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西部大開發10週年:寧夏禁牧沙退人進山川增綠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21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銀川1月21日電(記者黃會清)西部大開發前,民謠裏訴説著寧夏人抹不去的黃沙記憶:“一年一場風,從春刮到冬,風吹沙子跑,沙丘比房高。”

    但今天寧夏人的感受是“但聞風聲響,不見沙塵起”。

    是怎樣的神來之筆描繪出寧夏山川生態改善的大畫卷?這裡有寧夏人植樹造林、防沙治沙的艱辛努力,但贏得寧夏生態好轉的關鍵因素是寧夏推行全境禁牧。

    8年前,記者踏訪寧夏鹽池縣馬兒莊鄉黎明村時,一片片殘垣斷壁,寂寞而蒼涼。風沙掩埋了黎明村,村裏39戶農民被迫搬遷到幾公里以外的高地上,黎明村從此成為一片廢墟。

    當時,寧夏中部乾旱帶的廣大土地上,無不遭受著風沙的侵襲。三面環沙的寧夏“面積不大,生態不好”。位於中部乾旱帶上的鹽池、同心、海原、中衛等10個縣市區,土地面積佔全區的一半多,草原面積佔63%,這裡自然災害頻繁,土地荒漠化嚴重,也是原國家環保局和中科院確定的我國沙塵暴源區之一。

    寧夏以中部乾旱帶為主的牧區,雖為全國十大牧區之一,但畜牧業長期在規模小且低質低效的困境中徘徊。畜牧業的生産方式沿襲“千年一貫制”的“信天遊”放牧而鮮有改變。由於長期超載過牧,草原嚴重沙化,有的縣鄉“一畝草原三根毛”。寧夏牧區已由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每15畝養活一隻羊,下降到2002年30畝草原養不活一隻羊。粗放式的畜牧業為賺得“蠅頭小利”欠下鉅額生態債。

    為了徹底改變生態環境,為了使畜牧業由傳統走向現代,為了加快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步伐,自治區黨委政府決定自2003年5月1日起實行全面禁牧。

    統計表明,全區3480萬畝草原禁牧後,380多萬隻羊實行舍飼圈養,草原生態得到了極大改善,據對不同類型草原觀測,乾草原植被覆蓋度增加了50%,荒漠草原增加了30%,草原化荒漠增加了25%,單位面積草原産草量增加了3-5倍,一些近乎滅絕的草灌植物死而復生。

    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把這種生態建設形式稱為生態的自我修復。他説,恢復遭到破壞的生態植被,既要強調人為簡單治理,更要重視生態的自我修復能力,因為後者更快捷有效,也最省錢。

    今天再次走進黎明村,昔日赤地千里的黃土地上,又長出了茂密的植被,被黃沙掩埋了的村莊舊址再也看不到明沙,密密的野草已將一個個沙丘披上綠裝融為草原的一部分。

    村民賈永説:“一開始禁牧村裏人都想不通,真的把羊圈起來喂才發現比放養好得多,羊只由過去一年一胎提高到一年兩胎或兩年三胎,羊只重量也比過去大幅提高,已從過去‘吃肥了跑瘦了’轉變為個個膘肥體壯。”

    村幹部告訴記者:“現在大家改變過去為種而種的習慣,走上了為養而種的路子,農田基本都種植飼料作物,用養羊的收入買糧吃,收入反而比以前增加了好多,手頭寬裕了。”

    黎明村的轉變在寧夏不是個案而是普遍現象。禁牧前,寧夏有人質疑:不讓羊到草原上吃草,畜牧業怎麼辦?從目前來看,寧夏畜牧業不但沒有萎縮,反而出現了可持續發展的喜人局面。農牧民收入中來自畜牧業部分由586元增加到786元,增長31%。

    一個令人心動的權威數字是:三面環沙的寧夏率先在全國實現沙漠化逆轉,全區沙漠化土地已由上世紀80年代初的1.65萬平方公里,減少到1.18萬平方公里。  

 
 
 相關鏈結
· 西部大開發10週年:設施農業促內蒙古成為“天下糧倉”
· 西部大開發10週年:啟動大規模農村危房改造工程
· 西部大開發10週年:新中國第一條鐵路駛入現代化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