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後,幼兒入園不再難,“小升初”擇校不再熱,高中毛入學率達到90%……教育規劃綱要告訴人們——基礎教育的未來什麼樣。
我國有中小學、幼兒園40多萬所,在校、在園學生達2億多人。
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的基礎,是人才培養的基礎,是國家競爭力的基礎。基礎教育在規劃綱要中處於非常重要的地位:基礎教育是國民教育體系的組成部分,包括學前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在教育規劃綱要的各個部分都有重要闡述,在第二部分發展任務中得到集中表述。”在1日教育部的新聞發佈會上,專家們表示,教育規劃綱要在基礎教育領域努力回應了人民群眾對一些問題的關切。
關鍵詞:擇校
【綱要】切實縮小校際差距,著力解決擇校問題。加快薄弱學校改造,著力提高師資水平。實行縣(區)域內教師和校長交流制度。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置重點學校和重點班。
“進不了好小學,就進不了好中學;進不了好中學,就進不了好大學;進不了好大學,孩子這輩子就完了。”這句來自電視劇的臺詞,表現了現階段中國家長望子成龍的心聲,也折射出了擇校家庭的現實心態。愈演愈烈的擇校熱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頑疾”,“擇校熱”的背後是老百姓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
中國教育學會會長、綱要素質教育課題調研組組長顧明遠表示,擴大優質教育資源、實現教育均衡無疑是解決擇校問題最重要的辦法。“擇校並不是中國特色。”顧明遠説,在教育發展過程中,總會有不均衡現象産生,美國、加拿大等教育發達國家也是如此。“只是中國目前擇校現象突出,需要緩解。”
中央教科所所長、綱要第七戰略課題組組長袁振國表示,教育規劃綱要提出了解決擇校問題的若干舉措:縮小校際差距;加快薄弱學校改造,提高師資水平;實行縣(區)域內教師和校長交流制度等一系列的政策,期望用推進教育均衡從根本上解決擇校問題。理想的狀態是,2020年的“小升初”沒有任何選拔過程,孩子們就近入學。
教育規劃綱要中明確指出“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顧明遠表示,由於長期的觀念,老百姓心中對好學校的認定,不是一個命令就能取消的,所以在義務教育階段要弱化名校概念還需要一個過程。
另外,要積極探索“示範性高中指標到校”政策,通過示範性高中的招生名額下放到所有初中,使在任何初中上學的學生都有可能通過努力升入示範性高中。
關鍵詞:減負
【綱要】要建立學生課業負擔監測和公告制度。各種考試和競賽成績不得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入學與升學的依據。
減負,是我國教育的又一“頑疾”。多年來,教育部下發了多個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相關文件,有些地區在學生減負方面也取得明顯成效。但總體上看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情況依然存在。此次在教育規劃綱要中也有較多篇幅提及。
記者從新聞發佈會上了解到,造成中小學生課業負擔過重的原因十分複雜,有來自社會競爭和就業的影響,有來自用人制度的導向作用,有來自升學考試的壓力,有來自家庭對子女的過高期望,有來自以升學率和分數對學校和學生的不科學的評價。減負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綜合治理。
“擇校壓力也是反映了考試壓力。”顧明遠表示,改變中考唯分數論的局面,通過綜合素質評價科學評價一個學生,也是減負的重要方面。綱要裏把以人為本、推進素質教育提高作為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戰略主題。綱要提出,素質教育要“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這是一個指導思想,反映在義務教育階段減輕學生負擔這個問題上。比如規定不以各種競賽的成績作為入學的依據,這也是為了減輕學生負擔,讓學生能夠自由地學習,這樣我們的素質教育才能得以推行。
教育部基礎教育二司司長鄭富芝表示,現在高中學生課業負擔確實比較重,在一些地區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問題傾向比較嚴重,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規劃綱要“高中教育”部分當中明確提幾個關鍵詞,第一,下一步高中的發展是多樣化發展。第二,要特色發展。第三,全面發展和有個性的發展。要鼓勵學校讓每一個學生根據他的特長去因材施教,同時要對不同的學生,特別是潛質不同的學生要有自己個性特長的發展,這樣解決高中學校同質化和千校一面的問題。
“減負,也要在評價上明確政府的責任,不以升學率評價教育、評價學校,不以分數作為唯一標準來評價學生、評價學校、評價教育。” 教育部基礎教育一司司長高洪表示,另外深化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從課程改革提高課堂效率角度來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同時,在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都要按照現在這個文本提出的指向採取一些措施。
關鍵詞:隨遷子女
【綱要】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和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加快,進城務工人員數量逐年增加,需要接受義務教育的進城務工子女數量規模也在逐步擴大。據2008年統計,全國義務教育隨遷子女已經達到884.7萬人,佔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近6%。“不管來自城市還是農村,還是從哪個地方到流入地來的學生,都要接受義務教育,”高洪表示,凡是符合年齡條件的適齡兒童少年都要在流入地接受平等的義務教育,這是沒有差別的。
為進一步妥善解決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接受義務教育,規劃綱要重申了以流入地區管理為主,以全日制公辦中小學為主的政策。同時進一步提出要制定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後在當地參加升學考試的辦法。那麼,什麼樣的辦法才能實現跨地升高中甚至參加高考的目標?高洪表示,我國的現狀是在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可以流動,但非義務教育階段,還得回屬地讀高中參加高考。目前這只是一個方向,具體怎麼實施,實施過程中會出現什麼問題,還需要進一步研究和探索。
關鍵詞:教師待遇
【綱要】要依法保障教師的收入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水平,要落實教師的基本工資政策。在農村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的教師待遇實行傾斜政策
在今天的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人事司副司長呂玉剛表示,教育規劃綱要提出要採取多種形式保障教師地位,維護教師權益,提高教師待遇。在保障待遇方面特別提出要依法保障教師的收入水平不低於或者高於國家公務員的水平,要落實教師的基本工資政策。在農村地區和艱苦邊遠地區的教師待遇實行傾斜政策。去年以來我們實施了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的政策,根本上要建立三個機制:義務教育學校績效工資總量的合理的確立機制;激勵機制;財産保障機制,義務教育學校工資全部納入財政預算的保障範圍。(倪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