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甘肅:"白色變革"新技術引領循環農業高效發展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14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蘭州4月14日電(新華社記者 梁強、朱國亮)今年春耕,在甘肅省中東部旱作農業區,再次掀起利用全膜雙壟溝播技術推廣種植玉米等作物的熱潮。這項被當地幹部群眾譽為“白色變革”的旱作農業技術,不僅可大大增強玉米等農作物抗旱能力,大幅提高糧食産量,還帶動起養殖、農産品加工業的興起,同時推動著“秸稈養牲畜-畜便産沼氣-沼液渣還田”的循環農業生産方式的轉變,而農民群眾和科技人員更是不斷創新,實驗種植出更高産值的全膜黑瓜子、蓖麻、大蒜等,引領全膜技術下的高效農業發展。

    全膜技術種出“鐵桿莊稼”

    “現在,老百姓都把全膜種植叫做(大旱)旱不垮、(冰雹)打不倒、(晚霜)凍不死的‘鐵桿莊稼’。”説起全膜雙壟溝播種植技術,甘肅通渭縣農業局副局長馬健武很得意。

    “鐵桿莊稼”的美譽並非虛名。馬健武告訴記者,通渭縣2005年從蘭州榆中縣引進全膜技術,當年試種200畝玉米,取得畝産600公斤的好收益。2007年通渭遭遇到60年一遇的大旱,當年秋季又遭受數次冰雹襲擊。意想不到的是,這一年用全膜技術種植的玉米,卻獲得了大豐收,平均畝産竟達到602.5公斤。

    “以前種地用的是半膜技術,碰到風調雨順的時候,最好的産量每畝可達到450公斤。在大旱的情況下,有300公斤就算好的了。”馬健武説。

    於是2008年,通渭全縣推廣種植全膜玉米14.49萬畝,平均畝産636公斤,總産達9.22萬噸。這意味著通渭縣用不到十分之一的耕地收穫了全縣糧食總産量最高年份60%的産量。去年,通渭播種了56.3萬畝全膜玉米,總産量達到16.66萬噸,相當於前一年全縣的糧食總産量。

    “是全膜技術挽救了會寧的種植業。”會寧縣農技中心副主任、高級農藝師劉生學如此評價全膜技術。為了更好地推廣這項技術,他還編寫了一句口號:人均兩畝全膜田,戶均增收一千元。劉生學説,這是最保守的估計,全膜玉米畝增産最少也有100公斤,按市場價玉米每公斤1.5元算,一家8畝地就會增收1200元。

    “全膜技術的保溫保墑作用,相當於每年提高地溫400度,延長無霜期10到15天,把農作物種植區海拔提高了200米,現在2200米的海拔都能種玉米。”劉生學告訴記者,土壤含水量8%是種子發芽的最低極限,而經過他們監測秋季鋪蓋全膜的土壤含水量能達到16%到22%。

    “與種植小麥相比,鋪地膜種玉米,費工、投入大,不過産出也要好得多。” 會寧縣會師鎮西岩村村民陳秀蘭告訴記者,山旱地以前種植小麥,畝産只有100多斤,種扁豆等雜糧收成更少,莊稼常常等不到收穫就旱死了,而種植全膜玉米,1畝地少則可收穫五六百斤,多則收穫上千斤。

    2007年,甘肅省推廣全膜技術種植面積48.9萬畝,增産糧食1億斤;2008年推廣289.5萬畝,增産糧食8.7億斤;2009年深受農民群眾歡迎的全膜技術實際應用面積達到758.3萬畝,當年糧食總産量達到906萬噸,增産糧食12億斤以上,創甘肅歷史最高水平。

    在今年春季甘肅旱作區一次全膜技術推廣現場動員會上,甘肅省副省長澤巴足表示,全膜雙壟溝播技術的推廣,使作物需水高峰期與降水期相吻合,實現了主動抗旱,最大限度地減輕了乾旱災害的威脅。

    面對十年九旱、甚至是十年十旱長期存在的嚴酷而持久的災情,甘肅省轉變抗旱觀念,順應旱情找對策,變傳統被動抗旱、應急抗旱為主動科學避旱、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加強技術集成與創新,強化良種與良法配套,從修梯田、打水窖、鋪半膜、推廣抗旱作物品種等辦法,到最終探索出全膜雙壟溝播新技術,終於為旱作農業區糧食穩定增産、農民增收、農業産業鏈延伸找到了有效途徑。

    全膜技術“拉長”農業産業鏈 推動農業“循環”起來

    所謂全膜技術是指在地表起大小雙壟後,在雨水豐富的秋季或土壤剛剛解凍的初春用地膜全覆蓋,在溝內播種作物的種植技術,在玉米種植中應用效果尤為突出。據基層農業科技人員介紹,目前全膜技術主要推廣在玉米和馬鈴薯的種植上,畝均增産30%左右。

    地膜全覆蓋可減少土壤水分蒸發,變無效降雨為有效降雨,同時還可增溫增光。這項看似簡單的技術創新不僅大大提高了作物抗旱能力,大幅增加糧食産量,還推動了甘肅循環農業的發展。

    劉生學告訴記者,會寧縣傳統玉米田每畝只能種1000到1200株,秸稈高度不到1米,長成的秸稈一畝地也就四五百斤。採用全膜技術後,一畝地能栽3000到3500株,而且秸稈高而粗,含水量增加,稈質密。

    劉生學説,會寧縣旱地種植的飼草玉米,每畝地可以收穫秸稈2000到4000公斤。記者了解到,當地玉米秸稈市場價在每公斤0.24元,質量好的單株價格可達1元左右。

    秸稈增多,養殖業興起。通渭縣連續兩年的全膜玉米種植狀元益歲潤,現在最忙的事情是養牛。通過土地流轉種了102畝玉米的益歲潤,去年10月貸款20萬元,自己拿出10萬元,購買了47頭母牛,利用玉米和秸稈發展養殖,牛糞又作為肥料還田。

    馬健武告訴記者,原本不是畜牧大縣的通渭,去年提出了全縣玉米秸稈養畜轉化實施意見,計劃有效利用玉米秸稈60萬噸,通過秸稈養牛增值,3年內使肉牛飼養量達到12萬頭以上,年出欄5萬頭;每畝增值700元,農民人均養牛收入達到500元。

    還有的農戶在利用秸稈發展養殖的同時,配套建起了沼氣池,用沼氣做飯,沼液、沼渣再還田。走進會寧縣郭城驛鎮紅堡子村曹菊花家,記者看到使用沼氣的廚房裏整潔乾淨,灶臺一角的墻體上貼著白色的瓷磚。曹菊花説,以前燒的是樹枝、柴草和秸稈之類的,做飯時邋遢又費時,現在和城裏人用煤氣一樣乾淨。

    馬健武説起通渭今後的農業發展信心十足:“我們計劃以種促養,以養畜增效益,以養畜供沼氣,以沼液沼渣提升種植水平,發展循環農業。”

    “高效種植”方興未艾 全膜技術成農技創新新平臺

    記者在鄉鎮村社採訪時感受到,全膜技術不僅真正實現了旱作農業區糧食生産的穩定豐産,而且喚回了農民種地的熱情,激發著群眾幹部和科技人員不斷創新,從最乾旱的土地裏嘗試尋找最大的效益。

    會寧縣黑金子土特産購銷專業合作社就是這樣一個範例。這個合作社成立於2007年,註冊資金111萬元,固定資産200多萬元,有購銷大戶會員14人、農戶社員2100人、員工7人。合作社理事長黃啟勇是發起人,他介紹合作社目前正在大力推廣利用全膜技術種植蓖麻,因為蓖麻油用途廣泛而且發展潛力非常大,如果在當地加工煉油,效益會更好。而之前黑金子合作社早已實驗成功全膜籽瓜,現在種植有10萬畝全膜籽瓜,平均畝産黑瓜子90到100公斤,市場收購價格每公斤12元。

    通渭縣農技人員去年則實驗種植了全膜大蒜。馬健武告訴記者,一畝地種植大蒜12000到15000頭,産量至少在3000斤。去掉四五百元種子成本和150元的化肥、地膜成本,最保守測算每畝收益也在兩三千元。

    馬健武説,通渭縣一些鄉鎮還試驗成功秋覆全膜玉米-冬油菜-玉米兩年三茬、秋覆全膜大蒜-玉米等種植模式,一些種植模式變傳統的一年一季為一年兩季,大大提高了土地種植效益。

    “我們還在繼續試驗其他更高産值的品種,像適應旱作區的全膜蔬菜。有了全膜技術,我們現在一點也不慌。”馬健武自信地表示。

    全膜技術的大面積推廣和創新發展,讓一年365天沒幾天休息的劉生學忙個不停,這位高級農藝師時不時就會接到農民或農業加工企業的邀請電話。説起全膜種植、循環經濟、農業産業發展前景,很有成就感的劉生學對記者感慨地説:“以前感覺是夢想,現在都在實現中。”

    今年,甘肅省預計發展全膜技術總面積1000萬畝。“如果這一目標實現,意味著甘肅近五分之一的耕地、旱作農業區近三分之一的耕地將鋪上地膜。”甘肅省農牧廳副廳長楊祁峰説。

 
 
 相關鏈結
· 農業部:甘肅臨夏家畜O型口蹄疫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甘肅:新農合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
· 甘肅: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政府補助標準提高到120元
· 甘肅規範警方執法行為消除執法中突出的安全隱患
· 甘肅加大農戶小額信用貸款力度 2010年授信450億
· 甘肅舉行高校畢業生供需見面會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