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從世博會看對全球經濟推動作用:提振世界信心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19日   來源:新華社

提振世界信心 凝聚全球人心
——從上海世博會看對全球經濟推動作用

    新華社上海1月19日電(記者姜微、季明、吳宇)一年半前,當北京奧運會在“鳥巢”爛漫的煙花裏揮別四海賓朋,中國最大的經濟城市上海,迎來了籌辦世博會的關鍵時刻——2010年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600天。

    一年半後的今天,當外灘海關的鐘聲撥開隆冬的晨藹,近在咫尺的世博園區已雄姿傲現,建設者們正在進行最後的衝刺。確認參展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沒有一家因經濟狀況不佳而退出;園區面積和國際參展規模創歷屆之最……在距離開幕100天之際,上海世博會提前鎖定一項項新紀錄,達到百年世博史上的新高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上海世博會組委會第一副主任委員俞正聲指出:“世博會作為‘經濟奧林匹克’,多次扮演著引領世界經濟走出蕭條的重要角色,對於整個世界經濟有很強的推動力。大家共聚上海世博會,探討全球合作和發展,尋求危機應對之道,必將有利於提振世界各國人民的信心和勇氣,加速世界經濟的恢復和增長。”

    開放的中國 世界的舞臺

    作為世界經濟的“晴雨錶”,走過一個半世紀的世博會始終見證著全球經濟的冷暖興衰。一般而言,世界經濟總體向好之時,往往伴隨著參展規模和水平較高的世博會;反之亦然,歷史上曾有多屆世博會因遭遇經濟危機而不得不減少開支,縮減規模。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卻有望成為這一“定律”的改寫者。

    2009年11月16日,冒著清晨的瓢潑大雨,陪同美國總統奧巴馬訪問上海的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從短短的16小時行程中抽出時間,專程前往上海世博會園區訪問建設中的美國館。一直將上海世博會吉祥物“海寶”放在辦公室裏的她在現場激情難抑:“期待著2010年夏天回到這裡,親自來看看美國館,遊覽世博園區。”

    美國參展上海世博會的曲折經歷,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克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提振世界信心的一個縮影。作為國際金融危機的發源地、金融風暴的“發源地”,資金短缺成為美國參展上海世博會首當其衝的問題。而根據美國國會1991年通過的一項法律,美國國家館的建設及經營費用是不允許動用美國政府資金的,只能由企業和民間組織支持。

    西方主流媒體一度對上海世博會美國館的前景表示悲觀,美國《基督教科學箴言報》去年5月的一篇報道稱“超過20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都各自擁有展館,但美國可能缺席”,因為獲准組織展覽的私人團體“在蕭條期籌集資金將困難重重”。

    伴隨著世界各國對上海世博會參與度的關注和升溫,新一屆美國領導人對參與上海世博會持積極態度,不僅主動為美國館的籌資工作鳴鑼開道,更對外明確表態:“我們一定要來參加,一定要亮相上海。”

    僅僅9個月後,在多家美資企業的支持下,上海世博會美國館迅速籌集到近5400萬美元的資金,即將達到全部所需6100萬美元的目標。2009年7月,美國政府正式簽署參展合同;7月17日開工建設美國館;10月14日宣告結構封頂。

    與美國館的籌建歷程類似,深陷國際金融危機影響的不少境外參展方都曾面臨著經濟衰退、貨幣貶值、預算縮減等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在上海世博會強有力的感召之下,他們無一例外作出了同樣選擇。整個2009年,黃浦江兩岸5.28平方公里的世博會園區,成了世界上最為火熱的建設工地。

    投資超過10億元的沙特國家館“月亮船”即將在春節前竣工,這座由中國和沙特雙方設計師共同完成、象徵著從中國出發駛向西方的“海上絲綢之路”的宏偉建築,將創造沙特參展世博會以來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最大的一次。

    雖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韓國貨幣大幅貶值,但為了保證參展規模和質量不下降,韓國政府將韓國館原先296億韓元的預算增加至400億韓元,增幅超過三成;俄羅斯打破近些年來只租賃世博會場地的“慣例”,決定在上海世博會自建本國展館,總預算超過15億盧布(約合3.6億元人民幣);英國館1380萬英鎊的預算也已于去年年中撥付到位……

    “國際參展各方共克時艱,踴躍參與,源自對中國的信心。”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上海世博局局長洪浩説,自2006年3月22日我國政府向全世界發出由溫家寶總理簽署的上海世博會正式邀請函以來,至今已有192個國家、50個國際組織確認參展,還有220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積極籌備“網上世博會”項目,參展規模創歷史紀錄。

    集世界智慧 創未來之新

    是什麼力量吸引著世界各國和跨國企業紛至沓來?上海世博會比利時展區總代表德爾克魯瓦認為:“全球經濟將需要一年半的時間才能復蘇,也就是上海世博會召開之際,在這樣一個關口登上上海世博會的舞臺展現自己,無疑會搶佔下一輪增長的先機。”

    去年4月,佔地6000平方米、總投資達4億元人民幣的“上汽-通用企業館”在料峭的春寒裏打下第一根樁基。彼岸彼時,百年汽車巨頭通用汽車正步入“破産保護”倒計時,得益於中國這個全球最火爆的新興市場,通用中國公司卻與合作夥伴上汽集團始終在快車道上並駕齊驅,雙方合建的世博場館項目投資絲毫沒有放緩腳步。館長金麒説:“以‘直達2030’為主題,這裡凝聚著我們面向未來的思考,也就是為汽車行業尋找轉危為機的長遠之策。可以説,汽車行業形勢越嚴峻,上海世博會的汽車館就越值得期待。”

    曾經七度參與世博的通用汽車,對於“再次回歸世博大家庭”格外期待。通用中國總裁甘文維自信地説:“世博會是一個展示人類科技創新的平臺。通用汽車將攜手上汽集團,在上海世博會上預演20年後的精彩城市交通體系和交通生活,展示一個零排放、零油耗、零堵塞、零事故,且充滿時尚駕乘樂趣的城市生活畫卷,讓人們領略電氣化、車聯網和自動駕駛等最前瞻的汽車科技。”世博會期間,由上汽提供的純電動、超級電容、燃料電池、混合動力四大種類的千輛新能源車,將穿梭在世博園區,承擔載運客流的綠色使命。

    “金融危機下的這屆世博會,使我們面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發展低碳經濟與新能源的機遇。”作為中國最大的裝備製造集團和全球最大的火電設備供應商,上海電氣正在東海之濱的臨港産業園興建集核島、常規島、大型鑄鍛件于一體的綠色能源——核電製造基地。上海世博會上,上海電氣為世博工程提供的直接、間接服務的設備、機械和器材達100億元,董事長徐建國説:“通過世博會,我們將進一步了解世界製造業發展趨勢和産業需求,尋找未來的發展戰略。”

    不分國別、不分種族、不分文化,集世界智慧,上海世博會成為展示人類對歷史和未來最新思索的最佳平臺,低碳經濟和綠色經濟等新一輪國際經濟發展熱點成為各國選擇的重點主題。

    以“可持續發展、團隊精神、健康生活、奮鬥和成就”為核心展示元素的美國館,將通過一個普通美國青年的視角,講述關於創新和可持續發展的故事,一系列環保元素將通過屋頂花園和多媒體技術等方式加以呈現。

    作為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的案例之一,來自英國倫敦的“零碳社區”在四層高的建築中設置了零碳報告廳、零碳餐廳、零碳展示廳和六套零碳樣板房,全方位地向參觀者展示建築領域對抗氣候變化的策略和方法。整個展館就像一個沒水、沒電、沒熱的“原始洞穴”,卻能最大限度地保留高碳排放帶來的舒適體驗。

    日本館強調通過合作解決人類面對的共同難題,啟發人類關愛地球家園;荷蘭館重點展示在可持續發展、環保、社會責任與創新技術領域的解決方案;德國館將表達德國城市在更新與保留、創新與傳統、共性與個性、工作與休閒以及全球化與民族性之間的平衡取捨……

    在國際金融危機中一度面臨“破産”風險的冰島,選擇了堅守在上海世博會的大舞臺上。冰島前總理哈爾德説:“雖然前景看起來令人擔憂,但世界不是到了懸崖邊緣,我們要找到內在勇氣來展望未來。”2009年9月,冰島租賃館舉行了移交儀式,斥資200萬美元的冰島館主題是“純能源——健康生活”,將集仲介紹冰島如何利用綠色可持續能源來實現發展和保護環境。

    “經濟大蕭條陰影下舉辦的多屆世博會,曾極大地鼓舞了當時人們戰勝危機的勇氣與信心。”上海社科院部門經濟研究所所長楊建文研究員説,“上海世博會展示的創新精神和可持續發展理念,也將再次點燃人類智慧的火花,拓寬發展的道路,幫助世人戰勝各種困難和挑戰。”

    聚全球人心 促國際合作

    翻開世博會159年的史書,無論遭遇戰爭硝煙還是經濟危機,匯聚人類文明和科技創新的世博會,如同蔥蘢的綠洲,屢屢給人以心靈的慰藉。

    2010年新年伊始,上海市市長、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執行主任韓正發出了東道主的熱情邀請。他熱忱歡迎“世界各國朋友與我們一起歡聚上海,共享盛會”。韓正表示,希望世博會成為上海與海內外牽手交流的大平臺。

    聆聽“世博年”的足音,人類文明的盛會漸行漸近。“理解、溝通、歡聚、合作”是世博會理念,在國際金融危機席捲全球、余波未散的特殊情景下,上海世博會的舉辦更加具有現實意義:在一個“共同舞臺”上,面對“共同危機”,實現的是全人類的“共同夢想”。為此,中國中央政府和上海市政府作出了精心週到的安排。

    同為發展中國家,如何為一些欠發達國家同樣提供參與世博、分享世博的平臺?根據申博承諾,我國政府為相關發展中國家提供總額為1億美元的參展援助,依照聯合國和世界銀行的標準,100多個發展中國家平均可獲得65萬美元的援助,從而為其提供重要的資金保障。

    同時,由中方建造、免費提供給150多個發展中國家和國際組織使用的11個聯合館也于去年全部建成,並陸續移交給參展方布展。其中非洲聯合館建築面積約2萬平方米,容納42個非洲國家和非洲聯盟國際組織,加上8個以租賃館形式參展的非洲國家,上海世博會成為有史以來非洲參展國家最多的一屆世博會。

    “一屆綜合性世博會所形成的經濟激勵效應,在會前及會後一定時期內都會波及國民經濟的深層角落。”會展經濟專家喬兆紅説。

    作為上海世博會主要場館的所在地,浦東新區在過去一年間裏,實現了由一季度經濟增長3.3%到全年經濟增長10.5%的“V”形增長曲線,熱火朝天的世博工地和新近獲批的上海迪斯尼項目,更為其後續發展提供了強勁動力。

    上海市委常委、浦東新區區委書記徐麟説,浦東新區一方面要熱情做好世博會服務保障和接待工作,以高質量、高水平的窗口服務,迎接參觀世博會的國內外遊客;同時更要積極謀劃好“世博後”這篇大文章,把世博區域的發展與浦東新區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和國際貿易中心核心功能區的定位更好地結合起來,在擴大開放中實現經濟轉型升級,為全球經濟復蘇貢獻力量。

    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中國政策研究項目主任沈大偉在《時代》週刊上撰文説,2008年舉辦的規模宏大的奧運會讓中國的軟實力得到加強,上海世博會同樣會讓人眼花繚亂。“中國是第一個走出全球經濟衰退的大國,事實上,它也在引領著整個世界擺脫這場危機。”

    在今年年初舉辦的美國加州新年玫瑰花車遊行活動上,上海世博會花車引起了媒體的關注,上海世博會美國展區總代表費樂友驚訝地發現,上海世博會花車的照片出現在了全美發行量第二大的《洛杉磯時報》頭版上。“我們顯然不是唯一對上海世博會感興趣的人。”費樂友説。

    《紐約時報》也將上海列為2010年全球最值得去旅行的城市,因為這裡有世博會。費樂友援引希拉裏•克林頓的話説:“上海世博會將體現,只要世界各國攜手合作就能取得成功,只要共同關注,就能解決全球挑戰,只要能夠加強國際合作,就能取得進步。”

    19天前,上海迎來了世博年的首個國際世博旅遊團。100天后,由中外合資企業聯手製造的“海寶”機器人將在世博會上迎接八方來客。它將向人們傳遞這樣一個信息:和諧世界是世博大家庭不滅的理想,開放合作是人類發展的共同目標。 

    2010年1月18日(星期一)上午10時,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聞發佈會,請上海市常務副市長、上海世博會執委會常務副主任楊雄和中國貿促會副會長、上海世博會組委會聯絡小組常務副組長王錦珍介紹上海世博會籌辦工作最新進展和世博會運營準備情況,並答記者問。

公安部進一步研究部署2010年上海世博會安保工作

    日前,公安部召開黨委擴大會議,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重要指示和全國政法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進一步研究部署2010年上海世博會安保工作。會議聽取了上海世博會安保工作前期情況彙報,對下一步重點工作進行部署。國務委員、公安部黨委書記、部長孟建柱主持會議。

   會議指出,上海世博會是繼北京奧運會後我國舉辦的又一次世界性盛會。辦好上海世博會,對展示中華民族5000年燦爛文明、展示新中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輝煌成就、展示我國各族人民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而團結奮鬥的精神風貌,對促進我國同各國各地區經濟文化交流、增進我國人民同各國各地區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經濟全面復蘇,都具有重要意義。這次世博會時間跨度長、參加人員多、活動密度高,為歷屆世博之最,確保上海世博會安全順利舉辦,實現平安世博目標,全國公安機關責任重大、使命光榮、任務艱巨。詳細>>>

海關總署:全力以赴服務世博會 開闢綠色通關路

    隨著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日漸臨近,海關服務世博的各項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創新監管,為世博會物資開闢綠色通關路

    世博會籌辦以來,包括場館建設物資和展覽品在內的大量世博會物資通過上海口岸進出境。上海海關在各相關業務現場開通了世博會物資服務專窗,優先辦理手續。2009年4月,經海關總署批准,“上海海關駐上海世博會園區監管服務中心”正式成立,並於年底前進駐園區辦公,提供零距離、一站式服務。針對世博會期間覽品進出境特點,海關開展了展覽品無紙通關試點,對進境展覽品實施“網上備案、提前報關;無紙通關、直通場館;信息圍網、駐場監管”的監管模式,實現“門到門”驗放。為便於辦理世博會進口物資免稅審批,上海海關還設立了免稅物資審批窗口,現場辦公,現場受理。詳細>>>

 
 
 相關鏈結
· "七彩之心"上海世博會城市誌願服務站3月起啟用
· 世博會執委會專職副主任:有信心交一份出色答卷
· 海內外共計61萬餘人報名爭當上海世博會志願者
· 上海世博會7萬餘名園區志願者候選人已基本産生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