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夏糧攻堅戰:三個穩中有增傳遞農業生産積極信號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05日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5月5日是立夏節氣,也迎來了夏季糧油産量形成的關鍵期、春耕春播的要緊期、春季農業生産的攻堅期。

    據農業部統計,今年我國夏收糧油麵積、早稻播種面積和全年糧食意向播種面積都穩中有增。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葉貞琴表示,如果後期條件不是特別不利的話,爭取豐收還是有基礎、有條件、有希望的。

    “往年五一前後小麥就抽穗了,但是現在的小麥還在育穗期,抽穗估計比往年推遲一週時間。”河北正定縣農牧局生産科科長李復平説,雖然今年小麥有效生長期比往年有所減少,但決定小麥最終産量的還有小麥灌漿期天氣情況、麥穗長短、粒重等幾個要素。“只要麥農繼續加強小麥田間管理,爭取少減産或不減産還是有可能的。”

    記者在採訪中也了解到,有的地區因為旱澇災害,夏糧生産遇到了困難。在安徽省安慶市宜秀區楊橋鎮,面對耷拉著葉片的300畝小麥和60畝油菜,種糧大戶鄧平生憂心忡忡。

    針對今年農業生産面臨的諸多挑戰,安徽先後緊急下撥農業生産救災資金7000萬元,支持春耕生産;全省3萬名農技人員都深入到田間地頭,調查苗情、墑情、病蟲情和災情,解決農民的實際問題。

    為確保夏糧豐收,山東省農業廳也派出多路專家組,指導各地苗情轉化。“只要後期關鍵環節管理跟得上,奪取全省第八個夏糧豐收年希望很大。”山東省農業廳負責人説。

    據農業部統計,全國冬小麥種植面積保持穩中有增,預計將達3.38億畝、冬油菜1.03億畝,比上年分別增加285萬畝和197萬畝。儘管冬麥區遭遇持續低溫影響,但目前苗情轉化升級較快,好于預期。目前全國冬小麥一、二類苗比例達到82.9%,比“春分”時提高1.2個百分點。

    專家分析認為,儘管受低溫天氣影響,部分地區麥田分蘗減少,但由於各地促弱轉壯技術落實較好,加之低溫時間長,拔節孕穗期延長,有利於成大穗,增加穗粒數。目前黃淮地區穗數和粒數已基本定型,粒重尚未確定,考慮到病蟲害發生偏輕,如果後期能有效防範“幹熱風”,奪取小麥豐收還是有希望的。

    我國最大的商品糧生産基地黑龍江省,呈現西旱東澇形勢,農業生産形勢不容樂觀。為應對旱澇災害,黑龍江省水利部門通過合理調配水資源,排澇散墑,搶修抗旱工程,全力開展抗旱澇、保春種工作。

    黑龍江省農委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全省水稻育苗已結束,秧苗素質好于往年;全省麥播進度快於上年同期;南部地區大田播種已全面展開。全省糧食播種面積、高産作物面積、優質糧食面積都將大幅度增加,預計糧食播種面積比上年增加500萬畝以上,玉米、水稻等高産糧食作物面積增加280萬畝以上。

    在遭受旱災重創的廣西,旱情嚴重時農作物受旱面積達1619.14萬畝,成災面積516.61萬畝,絕收面積45.21萬畝。雖然目前廣西旱情仍未完全緩解,但農業生産總體形勢已逐步趨好,春耕進度大大加快,當前早稻插秧進度以每天完成計劃任務1.5%的比例增加,預計5月上旬全區可完成早稻插秧,基本搶上季節。廣西農業廳副廳長韋祖漢表示,除部分作物存在較大困難外,只要加強管理、加強指導,仍有實現大災之年奪豐收的可能。

    從總體上看,目前全國早稻栽插已過九成,播種面積穩中有增,育秧質量也好于去年。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司長葉貞琴表示,江西、湖南等早稻主産省降雨時節起始早,翻耕整地育秧不等雨水,育秧期間氣溫適宜,雨水充沛,早稻秧足、秧壯、秧好,栽插進度與去年相當,為早稻生産奠定了良好基礎。

    針對當前農業生産遇到的特殊困難和面臨的突出問題,為進一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中央繼續加大惠農政策支持力度,提早預撥“四補貼”資金,及早公佈稻穀最低收購價政策,對全國11個冬小麥主産區弱苗麥田給予補助,對西南五省份推廣玉米地膜覆蓋技術給予補助,對黑龍江、吉林等省新建水稻育秧大棚給予補助……

    據葉貞琴介紹,當前農資量足價穩到戶率高,化肥供應充足,農藥繼續保持供大於求,為夏糧生産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系列支農惠農措施,極大地提高了農民的生産積極性。”葉貞琴説,今年全國糧食作物意向種植面積也將穩中有增,預計將達到16.42億畝,比上年增加705萬畝。“如果後期條件不是特別不利的話,爭取豐收還是有基礎、有條件、有希望的。”(記者何宗渝、姚潤豐、楊玉華、王春雨、張周來、吳小康)  

綜述:關鍵時期的關鍵之舉
——從鼓勵種糧新政策看今年夏糧生産

    新華社北京5月4日電(新華社記者王立彬、劉羊旸)目前,距離夏糧大規模收穫還有不到1個月的時間,正值夏季糧油産量形成的關鍵時期。儘管今年以來遭受乾旱低溫等不利因素影響,夏糧主産省區仍有可能最大程度減輕不利氣候條件影響,爭取夏糧有一個好收成,為全年糧食生産打一個好基礎。當務之急是不折不扣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鼓勵種糧新政策,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發揮主動性,政策、科技一起上,全力支援農業生産。 >>>詳細閱讀

    4月21日,在綏陽縣蒲場鎮高坊子村,農民王英家正在搶收大蔥,騰地換種。在遭受大旱災之年,有“黔北糧倉”之稱的貴州省綏陽縣,發動全縣幹部深入田間,幫助災區群眾解決生産和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並推行問責制,力爭做到結構調整不荒地,降低損失不減收。到目前為止,全縣已完成水稻旱地育苗8000多畝,玉米育苗1.2萬畝,調入化肥9100噸、農膜285噸、農藥75噸,實施水改旱5.5萬畝。新華社記者 楊楹 攝

關於發揮科技支撐作用
促進當前農業抗災保豐産的意見
科技部 農業部

    今年以來,我國農業災害多發重發,西南地區發生歷史罕見的特大旱災,北方冬麥區持續低溫,東北、西北氣溫回升緩慢,農業生産形勢極為嚴峻。為充分發揮科技在農業抗低溫和乾旱等災害中的基礎支撐作用,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抓緊實施科技人員深入基層服務農業專項行動

    積極組織動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農技推廣部門等力量,派遣科技人員深入基層開展科技服務。深入開展萬人抗旱保春耕科技服務團各項工作,積極推進百日科技服務行動。建立健全科技人員包鄉包村聯戶的責任制度,確保每一個鄉鎮和村莊都有科技人員服務在生産一線。儘快制定分區域、分品種、分農時的抗低溫抗旱、病蟲害防控等農業抗災應對技術和補救措施,進一步完善工作預案,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 >>>詳細閱讀

 
 
 相關鏈結
· 關鍵時期的關鍵之舉:從鼓勵種糧新政策看夏糧生産
· 山東小麥苗情較好 夏糧生産有望實現“八連豐”
· 打好夏糧生産攻堅戰—寫在大規模小麥開鐮關鍵期
· 安徽:農業專家奔赴夏糧主産縣開展技術指導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