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廣州12月14日電(記者王攀)最新進口數據顯示,由於新的收儲政策增加了市場收購主體、加大了國産大豆的供給,令國産大豆對進口大豆的替代作用進一步增強。據廣州海關統計,作為我國最大的糧食消費區之一,今年前11個月經廣東口岸進口大豆588.4萬噸,比去年同期增長8.1%;價值26.2億美元,下降20.8%;進口均價為每噸445.5美元,下跌26.7%。
統計顯示,今年廣東大豆總體呈現進口量衝高回落,進口均價小幅回落態勢。海關數據表明,今年5月份起廣東進口量連續3個月維持60萬噸以上的高位運行,此後快速回落後再次逐月攀升,10月份單月進口量上行至65.1萬噸,為2008年以來單月最大值,11月份單月進口量大幅回落至40萬噸,同比增長0.2%,環比下降38.6%。
值得注意的是,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占近五成,私營企業進口大幅增長。前11個月,經廣東口岸外商投資企業進口大豆287.9萬噸,增長3.3%,佔同期經廣東口岸大豆進口總量的48.9%;私營企業進口221.5萬噸,增長51.8%,佔37.6%。
今年以來,我國大豆進口量居高不下曾引起有關行業和社會的高度關注。而市場分析認為,我國12月開始實施的新的大豆收儲政策是改變這一局面、推動大豆進口量衝高回落的重要原因。
海關分析認為,今年11月份國家有關部門下發了《關於做好2009年東北地區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明確繼續對國産大豆實行臨時收儲政策。該政策吸收油脂企業進入收儲環節,增加了市場收購主體,加大了國産大豆的供給。
但海關同時提醒説,與此同時,進口大豆衝擊或將長期存在。近期美國農業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在美國新豆上市後,中國簽訂了1584萬噸新産大豆進口合同,幾乎是去年同期訂單量828萬噸的兩倍。此外,明年3月份後,比美豆更加便宜的南美大豆將上市,也有可能造成新一輪的市場衝擊,新收儲政策執行的後續效果還有待繼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