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黃奇帆:城鄉統籌科學發展 深化改革助推內陸開放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04日 17時07分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重慶1月4日電(記者 朱薇)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走過十年光輝歷程,西部唯一直轄市重慶以後發優勢實現跨越式發展,重慶市委副書記、代市長黃奇帆在新起點上謀劃西部直轄市科學發展新藍圖。

    “大開發”帶來“大變化”

    過去説,蜀道難難於上青天,10年西部大開發,重慶最大的變化是交通改善。黃奇帆説,在國家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下,重慶的高速公路由100公里增加到1600公里,高等級公路由1000公里增加到7000公里;鐵路通車里程由400多公里增加到1300多公里,正在建設的還有1500多公里;機場實施了兩輪改造,吞吐量從200萬人次變成1400萬人次。

    “作為我國老工業基地之一,重慶工業是東北現象和西部特徵的疊加,10年裏,重慶工業增長6倍,銷售值從1300億元增長到8000億元,工業投資也有10倍的增長;重慶國有企業資産總量從1000多億元發展到9500億元,資産總量為全國第四、中西部第一。”黃奇帆説。

    談到金融服務業發展,黃奇帆説,這是重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中標誌性的成績。10年前的重慶,銀行貸款1000億元、壞賬達30%以上。2009年,重慶的金融業實現資産總量、儲蓄餘額2個過萬億元,貸款餘額達9000億元,金融資産漲10倍,而同時不良資産率降低到1.3%,居全國第三位。在西部,重慶人均擁有金融資産排第一位。

    黃奇帆説,中央財政加大對西部的轉移支付,使西部各省市的財力有了很大的增強,各種與民生密切相關的社會事業才得以加速度發展。體現到重慶,就是讓重慶的老百姓收入增加了,養老、醫療、低保等社會保障從無到有,現在城市實現了全覆蓋,下一步將覆蓋農村,扶貧幫困也大大改善。具體講,重慶初中小學普九率在2006年達到100%,2010年還將進入到普及高中階段,大學毛入學率從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一半,到現在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國家高度重視長江三峽生態環保,在重慶投入500億元用於污水處理、垃圾處理,三峽工程175米試驗性蓄水以來,庫區水質繼續保持穩定並有所改善,長江、嘉陵江和烏江‘三江’監測斷面水質全部滿足Ⅲ類水質標準。”黃奇帆説,同時,重慶主城區100多個工廠實施環保搬遷後,主城的工廠污染減少90%,重慶主城區去年空氣環境質量優良天數達到300天,甩掉“霧都”的帽子。

    城鄉統籌激發科學發展新動力

    西部大開發新的十年大幕開啟,黃奇帆代市長勾勒出重慶未來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主軸線--工業化、城鎮化、城鄉統籌一體化,“三管齊下”一起推進。

    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于一體,全市共有3100萬人口,80%在農村,近800萬農村勞動力進城務工,城鄉居民收入比達4:1。從某種意義上説,重慶是我國城鄉二元結構的一個縮影。

    黃奇帆説,解決城鄉二元結構問題,實現城鄉統籌發展,必須“三管齊下”。首先加快工業化進程,汽摩、裝備製造業、鋼鐵、化工、電子信息、能源基礎産業六大支柱行業和勞動密集型産業共同構成了重慶工業的基本態勢。重慶下一步將著重調整結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電子信息産業和機械裝備製造、重化工三大板塊“比翼齊飛”。同時,以培育戰略新興産業為突破口,推動産業優化升級,包括新能源汽車、風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等,以及各種環保技術、鎂合金等新材料技術。

    “我們正大力實施的宜居重慶、暢通重慶、森林重慶、平安重慶、健康重慶‘五個重慶’建設,將是貫穿重慶城市化進程的主軸線和突破口,城市化進程將在重慶主城、縣域經濟和廣大農村、上千個鄉鎮齊頭並進、協調發展。”黃奇帆説。

    在縮小城鄉差距、加快城鄉統籌一體化上,黃奇帆説,國務院給了重慶“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金帽子”,重慶將從六個方面加以推進:農村養老、醫保、低保等社會保障;農村教育、衛生、文化等公共服務水平;農村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進城農民工的生活、工作、子女入學等條件改善;解決好城鄉資源、經濟要素流轉等問題;改革現有管理體制,實現政府管理一體化。

    深化改革的內陸開放高地

    面對我國東部西部甚至世界範圍內的激烈競爭,在下一個10年中,重慶又將如何提升城市競爭力?黃奇帆代市長快人快語,“重慶的殺手锏就是擴大開放、深化改革。”

    “今後十年,重慶要增加競爭力,就要在實施工業化、城鎮化、城鄉統籌一體化過程中,全方位、寬領域、多渠道擴大開放,招商引資、開放平臺和通道建設‘三措並舉’,加速融入全球化。”黃奇帆説。

    黃奇帆舉例説,面對2008年底全球金融海嘯的衝擊,重慶沒有坐等承接沿海産業的梯度轉移,而是選擇擴大開放,搶到了世界筆記本電腦生産市場增量份額。預計“十二五”期間,將形成年生産8000萬台筆記本電腦、産業鏈産出超過5000億元、新增就業30萬人的産業集群,成為亞洲最大的筆記本電腦製造基地。擴大開放,讓重慶電子信息産業一舉取代汽摩産業,成為重慶工業的第一支柱,重慶將成西部IT高地。

    “深化改革需要智慧,要在解決問題中深化改革。”黃奇帆説,例如要用改革來解決戶籍城市化率遠低於常住人口城市化率的問題,爭取今年破題,解決農民進城“落地生根”的問題。又如加快推進林權改革,做大林下産業,推動城鄉建設用地流轉等,讓農民通過制度變革擁有可融通增值的資産,加快致富步伐。再如市場化改革,國企、民企、外企競爭要平等化,政府要幫助民營企業解決融資難。

    黃奇帆表示,圍繞加快建成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重慶將在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下一個十年里加速前進、衝刺“西部巔峰”。

 
 
 相關鏈結
· 黃奇帆走訪調研時強調金融財稅要繼續"一馬當先"
· 黃奇帆主持召開會議對明年重慶市工作提四點要求
· 黃奇帆在市移民局等部門調研:庫區發展須換思路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