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北京召開的第五屆亞太生殖健康大會上,中國人口發展成就展引人矚目。自中國計劃生育政策實施以來,30多年的時間中國人口少出生近4億人,使世界60億人口日推遲了4年。人類發展指數從1999年的第105位上升至2007年的第81位,成為發展中國家人類發展指數提高最快的國家之一。這些數字展示了中國在人口發展問題上取得的成就,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也贏得了世界的認可。
計生成就舉世矚目
我國自20世紀70年代實施計劃生育政策以來,少生了4億人。人口出生率已經從1949年的36%。下降至2008年的12.14%。,自然增長率降至5.08%。。中國的生育水平整體上呈現平穩下降態勢,2006年我國人口再生産類型已經轉入低生育、低死亡、低增長的發展階段。中國人口的轉型,減緩了人口對資源環境的壓力,也為世界人口與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嬰兒死亡率和人口預期壽命,作為人類發展指數的第一個指標,反映了人口身體健康狀況。我國嬰兒死亡率由32.2%。降低至15.3%。,人口平均期望壽命從改革開放之初的68歲提高到目前的73歲,達到了中等發達國家的水平。
目前,全國幾乎所有的縣級地區和95%的鄉鎮級地區都設立了人口和計劃生育信息、諮詢和技術服務中心。根據中國人口60年成就展公佈的數字,“少生快富”工程累積惠及28萬家庭,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累積扶助48.8萬人次,發放扶助金5.5億元。
全民教育世界垂范
衡量人口發展的成就,不僅要看人口數量,更重要的是人口素質的提升。解放初期,我國文盲率達80%以上,改革開放之後,廣泛開展普及義務教育和青壯年掃盲工作。2005年我國首先在中西部農村地區進行試點,免除了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學費、雜費,對家庭經濟困難的適齡兒童、少年免費提供教科書並補助寄宿生生活費。隨著“兩免一補”的逐漸推廣,我國小學的入學率已經達到了99%以上。15歲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從20世紀80年代初的4.5年提高到目前的8.5年,高於世界平均水平。掃盲工作更是卓有成效,根據教育部的最新數據,15歲到50歲青壯年文盲率已經下降到3.58%。
“國際上對中國提升全民文化素質方面取得的成就,讚揚度最高的是掃盲工作。中國這樣一個人口大國,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大的成就,這在全世界是帶頭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農村教育研究與培訓中心主任朱小蔓説,掃盲工作成就卓越,中國的全民教育推廣也給世界其他發展中的人口大國樹立了典範。
樹立人口大國形象
世界人口增長主要是在發展中國家。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人口司3月11日發佈的《世界人口前景》2008年訂正本中指出,發展中國家的人口將從今年的56億增加到2050年的79億。在人口領域的南南合作中,中國同樣積極發揮作用。人口與發展南南合作夥伴組織執行主任哈利喬瑟裏曾説:“中國不僅致力於本國人口發展,同時為其他國家和地區,尤其是欠發達國家的人口工作提供幫助。”中國在國際範圍內,廣泛開展人口和計劃生育及生殖健康領域的經驗交流、戰略研討、服務能力建設專家諮詢及産品藥具捐贈等工作,樹立了負責任人口大國的良好形象。
當然,中國在人口發展問題上依然任重道遠。來自計生委的數據顯示,2008年全國流動已婚育齡婦女總量超過3000萬,流動人口計劃生育工作成為計劃生育工作的重點和難點。此外,還面臨著貧困人口、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等問題,這也是世界共同面臨的人口問題,期待未來中國在解決人口問題上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