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孫承斌、張宗堂)被譽為“媒體奧林匹克”的世界媒體峰會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將於9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開幕。
據介紹,來自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5家主流媒體和機構的負責人,以及中國境內40多家媒體的負責人共約300人參加這次峰會。截至8日下午,絕大多數與會代表已抵達北京。
據峰會籌備工作組介紹,峰會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峰會新聞中心已經啟用。會場佈置已經完成。與會代表下榻的酒店為遠道而來的賓客提供了熱情週到的服務。安保、後勤等其他各項服務工作也有條不紊地全面展開。
世界媒體峰會的共同發起方是具有全球影響力的9家媒體,分別是:新華社、新聞集團、美聯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國廣播公司、時代華納特納廣播集團和谷歌,新華社是世界媒體峰會的承辦方。
峰會以“合作、應對、共贏、發展”為主題,將全面分析世界傳媒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探討在國際金融危機、迅速變化的受眾需求和不斷涌現的高新技術背景下,全球傳媒機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會議閉幕時還將通過《世界媒體峰會共同宣言》。
世界媒體峰會新聞中心進入“臨戰狀態”300多名中外記者將參加報道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崔清新、楊定都)世界媒體峰會開幕在即,位於北京新聞大廈酒店二樓的新聞中心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進入“臨戰狀態”。
進入新聞中心,記者便看到寫有“世界媒體峰會”6個大字的背景牌格外醒目,新聞中心負責人劉加文説:“目前來看,新聞中心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一切運行良好。”
他介紹説,目前已有包括來自新華社、NHK、法新社、美聯社、韓聯社等媒體的270多名記者簽到,記者們對新聞中心的各項服務工作表示滿意。
負責簽到的工作人員陳恃雷説:“最早來這裡簽到的是兩位來自印度尼西亞《爪哇郵報》的記者,一大早開始簽到之前,他們就在二樓等候了。”
前來簽到的香港大公報駐京記者張婧唯説:“我們駐京的記者能來的都來了。會議贈送的記者包和各種材料很方便,我覺得組織工作很到位。”
記者工作區提供有24臺電腦和100個寬帶上網接口,同時有無線網絡覆蓋和免費的點心和咖啡。負責技術支持的工作人員穆軒告訴記者:“國慶以來我們就一直沒休息,為保證峰會設備正常運行。目前來看一切進展順利。”
新聞中心設有註冊接待區、工作區、媒體工作間、資料臺等功能區域,配備電話、傳真、複印、新聞素材發放等相關服務。7日起至10日下午,中心工作人員負責發放記者證件和安排註冊記者採訪會議有關活動,為進行峰會報道工作的中外記者提供便利。
全球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視、新媒體的高端盛會──世界媒體峰會于10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屆時將有300多名中外記者參加報道。
世界媒體峰會開幕在即 百餘家媒體領袖齊聚北京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記者 熊爭艷 趙博)全球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視、新媒體的高端盛會--世界媒體峰會召開之際,來自境內外170多家媒體的負責人8日晚齊聚北京,參加峰會歡迎儀式。
本次媒體峰會執行主席、新華通訊社社長李從軍代表峰會承辦方對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歡迎。
李從軍説,去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我與8家世界著名媒體負責人共同商定,舉辦這次世界媒體峰會,並邀請大家相聚北京,共商合作發展大計。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一定會使這次峰會取得豐碩成果。
來自約70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家主流媒體和機構的負責人,以及中國境內40多家媒體的負責人約300人參加了歡迎儀式。
世界媒體峰會于8日至10日在北京召開,主題為“合作、應對、共贏、發展”。峰會由新華社、新聞集團、美聯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國廣播公司、時代華納特納廣播集團、谷歌共同倡議發起。
峰會期間,與會代表將分析世界傳媒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著重探討國際金融危機、迅速變化的受眾需求和不斷涌現的高新科技等背景下,傳媒機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張開雙臂 擁抱世界——寫在世界媒體峰會召開前夕
新華社北京10月8日電(新華社記者 張宗堂、熊爭艷、張曉松、趙博)
金秋十月。中國。北京。
當全球的媒體同行剛剛在這裡完成新中國成立60週年慶典報道後不久,他們中的一些人再次來到這裡,在自己的奧林匹克——世界媒體峰會上聚首。
由9家世界著名媒體機構共同發起、新華社承辦的世界媒體峰會,是一次全球報刊、通訊社、廣播電視、新媒體聚集一堂的高端盛會,全球100多家知名媒體負責人因此相聚,將圍繞“合作、應對、共贏、發展”的主題深入探討。熱情、開放、好客的中國媒體和媒體人,已張開雙臂,擁抱世界……
這是中國媒體發展壯大的重要凸顯——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中國媒體在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近日,外高橋數字文化産品貿易中心在上海正式成立。作為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的派出機構,這個中心將致力於數字文化産品的進出口。此舉被認為是推動中國報業集團體制創新和轉型的又一次有益探索。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借用紙張油墨復刊的上海《文匯報》,到後來日益發展成為國內著名的大型綜合性日報,再到現在下屬10余家媒體的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文匯報的發展歷程是新中國傳媒業60年發展的縮影。
1950年,全國只有報紙336家,晚報不到10家,許多報紙還面臨著銷路下降、廣告減少的困境;廣播電視事業剛剛起步,沒有自己的電視臺;全國新聞工作從業人員加起來只有1萬多人。
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傳媒業緊跟時代發展,順應世界傳媒業變革,數量和種類成倍增長,內容和表達方式不斷豐富,經營模式日新月異。
上世紀50年代末,中國第一家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成立;70年代末,一度大量停刊的晚報開始復刊,各地紛紛成立電臺、電視臺;90年代,都市報登上歷史舞臺;進入21世紀,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異軍突起。
據統計,2008年全國共出版報紙近2000種,年總印數400多億份。目前,全國共有廣播電臺、電視臺、教育電視臺等近3000家。截至今年6月,中國網民數量突破3億,互聯網普及率達25%以上。各類數字出版物年發行量達3000萬冊。2008年,中國傳媒産業總産值達4220億元,業內人士預計,2009年仍將穩步增長。
中國傳媒業日益“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不斷滿足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尤其近年來,媒體輿論監督作用的發揮,促進了中國社會文明、和諧、進步。
期間,媒體的經營模式也發生根本變化。組建傳媒集團、多元經營、上市……一次次大膽嘗試、一次次破冰前行,在市場經濟的砥礪中,不斷發展壯大。
“中國傳媒業的發展直觀體現了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變化,不僅是量的變化,更是質的轉變。”中國傳媒大學教授胡智鋒説,“從某種意義上説,世界媒體峰會在中國召開,是中國傳媒業逐漸成熟、走向世界的重要標誌。”
這是中外媒體交流合作的纍纍碩果——60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30年來,在世界看中國、中國看世界的過程中,中外媒體交流合作日益深化
剛剛結束的新中國成立60週年慶典,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的1300多名境外記者報名採訪。這還不包括大量沒有來國慶新聞中心註冊的境外記者。
事實上,隨著中國越來越多地融入世界,中國的一舉一動都受到世界媒體的關注。國務院新聞辦的統計顯示,2008年是我國接待境外媒體記者數量創紀錄的一年,僅北京奧運會期間,就接待了3萬多名。為此,國務院還頒布了《北京奧運會及其籌備期間外國記者在華採訪規定》,外國記者到中國各地採訪不再需要徵得當地外辦的同意,只需被訪者或者組織的邀請就能成行。
“中外媒體間的合作和交流,增進了中外新聞界的交流、合作以及相互間的感情和友誼,加深了世界對中國的了解,也使中國更加了解世界。”國務院新聞辦主任王晨在2008年底最後一次新聞發佈會上説,“歡迎更多的外國記者來華報道,能夠把一個真實的、發展變化的中國介紹給世界。”
“從‘躲避’境外媒體,到‘歡迎’境外媒體。對待媒體態度的變化,反映出中國人思維方式的變化,也反映出中國人處理問題的主動和坦然。”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熊澄宇説。
據統計,僅在北京,目前就有55個國家和地區的405家媒體設立了記者站。每逢重大事件,中國記者的身邊,總會出現外國同行的身影。
越來越開放、越來越自信的中國,還把信息公開當成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此,國務院于2008年5月起頒布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當年,不包括奧運會期間的發佈會,國務院新聞辦、中央各部門和各省區市人民政府舉辦的新聞發佈會近1600場,為境內外記者的採訪提供了諸多便利。
除了請進來,還有更多的走出去。近些年來,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各大媒體紛紛增加駐外記者站的數量。目前,新華社在境外設有117家分支機構,每天不間斷用中文、英文、法文、俄文等8種文字,向世界傳播新聞信息。
今年國慶期間,中國共産黨的理論刊物《求是》創辦英文版,並公開向海外發行。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所長喻國明認為,這一舉措是中國媒體開放的一個縮影,為國際社會了解中國的執政黨打開了另一條通道。
事實上,中國新聞機構與外國同行的合作可以追溯到半個多世紀前。1957年,新華社與西方老牌新聞機構路透社簽訂了新聞交換協議,從此開啟了中外媒體間友好合作的旅程。
迄今,中外媒體交流已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以2008年為例,中國舉辦了非洲國家政府官員新聞研修班、拉美國家媒體高級考察團、中日媒體對話、中外媒體論壇等活動,並首次舉行了中國與阿拉伯、東盟地區國家的媒體對話等,中外新聞媒體交流與合作的領域不斷拓寬。
與此同時,媒體發展面臨愈發嚴峻的挑戰,更需深化交流合作。中國記協書記處書記祝壽臣説,如同世界各國經濟社會的發展聯絡越來越緊密一樣,世界各國媒體之間的交流合作,也面臨難得的機遇。
這是世界媒體間合作的嶄新出發——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0多家主流媒體和機構負責人確認參會,共話機遇與挑戰,同謀創新與發展
在風雲變幻的國際形勢下,世界媒體峰會——迄今為止規模最大、覆蓋範圍最廣、囊括所有媒體形態的傳媒業盛會,將成為全球媒體界探討合作、謀劃發展的嶄新開始。
峰會籌辦工作處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共有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5家主流媒體和機構確認參會,其中歐美地區的主流媒體43家,亞洲地區的主流媒體30家,中東地區的主流媒體17家,非洲地區主流媒體17家,東歐及前蘇聯地區主流媒體20家,拉美地區主流媒體8家。
而其中,“涵蓋了世界上最主要的媒體集團和所有媒體形態”是此次世界媒體峰會的一個重要特點。與會媒體和機構當中,包括9家媒體集團、62家通訊社、29家報刊、30家廣電媒體、2家新媒體和3家政府機構。此外,還有40多家境內媒體參會。
CNN一位資深從業人員認為,世界媒體峰會突破通訊社、報刊、廣播、電視、互聯網等媒體業的行業界限和框架,致力於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的融合,為世界各國媒體機構搭建起互動交流和合作的有效平臺。
“來自五大洲的媒體機構不分媒體大小、不分媒體形態,共謀發展,共商策略,共創未來,必將對世界傳媒業的發展産生廣泛、積極和深遠的影響。”他説,“世界媒體峰會將是‘媒體的奧林匹克’。”
在這場“世界媒體的奧林匹克”場上,與會媒體和機構將圍繞“合作、應對、共贏、發展”的主題,探討一系列關乎媒體生態方方面面的重要議題:世界媒體的挑戰、合作、機遇;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競爭、依賴、共存、發展;金融危機與媒體的應對;傳統媒體如何應對數字化與網絡技術的挑戰;媒體並購;數字化多媒體時代的衝擊與機遇;新技術對媒體發展的影響及作用;未來媒體編輯部及記者的發展模式……
來自世界各地的媒體領導人還將分析世界傳媒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著重探討國際金融危機、迅速變化的受眾需求和不斷涌現的高新科技背景下,傳媒機構面臨的一系列重大問題。
“當前,國際形勢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複雜深刻變化,全球傳媒格局也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巨大變革,受眾需求日益多元化,使媒體面臨空前挑戰,同時也迎來了難得機遇。國際金融危機的衝擊,對傳媒業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在這種背景下,以‘合作、應對、共贏、發展’為主題舉辦世界媒體峰會,探尋世界傳媒業生存和發展之路,意義更加特殊而重大。”新華社社長李從軍説。
“這次峰會對我們和我們的受眾而言都十分重要。”英國廣播公司(BBC)全球新聞總裁理查德·山姆布魯克説,“相信此次峰會的影響將是長期深遠的,為與會者分享新的思維方式,討論應對共同挑戰時的新觀點以及進行卓有成效的交流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機會。”
世界媒體峰會共同主席、俄塔社社長伊格納堅科則表示,作為世界傳媒界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要事件,世界媒體峰會將為擴大各國媒體之間的聯絡及合作作出舉足輕重的貢獻。
這是世界媒體的一次隆重集會——從2008年8月北京奧運會到2009年金秋十月,經多方不懈努力,全球媒體終聚首北京,共同思考謀劃未來
全球媒體聚首北京,緣起2008年8月在北京舉行的那屆“無與倫比”的奧運會。
期間,李從軍與應邀來訪的美國新聞集團董事長默多克、美聯社社長柯裏、路透社總編輯史進德、英國廣播公司總裁湯普森、共同社社長石川聰等12家世界媒體負責人舉行了會談,初步就舉辦世界媒體峰會進行了磋商。
奧運會結束後,新華社又通過多種渠道就共同發起世界媒體峰會與多方溝通並達成共識。最終確定,由新華社與新聞集團、美聯社、路透社、俄塔社、共同社、英國廣播公司、時代華納特納廣播集團、谷歌等8家世界著名媒體機構共同發起,新華社具體承辦。
這是一場世界媒體界史無前例的盛會。“舉全新華社之力辦好世界媒體峰會”的理念,迅速成為新華社上上下下的共識。
“這是一場與時間進行的賽跑。大小協調會議開了不下百場,系列方案先後修改完善了10多次,按高度計算,修改方案稿疊加起來足有2米多高。”峰會工作小組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個工作方案包含活動概況、活動程序、視覺呈現和禮賓、媒體接待管理、安保、翻譯、報道、文秘、技術保障、交通保障、醫療、餐飲和應急方案等。
而總進度表和任務分解表,則細化到每一天、每一個場次、每一項活動和每一位責任人。從代表的叫早、用餐、集合、坐車安排、發車時間、行車路線,到進入會場的迎接、安檢、導引、落座……每一個場景、每一個環節,都安排了專人負責,關鍵之處還作了備份安排。
這是世界媒體的隆重集會,也是世界媒體的鄭重履約。峰會工作小組負責人説,世界媒體峰會交由新華社承辦,這是全世界媒體對新華社的信任,我們期待著在全世界媒體的聚光燈下,讓全世界媒體共同思考和謀劃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