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劉詩平、白潔純)記者22日從中國銀監會獲悉,截至2009年10月末,全國共有134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開業。銀監會副主席蔣定之強調,大中型銀行要在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培育發展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蔣定之日前在銀監會大中型商業銀行參與培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工作座談會上指出,近3年來,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培育工作有兩個突出問題值得高度重視:一是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培育發展工作進展不快,二是大中型商業銀行在培育發展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過程中作用發揮不夠。
截至10月末,全國有134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開業,其中村鎮銀行114家、貸款公司8家、農村資金互助社12家;5家大型國有商業銀行和12家全國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僅中國農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等6家大中型商業銀行發起設立13家村鎮銀行。根據銀監會編制的新型農村金融機構2009年至2011年總體工作安排,未來3年將再設1300家左右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大中型銀行務必要在思想認識上真正高度重視這項工作。”蔣定之説。
由於多方面原因,我國農村金融目前仍然是整個金融體系最薄弱的環節,機構網點覆蓋率低,體制機制不健全、不完善,服務供給很不充分,農民“貸款難”問題仍然沒有得到根本性改變。
蔣定之強調,大中型銀行有責任也有能力做好新機構培育工作。大中型銀行掌控著全國近三分之二的金融資源,擁有其他銀行業金融機構無可比擬的管理優勢、人才優勢、市場優勢和網絡技術優勢,發起組建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大中型銀行具備得天獨厚的有利條件和發展空間。實踐證明,大中型銀行參與培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可以很好地提升社會形象,也能取得合理的財務回報。
“必須在行動上採取更加切實有效的措施。”蔣定之要求,各大中型銀行要加快推進這項工作;探索成立業務部、管理總部等多種方式投資組建村鎮銀行;通過履行主發起人職責,加強監督管理,確保新機構依法合規經營,穩健發展。
他同時強調,監管部門要加強督促和引導,定期監測、適時考核,做出評價;科學和靈活地把握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市場準入關口,重視資本約束和風險監管,確保新設機構的商業可持續運作,確保新機構有新機制;注重加強服務方向的監管,確保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始終“姓農”;加強監管激勵,研究培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履行社會責任與機構、業務市場準入挂鉤的辦法;加強與政府及有關部門的協調溝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解決好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發展的外部環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