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脈相連,生死相依--
千百年來,青藏高原這片美麗的土地上,各民族共同發展,共同繁榮,各民族水乳交融,不分你我
“誰説那裏是亙古荒原,我們要送去生命的綠色;為了各族群眾的長壽,我們甘願把生命壓縮……”
這是一支在雪域高原上久久流傳的歌,唱歌的是一群特殊的人--解放軍第四醫院高原醫療隊。這是一支與青海有著深厚情緣的隊伍,幾十年來,一代代醫務工作者走遍了這裡的雪山草地、沙漠戈壁,把健康和生命帶給各族群眾,獲得“高原愛民模範醫療隊”等榮譽稱號。
4月17日,在位於結古鎮格薩爾王廣場的戰地醫院,解放軍抗震救災醫療隊隊員精心救治一位小傷員。新華社發(張曉理 攝)
4月14日,突如其來的災難襲來,高原醫療隊迅速反應,由31人組成的醫療分隊經過一夜急行軍,于15日6時抵達玉樹結古鎮,僅用了不到20分鐘就迅速在玉樹州體育場搭建起一所有60個床位的“野戰流動醫院”,迅速開始救治傷員。
數十小時的不間斷工作,加上高寒缺氧,醫護人員大多嘴唇烏紫、眼睛佈滿血絲,許多人險些虛脫暈倒在手術臺上。
15日下午,醫療隊收治了一對在廢墟中掩埋了29個小時的母女。由於長時間饑餓缺氧,8歲的小姑娘才讓拉毛已陷入輕度昏迷。護士長宋海燕為才讓拉毛扎針輸液時,雙眼蒙著紗布的小姑娘一把抓住宋海燕的手,帶著哭腔喊出了“媽媽,媽媽”。宋海燕怔了一下,紅著眼連連應答。
“沒有這些‘門巴’(藏語‘醫生’)親人,我們這些人可能早沒了!”病床上70多歲的才吉老人,不斷向那些和善的醫生和護士豎起大拇指。地震中,這位老人的腰部嚴重受傷。
在青海各族群眾心中,高原醫療隊早已是他們最親的親人。在最困難的時刻,總是親人們捨生忘死,伸出援手。
還記得1990年4月,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塘河地區發生6.9級強烈地震。地震發生後僅僅4個小時,這支高原醫療隊就到達現場,在汽車上搭了個手術臺,15個晝夜治療傷員1500余人,被稱為“人民群眾的保護神”。
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危難時刻,各族人民兄弟姐妹生死相依,共同面對。千百年來,在玉樹這片美麗的高原土地上,漢族、藏族、蒙古族、回族、撒拉族等各族群眾共同生活在一起,早已水乳交融,不分你我。
歷史上的青海,多個民族、多種文化在這裡融合生長。各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休戚與共,互通有無,共同培育開發了青海大地,共同創造了璀璨奪目的青海文化。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沿唐蕃古道進藏,途經玉樹,受到了這裡的藏族首領和群眾隆重歡迎。文成公主教給當地群眾耕作、紡織技術,並命人在當地的懸崖峭壁上鑿刻了佛像、佛塔和經文。為了紀念她,後人在此建起了文成公主廟。
此次強烈的地震中,這座古老的廟宇倖免于難。寺院中依然香火旺盛,佛堂內依然點滿了酥油燈。它在見證歷史滄桑的同時,也見證著血脈相連的民族情誼。
新中國成立以後,世世代代生息繁衍在“三江源”這片土地上的漢族、藏族和其他各民族,在締造、捍衛和建設偉大祖國的事業中,攜手並肩,貢獻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玉樹地區高寒缺氧,自然條件惡劣,自我發展能力嚴重不足。新中國成立初期,這片高原上幾乎一無所有。1951年,玉樹率先成立了全國第一個藏民族區域自治地方。近60年來,長期生活在這裡的各民族群眾和來自全國各地的群眾一起,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築路、建廠,開墾農田、興建城市,篳路藍縷、艱苦創業,這片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改革開放以來,國家對相對落後的高原腹地藏區加大扶持力度,統籌規劃、增加投入,玉樹的發展更是不斷加快,唐蕃古道上的古城玉樹煥發出強大的生命力。
巍巍雪山、茫茫草地記載著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足跡;高原廣袤的土地上流傳著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動人故事……
在緊張的救災現場,人們常會看到這樣的標語:“維護民族團結人人有責”“藏漢一家親”……
在網友自發捐贈的救援物資包裹上這樣寫道:“因為有愛,我們緊緊相連”“56個民族之心,相聚高原;56個民族之力,凝聚高原”……
不離不棄,生死相依。抗震救災中展現出的民族團結,正是千百年來中華民族大團結歷史的延續。
著名作家馬麗華曾在青藏高原工作多年,現任中國藏學出版社總編輯。她説,不同民族對玉樹災區所表達的發自內心的關切,是潛移默化的結果。在災難來臨的關鍵時刻,這樣的潛移默化集中顯現出來,迸發出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她説,“各民族合力抗震救災,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數千年結晶的集中迸發和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檢驗。我國的民族政策建立在深厚的歷史文化傳統之上,造就了危急關頭展現出的強大民族向心力。”
像巍巍崑崙一樣巍峨,像茫茫草原一樣寬廣,民族團結的偉大力量在雪域高原上矗立起又一座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