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1月8日電(記者 杜曉明 周健偉 姜雪城)傳統落後曾是外界對寧夏農業的突出印象,近年一股現代農業的大潮涌動塞上,當地農業發展的理念和耕作模式正逐步發生著根本性變革,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步入歷史最好時期,糧食生産連續6年獲得豐收,農民收入增幅連續4年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去年名列西北五省區首位。自治區黨委書記陳建國、自治區主席王正偉多次強調,新農村建設的首要任務是大力推進農業現代化,讓農業活起來,讓農民富起來,讓農村發展起來。
優勢特色産業改寫經濟版圖
在寧夏各地採訪農業生産,一股重整山河的感覺油然而生:地處寧夏南部山區的西吉縣,沿路兩旁馬鈴薯田綿延不絕,種植面積逾120萬畝,號稱全國第一,馬鈴薯生産成了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産業;寧夏枸杞享譽全國,過去多了砍,少了栽,支柱産業寫在紙上。現在,以龍頭企業帶動,連片開發集中扶持,種植面積穩定在50萬畝,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紅寶”。
長期以來,寧夏區域規劃一直按山川分類佈局,農業生産也普遍以種植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為主。新時期寧夏確立了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和南部山區三大區域類型:北部引黃灌區主攻以優質商品糧、設施溫棚為主的現代農業;中部乾旱帶推進旱作高效節水避災農業;南部山區培育壯大生態農業。
“現代農業首先是高效農業,一定要把科學的理念、科學的措施、科學的方法貫穿到農業生産的各個環節,促進農業增産,農民增收,企業增效。”自治區黨委副書記于革勝説,“現代農業還是品牌農業,品牌樹立起來了,效益會幾十倍的增長。現代農業也是創新農業,要打破傳統思維定勢,通過種植模式、生産方式、增收形式以及技術、體制和機制的創新,不斷提高寧夏農業現代化水平。”
將農業發展區域由兩分法變為三分法是科學發展觀的成功實踐,這使得區域農業特色開始顯現,産業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無疑成為寧夏科學發展、理念創新的一大亮點。記者在採訪中看到,而今創新已浸透到這個自治區農業發展的各個領域,進而帶來了産業佈局、産業升級和發展轉型的一場革命。
隨著一項名為“冬麥北移”工程的加快推進,曾經只在寧夏南部山區種植的冬小麥,近年開始紮根寧夏北部黃河自流灌區且種植面積迅速增加,開創了“一年兩季”的耕作制度。據統計,今年寧夏黃河自流灌區冬小麥種植面積達到31萬多畝,佔全灌區小麥播種面積的18.4%。
灌區農民給記者算出一筆賬,冬小麥不需要冬灌,畝均可比春小麥節約用水100立方米左右,特別是糧食單産能增加100公斤以上,而且提前15天至20天成熟,收割後還能復種一茬蔬菜等其他農作物,生産一年變兩季,畝均産值可增加2000元至3000元。在取得經濟效益的同時,冬麥種植還增加了農田在秋冬季節的綠色植被,減輕了風沙危害,具有明顯的生態效益,可以説是一舉多得。
敢於向傳統老經驗叫板
在新中國歷史上,寧夏中部乾旱帶發生乾旱的幾率高達72%。如何在不利條件下發展農業生産,實現農民增産又增收,自治區群策群力開出了一劑良方:遵循自然規律,從劣勢當中尋找優勢,變被動受災為主動避災。
2003年,一場曠日持久的特大乾旱,使寧夏乾旱帶上種植的小麥等數百萬畝大田農作物幾近絕收,而部分鄉鎮農民壓砂保墑種植的西瓜卻獲得豐收。從2004年起,寧夏在中部乾旱帶大面積推廣這項技術,今年壓砂瓜種植面積迅速增至百萬畝,因生長季節日照時數長、晝夜溫差大,出産的西瓜皮脆、瓤沙、含糖量高,在市場上十分搶手,預計5萬戶瓜農可增收7億元。
“用市場經濟眼光審視,乾旱少雨也是一種優勢。”自治區副主席郝林海説,關鍵要順應規律,變被動對抗為主動適應。如果趨利避害加以充分利用,就會産生出其不意的效果,進而培育起一系列強地富民的特色優勢産業。
寧夏氣候乾旱,水資源短缺,但年日照時數長,光熱資源豐富,發展設施農業條件相對優越。然而,過去當地農民很少想過讓陽光落地生金。近年,寧夏在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提高單産的前提下,山川並進大力發展設施農業,目前,全區以日光溫室為主的設施農業面積已達80萬畝,生産的農産品70%銷往外省區及國際市場。寧夏中南部地區發展設施農業以來,土地的産出效益因此增加了數倍乃至幾十倍。
創新催生著農民思想觀念發生深刻的變革,而觀念的變化是最大的變化。如今,越來越多的寧夏農民已告別春種秋收舊習慣,過去溜墻根曬太陽的冬閒變成了冬忙;南部山區四月份才下地種田的傳統習慣,也正在被春節剛過便進溫棚的忙活所替代。
“説是避災趨利求財富,實際是向科技要效益。”寧夏農牧廳廳長趙永彪説。走進寧夏園藝産業園特色溫室內,無土栽培的巨型南瓜、能結1.5萬顆果實的番茄樹、顏色各異的彩椒等蔬菜,以及各色花卉讓人眼前一亮。僅僅半年時間,一個集設施農業科技創新、人才培訓、技術示範、産品産銷、産業促進為一體的園藝産業園在賀蘭縣拔地而起。今年10月,首屆中國(寧夏)園藝博覽會暨第五屆中國西部(寧夏)特色農業展洽商會在這裡舉行。作為寧夏現代農業一張嶄新的“名片”,先進理念、技術設施和優良品種已經開始在這裡孵化和傳播。
如今,寧夏的農業新技術推廣覆蓋率超過75%,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0%,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了47%,較2002年提高7個百分點。
一項項農業實用技術的推廣運用,為寧夏農民撐起了告別傳統農業的跳板,更使寧夏農業開啟了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的陽光出口。近年來,寧夏的枸杞、清真牛羊肉、奶牛、馬鈴薯和瓜菜已由傳統産業發展為5大戰略性主導産業;優質糧食、淡水魚、葡萄、紅棗、農作物制種、優質牧草等六大區域性特色優勢産業迅速振興;蘋果、中藥材、小雜糧等地方性特色農産品每年保持兩位數的增長。去年,全區特色優勢産業産值佔到農業總産值的80%以上。
開放理念引領現代農業
在石嘴山市惠農區採訪時,區委書記張偉感慨地向記者説,“引進大型現代企業,農業生産效率翻番,農民轉移變成了産業工人。”經自治區主要領導牽線搭橋,今年初,惠農區一次性流轉耕地3.6萬畝,供中糧新疆屯河股份有限公司建設番茄生産基地,土地的生産能力翻了將近一番,而涉及農民的生産和生活方式也因此發生了質的飛躍。
如此大規模的土地流轉,在國內尚屬首次,其中折射出來的是寧夏人開放的魄力和發展的渴望。土地還是那片黃土地,過去惠農區農民按傳統經驗種植番茄,畝産只有3噸左右,而中糧公司接租土地一年時間,生産全程實施企業化管理,産品嚴格對接國際標準,畝産高達5噸以上。原來當地農民種植糧食或脫水菜,畝均年純收入四五百元,現在土地流轉給中糧公司,每年每畝地能收入現金550元,騰出來的勞動力可以到中糧的番茄地裏幹種植、采收等農活,一天僅工資收入就是40元。
更為重要的是,大型企業連片租賃土地,釋放了大量的農村勞動力,從此改寫了農民世代務農的歷史。據介紹,流轉的土地涉及惠農區8100名青壯年勞動力,中糧公司番茄基地生産性用工解決了4500多人,年工資性收入5000元至6000元;剩餘勞動力經過培訓後,可在政府幫助下就近進城務工,從而實現從一産到二三産業的大轉移。惠農區還在市區為脫離土地的農民集中建設住宅小區,助推農民進城,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中糧公司只是寧夏引進的農業現代企業的典型代表,針對本地龍頭企業帶動能力普遍較弱的現實,近年寧夏大力實施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振興工程和升級工程,引導區內企業實行強強聯合,制定優惠政策,吸引國內外大企業、大企業集團參與全區現代農業開發。目前,寧夏已有中糧、華林、旺旺、張裕、中儲糧、匯源果汁等十幾家國內知名企業築巢紮根。
知名企業乘開放東風飛落寧夏,既拓寬了自身的發展空間,又為寧夏現代農業開發注入了無限活力。福建華林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落戶貧困的寧夏南部山區後,投資6000多萬元建立了蔬菜深加工項目,建設蔬菜種植基地5000畝,帶動西吉縣近1000戶貧困農民發展有機蔬菜生産,年銷售收入過億元。企業通過生産性雇工,還使當地700多農民變成了産業“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