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3月25日電(記者劉錚、張桂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25日表示,今年深化改革要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更加注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提升開放水平。
彭森在重慶舉行的2010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今年深化改革要突出以下四個重點:
——更加注重經濟結構調整。要穩步推進電力、水等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和環保收費制度改革,進一步理順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污染者付費制度;要加快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勞動報酬增長與經濟增長相協調;要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建立有利於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
——更加注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要從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制度性障礙、繼續推動國有資本戰略性調整、完善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著力拓展非公經濟發展的市場空間。加快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加大力度推進三網融合,深化或推進電力、鐵路、鹽業、郵政等行業改革,進一步引入競爭機制,加快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激勵約束機制。
——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加快完善城鄉社會保障制度,全面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抓緊啟動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深化文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事業單位改革步伐。
——更加注重提升開放水平。要加快轉變外貿發展方式,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為戰勝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創造有利條件。
今年我國將推進居民用水用電階梯式價格改革
新華社重慶3月25日電(記者劉錚、張桂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25日表示,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既要重點考慮資源稀缺程度,又要充分考慮社會承受能力,今年重點推進居民用水、用電階梯式價格改革。
記者從在重慶舉行的2010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居民用水、用電的基本需求部分將大體保持原有價格水平,超量使用部分實行累進加價。這樣可以避免對人民群眾的生活造成重大影響,又能加強需求側管理,抑制不合理需求。
彭森指出,推進資源性産品價格和環保收費改革,對於推動結構調整、促進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具有重大意義。推進這方面的改革,既要重點考慮資源稀缺程度,抑制不合理需求,又要充分考慮到社會承受能力,解決好低收入群體的基本生活保障問題,合理把握價格調整的力度和時機,避免集中出臺調價項目,防止價格大幅波動。
彭森還表示,今後要進一步理順資源環境稅費關係,年內要推進資源稅改革,研究制定開徵環境稅的改革方案。
改革為轉變發展方式提供動力拓展空間
新華社重慶3月25日電(記者劉錚、張桂林)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已經成為全國上下的共識。謀劃後危機時代的可持續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是刻不容緩。
“深入推進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奪取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全面勝利的根本途徑。”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彭森在重慶舉行的2010年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上指出。
早在1995年,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就明確提出了兩個“根本性轉變”的戰略任務。進入新世紀,黨的十七大提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任務。多年來我們在推動經濟發展方式轉變上已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轉變的步伐還跟不上國際國內形勢發展,與抓緊解決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的要求不相適應,與積極參與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有效應對國際經濟風險的挑戰的要求不相適應,與實現科學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滯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大的癥結在於體制機制制約。”彭森指出,改革不到位、體制不完善,仍是經濟社會發展中諸多深層次矛盾和問題難以得到有效解決的根源。不動體制,不改機制,就不能有效增強經濟增長的動力和活力,也就有可能使來之不易的好形勢得而復失。
例如,收入分配製度不健全不完善,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偏低,是導致居民消費動力不足、最終消費率長期處於較低水平、投資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城鄉二元體制分割,不僅不利於城鎮化快速健康發展,而且導致農村巨大的需求潛力難以釋放。資源性産品價格關係不理順、價格形成機制不合理,不能充分反映市場供求關係、資源稀缺程度和環境損害成本,助長了粗放型的增長方式。
在全國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繼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作了總體部署。這次全國經濟體制改革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快推進重點領域改革,對今年乃至未來一段時期如何深化改革作出了具體安排。
調整經濟結構對於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具有決定性意義,而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關鍵在於體制改革和機制創新。今年國家將穩步推進電力、水等資源性産品價格改革和環保收費制度改革,理順資源價格形成機制,完善污染者付費制度;加快推進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促進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勞動報酬增長與經濟增長相協調;協調推進城鄉改革,建立有利於統籌城鄉發展的體制機制。
對於各界高度關注的收入分配體制改革,一方面國家將在堅持基本分配製度的前提下,切實保護公民合法收入和私有財産;另一方面,將儘快扭轉城鄉、地區和不同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過大趨勢,逐步形成中等收入者佔多數的“橄欖型”分配格局,特別是發揮稅收在二次分配中的調節作用。
儘管通過超常規手段成功保增長,但我們必須清醒地認識到,當前投資和消費增長較快,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結果,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和短期性會逐步顯現,而真正擴大內需,最終要靠市場和社會的力量。今後的改革,要更加注重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國家將從消除制約民間投資的制度性障礙、繼續推動國有資本戰略性調整、完善對中小企業的支持政策等方面入手,著力拓展非公經濟發展的市場空間。加快大型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母公司的公司制改革,加大力度推進三網融合,深化或推進電力、鐵路、鹽業、郵政等行業改革,進一步引入競爭機制,加快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國有企業和壟斷行業激勵約束機制。
當前,社會各界對推動改革、轉變發展方式寄予厚望。現在,距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只剩下10年時間,我國經濟社會也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面臨著新的外部環境。在這個關鍵階段,我們必須選擇科學正確的發展方式,建立完善的體制機制,只有這樣才能抓住機遇,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再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