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深情送高原——記廣東第五批援藏幹部的援藏實踐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27日   來源:新華社

送往雪域高原的殷切深情
——記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幹部的援藏實踐

    新華社廣州1月27日電(記者 王攀、吳濤)當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幹部、西藏林芝地區察隅縣委書記彭聰恩等人跋涉3天到達竹瓦根鎮吉太村時看到,這個只有13戶74人的小村的村民捧出了潔白的哈達和剛煮熟的牛羊肉,早早等候在村口,迎接著遠道而來的親人。

    彭聰恩説:“那一刻,背帳篷、扛乾糧、爬懸崖、翻雪山的艱苦都拋到九霄雲外了,我們的心裏只有一個念頭,就是要為藏區的農牧民做更多的實事和好事。”

    這是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隊兩年多來在西藏工作中普通卻感人的一幕。援藏隊員們繼承和發揚“老西藏精神”,積極創新援藏方式,以市場機制推動粵藏兩地産業優勢對接互補。同時,加大了智力援藏力度,初步探索出一套援藏的科學思路和機制,促進對口支援的林芝地區形成了多層次、可持續的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

    從“輸血”到“造血” 林芝發展步入良性循環

    據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隊領隊、西藏林芝地委常務副書記劉毅介紹,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幹部共有46人,截至2009年底,已投入各類援藏資金4.4億元,建設項目208個。

    記者了解到,為了落實以農牧民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大力改善農牧區生産生活條件,在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工作隊的財政援藏資金中,投放到縣及縣以下農牧區的佔到78.38%。他們還將爭取到的90%以上的資金、物資投入到農牧區和農牧民身上,並且重點用於扶持地方特色産業發展以及建設學校、醫院等民生事業配套項目。

    廣東援藏隊不僅為林芝地區“輸血”,還更加注重林芝地區自我發展的可持續,農牧民收入增加的可持續,著力推動當地特色産業發展,由外到內提升林芝地區的“造血”能力。

    據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幹部、西藏林芝地區旅遊局黨組副書記兼副局長張麗文介紹,廣東援藏隊積極推動廣州直航林芝,支持廣東中旅集團以包機方式開通了昆明至林芝的航線,以爭取更多的遊客全年進出林芝,不僅為林芝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而且帶動了林芝與內地發達城市的交流互動。

    此外,廣東援藏隊投入900多萬元建設了野生天麻種植項目,並採取“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解決了麻種短缺和市場銷售的瓶頸問題,當地農牧民為此人均增收2000元。

    劉毅告訴記者,兩年多來,援藏隊充分發揮廣東企業的觀念、技術、管理和市場的優勢,與林芝地區的資源優勢相結合,在特色農牧業、藏醫藏藥業、生態旅遊業和水電能源業四大産業上積極招商引資,共為林芝引進項目53個,協議資金達20.29億元。

    將西藏基層幹部“請出來” 赴粵培訓學習成機制

    2009年11月,來自林芝縣八一鎮千年核桃民俗文化村景點的講解員巴桑和另外28位同學一起,在廣東省肇慶市旅遊學校接受了為期一個月的培訓。這位19歲的藏族姑娘接受記者採訪時説,到廣東學習讓她覺得自信了很多,也加深了對祖國大家庭的了解和認識。

    兩年多來,廣東援藏隊以林芝基層産業建設需求為核心,大力組織基層幹部等到東部沿海發達地區學習和交流,先後組織了150多批、1472人次的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基層幹部和農牧民赴粵挂職鍛鍊或培訓,重點幫助他們改變觀念、培養現代經濟發展意識。

    “援藏幹部總有一天會回去,建起來的醫院和學校也總有一天會破舊。提高林芝幹部和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才是根本之道。”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幹部、西藏林芝縣委書記黃貴田説。

    劉毅認為,當前對口援藏工作向基層特別是向藏區鄉村深入持久拓展已是大勢所趨,因此,通過構建經濟援藏、幹部援藏、人才援藏和技術援藏相結合的工作格局,有系統、有針對性、有實效地組織基層尤其是一線鄉村幹部到沿海發達地區學習、參觀、培訓,對於落實中央提出的確保西藏“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具有重大而積極的意義。

    負責組織培訓工作的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幹部、西藏林芝地委組織部副部長岳向前告訴記者:“東部沿海的經驗證明,村集體、鄉鎮的經濟發展需要帶頭人,而西藏鄉村因為具有人少、分散、封閉的特點,使得這種帶頭人的作用更加明顯,對他們的需求也更加迫切。如果條件允許,我們將適當組織一些有願望、有想法的農牧民到內地和沿海發達地區參觀學習。”

    援藏幹部來來去去 民族團結之情永不褪色

    在美麗的雪域高原上,廣東援藏隊送去的除了有觀念、資金、技術,還有一顆顆火熱的心。

    2008年3月20日上午,廣東省第五批援藏幹部、波密縣委書記左孟新意外地收到一封由玉普鄉巴達村藏族婦女巴珍託人送來的求救信:“我生病無錢醫治,一家5口人吃不飽飯,3個孩子上不了學……”

    左孟新當即推掉手頭事務,帶著援藏幹部張力柯、李步明和陳章朋趕到玉普鄉衛生院。巴珍患有肺結核但因貧困而決定放棄治療。左孟新一邊鼓勵她配合治療,一邊給了她1000元慰問金。

    得知巴珍的愛人也生了病時,左孟新立即指示從援藏工作經費中拿出2萬元,將病人送到西藏自治區藏醫院,併為其做了腦瘤切除手術。

    2007年,援藏幹部黃偉平和彭大榮接手地處中印邊境的察隅農場時,這個農場是一個發不出工資、拖欠養老統籌金和銀行貸款1200萬元的“爛攤子”。

    記得當初,援藏隊員出了林芝,向東南而行,翻越了海拔5000多米的德姆拉山,花了兩天時間,行程600多公里,才到達察隅農場。在環境如此惡劣的地方發展經濟,其難度可想而知。但是,黃偉平和彭大榮等人沒有氣餒。

    他們開發了具有當地特色的紅皮花生等無污染生態農産品,開通了網站解決銷售難題,開辦了加工廠,建立了養殖場。截至2009年,察隅農場償還了800多萬元的歷史欠款,職工人均年收入增加了1000多元,各種基礎設施也建設起來。

    得知廣東援藏隊工作期限滿就要回廣東時,察隅農場的職工多吉旺秋含淚對援藏幹部説:“我要給廣東省和自治區的領導寫信,把你們留下來。”

    劉毅説:“援藏工作隊會離開,但在祖國大家庭裏,粵藏兩地互相支援、團結互愛之情,永無止境。”

 
 
 相關鏈結
· 西藏:幹部援藏工作重心將進一步向農牧區傾斜
· 第六批援藏幹部選派數量將由850多名增到約980名
· 援藏十四年:以幹部援藏為龍頭 不斷拓寬援藏領域
· 各地援藏過程中惠及民生的援藏項目受到廣泛好評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