧夏共有各級各類回族學校219所,基本形成了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較為完整的民族教育體系,回族在校生佔全區在校生總數的37.6%,回族考生高考錄取比例從13年前的22.6%提高到現在的33.9%,接近回族自然人口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