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用科技解農民之所需—一普通農民的科技創新之路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 余曉潔)“不是農民,沒有紮在田間地頭的白天黑夜,我不可能拿這個獎。”眼前的郭玉富,身上深藍的西服洗得發了白,臉上被烈日灼傷過的暗紅透露著:這是一個中國農民。

    11日,在大多數人只能在電視上看到的雄偉的人民大會堂,這個天津漢子代表中國九億農民捧回了一個大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老郭主持的4YW-Q型全幅玉米收穫機自主研發自行轉化推廣項目在全國21種玉米收穫機作業效果的綜合測評中,班次小時生産率達10.7畝/小時,比第二名高出三分之一。相對人工收穫,種植戶每畝可節支25元,因而被列為首批政府補貼的玉米收穫機。

    僅2006年到2008年,老郭的收穫機就售出近4000臺套。按每畝創利32元計算,累計創利超過2.2億元。

    “産品暢銷,又擁有自己公司,您該富裕了吧?”記者問。

    “就在到北京領獎前,我把家裏總共690多畝的房産和土地,全抵押給銀行了。因為生産環節已經外包出去,公司沒有什麼固定資産。貸款的錢全投在提升産品性能的研發和市場調研上。要説口袋裏,確實沒錢。”老郭笑答。

    “在農村,把房子和地搭上了,就是説一個家庭已經突破底線了。老婆剛聽説時都急哭了,後來還是支持我。搞農機10多年了,好多人支持我,農機專家免費教了我不少專業知識,農機局的同志跟我講如何融資,怎麼和市場接軌。”説起周圍人對自己的支持,老郭的眼裏流露著深情。他的手機鈴聲是那首《愛的風險》。

    科技創新,對一個民族來説不易,對於象牙塔裏的專家學者來説很難,對於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來説難上加難。

    我國是世界玉米生産大國,各地玉米種植農藝差異也較大,行距寬窄不一,一直是玉米收穫機推廣、農民增收的“瓶頸”。郭玉富團隊研發的“強制撥禾與控制喂入”結構,解決了玉米機收穫“不對行”的重大難題。

    “我國玉米機收水平長期停留在2%左右。各地區光照、土壤條件不同,玉米行距也不同,比如東北玉米就比河北玉米壟寬。用河北行距標準生産的收穫機到了東北,行距不對了,不在收穗範圍的玉米直接會被壓倒一大排。”老郭説。

    他多次到東北玉米主産區調研,發現在家種地的都是“3860”即婦女和老人。他想,男人們都去外地打工了,農産品收穫勞動強度大,用工費用高,機械化是必然趨勢。

    “我就想,機器是死的人是活的,一定要造出能適應多種行距的玉米收穫機來,解農民之所需,用機械化收穫幫農民增收。”説幹就幹,搞建築出身的老郭為克服專業知識的局限,花光所有積蓄買下收穫機,在田間地頭、起早貪黑做收穫試驗,終於研製出了“強制撥禾與控制喂入”裝置,攻克了行距難關。現在,老郭公司售出的玉米收穫機已經覆蓋國內上千畝土地。

    老郭講,他最高興的就是聽用戶説,財政對農機補貼力度大,花五萬多元錢就能買到價值八萬元的玉米收穫機。加上機器性能好,鄉親們來租用,不到一年就能回本。

    “現在國家這麼鼓勵科技創新,我們的信心、動力更足了。玉米收穫機性能提升、服務範圍擴大、生産效率提高的空間還很大。只要我們繼續想農民之所想,解他們之所需,就能研發出老百姓滿意、市場歡迎的農機産品來。”老郭堅定地説。

 
 
 相關鏈結
· 孫政才調研時強調大力加強科技創新和成果産業化
· 中青年和海外歸國人才成為我國科技創新重要力量
· 2009年:科技創新成果以更加人性化方式貼近生活
· 貴州省:加大企業科技創新力度 走循環經濟路子
· 我國科技創新基金十年間支持中小企業88.4億元
· 魏傳忠:要求加大科技創新力度 提高技術保障能力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