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今日中國>> 中國要聞
 
涅槃重生兩年間—來自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一線報告
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0日   來源:新華社

涅槃重生兩年間
——來自汶川地震災後重建一線的報告

    新華社成都5月10日電

    新華社記者

    兩年前,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傷痛:山崩地裂,房倒屋塌,家園盡毀,痛失親人……汶川大地震成為新中國成立以來破壞性最強、波及範圍最廣、災害損失最重的地震災害。

    兩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運籌帷幄,災區幹部群眾自強不息、艱苦奮鬥,兄弟省區市傾情援建,展開了一場同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動員範圍最廣、投入力量最大的重整山河、重建家園的偉大再造工程。

    兩年時間的嘔心瀝血,700多個日夜的艱苦奮戰。今天,那些曾經滿目瘡痍、災難深重的災區大地,已經脫胎換骨變成什麼模樣呢?

    汶川地震兩週年前夕,循著國務院關於汶川地震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的八個重大方面--城鄉住房、城鎮建設、農村建設、公共服務、基礎設施、産業重建、防震減災、生態建設--新華社記者再次深入災區重建一線,走進汶川、北川、青川……走進幾乎所有地震災區,見證一個又一個重建奇跡。

圖表:汶川地震災區民生項目重建速度快。新華社發

    “讓群眾住上安全、經濟、實用、省地的房子”

    (背景回放)汶川大地震造成災區千萬間房屋倒塌或受損,數百萬人痛失家園。據四川省統計,地震共造成全省367.2萬戶農房受損,其中145.9萬戶因汶川地震和余震需重建,221.3萬戶需維修加固;城鎮住房25.9萬套需重建,134.8萬套需維修加固。

    (權威報告)地震發生後,各級政府部門迅速出臺了災後農房和城鎮住房的重建工作方案,對城鎮受災家庭提供戶均2.5萬元的資金補助,對農村受災家庭提供戶均2萬元的資金補助,對自建過渡安置房的農戶,每戶給予2000元建設過渡期安置房的資金補助。

    兩年來,災區大地上,一座座新房陸續拔地而起。四川省建設廳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4月30日,汶川地震災區農房重建已全部開工,其中已完工145.61萬戶,佔需重建的145.9萬戶的99.8%。城鎮住房重建已開工25.72萬套,佔需重建的25.91萬套的99.3%,其中已完工21.16萬套,佔需重建的81.7%。城鎮住房維修加固134.81萬套已全部完成。

    (災區見聞)走進都江堰市大觀鎮茶坪村村民王全的家裏,王全的妻子馮春容正在繡一幅寬達兩米的十字繡。“可能得兩年才能繡完。”她笑著説。

    房間內寬敞明亮,各种家具一應俱全。從客廳裏的大窗戶望出去,對面的青山儼然成了一幅風景畫。王全家住一樓,二樓裝修出來4個標間,出租給連鎖客棧,每年還可收取3萬元的租金。

    地震後,成都市出臺了災後城鄉住房重建的有關政策,允許受災群眾引入社會資金參與農房重建。王全大膽地第一個“吃螃蟹”,拿出自家已確定的232平方米宅基地和市民張先生“聯建”,由張先生負責出資建造兩幢樓房,兩人各得一幢。王全沒掏自己一分錢,就得到這座漂亮的新樓房。

    “辛辛苦苦積攢了一輩子,好不容易建起了自家房子,卻因地震一下子全沒了。我們原以為要苦熬苦幹上三五年,才能重新蓋房。沒想到,竟然不到一年時間,我們就住進了這樣原來想都不敢想的好房子!”王全興奮地説。

    “曾經被夷為平地的城鎮,如今美麗得讓人驚嘆”

    (背景回放)沿著龍門山脈地震帶的走向,汶川縣、北川縣、青川縣,映秀鎮、漢旺鎮,“三川兩鎮”曾經承載著大地震中最令人心碎的悲傷:汶川縣1.5萬人死亡,20萬間房屋倒塌;北川縣1.5萬多人死亡,20多萬間房屋倒塌;青川縣4000多人死亡,20多萬間房屋倒塌。映秀、漢旺等曾經熱鬧的鄉鎮被夷為平地,許多人口聚集的城鎮變成“站立的廢墟”……

    (權威報告)短短兩年時間,四川地震災區38個需要恢復重建的重點城鎮中,已有33個完成重建主體任務。到今年9月,剩餘的5個受災最為嚴重的汶川、北川、青川縣城和映秀鎮、漢旺鎮,也將建成城鎮基本框架,形成城鎮基本功能。一度被地震瞬間抹去的災區城鎮,不僅重新煥發了生機,而且普遍超越了震前發展水平,一步跨越了十年、二十年,其中不少成為災後重建傑作。

    (災區見聞)殘存的鐘樓、遍地的廢墟,曾是震後漢旺鎮給人們最深刻的記憶。可今天當你再次走進漢旺鎮時,很難想象自己位於一個曾經遭受滅頂之災的西部小鎮:一排排如同別墅一般的4層小樓錯落有致;學校裏紅色的塑膠跑道扮靚校園;藍天白雲之下,孩子們在嬉戲打鬧,稚嫩的笑聲悅耳喜人。

    隨意走進一個小區,映入眼簾的是小橋流水、亭臺綠樹,融合了蘇州園林和川西民居風格的小樓顯得格外的清新雅致。記者了解後才知道,這個小區是為受災群眾建的廉租房,房租很便宜,每平方米月租金只要2角錢。

    在一戶50平方米的“小套二”樓房裏,住著朱瑞瓊大姐的一家三口人。朱瑞瓊告訴記者:“地震時我就從家裏搶出三隻碗,其他的都沒了。這房子的門窗、地磚都是江蘇援建的同志們給安好的,不用裝修就能住。”

    “農業大省、強省的稱號沒有丟”

    (背景回放)汶川大地震對四川農村建設和農業生産造成了巨大破壞,村莊公路、供水供電設施、農房等損毀嚴重,農作物受災489萬畝,損毀農田168萬畝,損壞農業生産大棚設施5萬餘個,災區農技推廣站等農業服務體系遭受嚴重破壞,僅農作物直接經濟損失就超過100億元。

    (權威報告)兩年來,四川省一手抓毀損設施的恢復和重建,一手抓農業生産的恢復和發展,全省農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糧食生産實現連續增産。2009年全省農民人均純收入4462元,增長8.3%;全省農村公路恢復重建2.1萬公里;解決了368萬群眾飲水問題。目前,184個農村建設項目全部開工並進展順利,其中農業災後恢復重建已完成投資近60億元。

    (災區見聞)白墻青瓦,銀白柵欄,朱紅門窗……走進整潔、漂亮的青川縣黃坪鄉棗樹村,已經很難尋覓地震災害的痕跡,一切都是新的。

    “新房去年就建好住進來了,浙江寧波援建人員幫助村裏重修了河堤和道路,給家家戶戶都安上了自來水,整個村子面貌比地震前至少超前20年!”村民李永明一臉的自豪。

    李永明還向記者談起掙錢的“路子”,“今年家裏的兩畝油菜長得不錯,再過十幾天就要收了。退耕還林的11畝山地種的是果樹和茶葉。地震那年茶廠都垮完了,茶葉一斤也沒賣掉,去年茶廠恢復了,我家賣茶葉掙了3000多元。;家裏還養了兩頭母豬、30多只土雞,新栽了200多棵棗樹……”

    李永明家還在全村第一個開起了“農家樂”。“去年4月開張的,生意越來越好,因為重建後的農村又漂亮,空氣又好,城裏人和外地人來村裏參觀的很多。”李永明一邊招呼客人,一邊笑著説:“咱做的都是農家菜,肉和蔬菜都是綠色食品,客人愛吃著呢。”

    “最堅固的是學校,最現代的是醫院”

    (背景回放)汶川地震導致災區公共服務設施損毀嚴重,幾近“癱瘓”。教育、醫療、就業等公共服務領域成為災後群眾最緊迫的民生訴求。針對這一情況,國家汶川地震災後重建規劃工作方案提出,堅持以人為本,優先恢復重建災區公共服務設施。按照要求,中央財政和19個對口支援省市在安排災後恢復重建項目時,都把保障民生作為基本出發點,優先安排學校、醫院等公共服務設施重建。

    (權威報告)經過近兩年的災後恢復重建,災區公共服務不僅已基本恢復正常,而且軟硬體水平較震前都有了質的提升。據了解,截至今年5月5日,四川39個重災縣需恢復重建的3000多所學校,近九成已竣工,一座座漂亮、安全的學校拔地而起;截至4月30日,四川地震災區在建的醫療衛生項目2200多個,佔規劃的95%,近六成已竣工,一家家先進、牢固的醫院震後“重生”,為災區群眾撐起健康“保護傘”;一處處新落成的就業援助中心更給受災群眾帶去了勞動技術和就業崗位。

    (災區見聞)地震中被夷為平地的什邡市紅白鎮中心小學,如今面貌已煥然一新:白墻灰瓦的教學樓、紅綠相間的塑膠跑道……正值課間時分,學生們有的在操場上打著籃球,有的在過道上嬉戲打鬧,整個校園洋溢著歡樂。

    對口支援建設者不但把校園建成當地最安全、最漂亮的建築,而且給學校配備了往往只有發達地區才有的現代化設施。紅白鎮中心小學校長程世林説:“現在的學校不僅漂亮,而且比過去先進多了,每間教室都有投影儀和電腦,講課都是多媒體教學,學生們每週都會有計算機課呢!”

    讓程世林更高興的是,學校震後還與北京市的一些學校“結對子”。今後,北京市每年都會派老師到學校進行教學指導,他們也會派老師到北京進行交流培訓。

    “一定要為災區打通‘生命線’、送去‘光明電’”

    (背景回放)汶川大地震摧毀了川、甘、陜數十萬平方公里上的道路、橋梁、電站、水廠等眾多基礎設施,480多個交通項目完全損毀,上億立方米塌方土石覆蓋在通往震中汶川的都汶公路上;171座35千伏以上變電站因震受損,2700多條電網線路停運,其中164條高壓線路完全損毀;災區水系被破壞,地處山區的上百個受災鄉鎮、村落數萬名群眾飲水困難……

    (權威報告)據四川省交通廳的統計,截至2010年4月底,四川省483個交通災後重建項目完成389個,佔總數的八成。經過700多個日日夜夜的超常規施工奮戰,通往每一個重災區每一個鄉鎮每一個村落的“生命線”不僅全部貫通,有的交通設施還比震前有了很大改善和提升。到今年9月份,當交通規劃重建項目全面完成之後,整個災區的交通設施將遠遠好于震前。

    在災區基礎設施恢復重建過程中,“民生優先”的理念體現得淋漓盡致,隨著一大批民生設施項目恢復重建完成,城鄉基礎設施有了極大改善。據統計,360多萬群眾飲水難問題得到解決,超過七成市政公用設施完工,上萬處地質災害隱患點得到妥善防治。

    (災區見聞)距什邡市紅白鎮20多公里的木瓜坪村,村民們在明亮的燈光下看電視、聊天,其樂融融。然而,這光明來之不易。

    2009年下半年,原打算異地安置的部分木瓜坪村受災群眾,思量再三後又回到原址重建房屋。重建,先要有電才行,可木瓜坪村要通電並不容易。地震發生後,當地原有的電力線路已損毀殆盡,山區的道路一邊是隨時可能滑坡的山體和陡壁,另一邊是深達10多米的懸崖。

    木瓜坪村的施工難度很大,什邡供電公司接到任務時已是寒冬,氣溫驟降,大雪紛飛,路面凍結。人工運送電桿,要跨過一個又一個高坡、陡坡,有時耗費的時間竟需1天。栽立電桿,很多時候是在光禿的山頂和被震得東倒西歪的樹林中,並且很多地方機械難以進入,只能人工進行。即使條件如此艱苦,工期卻沒有耽誤一天。

    12月20日晚,經過近2個月的攻堅克難,斷電一年半之久的木瓜坪村終於再次迎來光明。

    “在重建中轉型崛起,為未來發展注入不竭的動力”

    (背景回放)汶川地震使災區工業、旅遊業等遭受嚴重損失。據統計,國家災後重建規劃區內,受災工業企業12490家,其中四川10849家,甘肅759家,陜西882家。受損廠房5093萬平方米,受損設備37萬台(套)。四川災區支柱産業和重點企業損失較大,東汽、攀長鋼、阿壩鋁廠等一批重點企業受損嚴重。四川旅遊景區、旅遊接待企業、旅遊公共服務設施等損壞嚴重,361個景區基礎設施和景觀受損,九寨溝、黃龍、四姑娘山、銀廠溝、臥龍、都江堰等重要旅遊景區均位於地震核心區,一批重要旅遊通道設施遭到毀滅性破壞。

    (權威報告)震後,四川災區産業結構調整進展加快,産業佈局逐步優化,産業重建成效明顯。2009年,四川省生産總值14151.3億元,增長14.5%;2440戶規模以上受損工業企業恢復生産達99%;6個重災市(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去年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在各個災區,一個個産業園區正快速崛起,為災區未來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四川旅遊業快速從災難中崛起,2009年,四川旅遊收入繼2007年之後再次突破千億大關,達到1472億多元,比震前的2007年增長21%。

    (災區見聞)一排排嶄新的現代化廠房、一台臺最先進的數字車床……臨近汶川大地震兩週年,東方汽輪機有限公司新基地的建設已全面進入收尾階段,一個國際一流的電力設備企業正在災區土地上拔地而起。

    通過一年多重建,整體遷至德陽高新技術産業園區的東汽,現已擁有19個現代化的大型車間廠房,新安裝設備2000多臺,生産的各種大型發電設備已遠銷國內外。2009年,東汽産值180億元,同比增長66.7%。未來的東汽將積極轉變增長方式,把發展低碳技術和新能源産業作為推動經濟增長、佔領未來市場的重要突破口,繼續加快核電、風電、太陽能等産業發展。

    “為了搶在2009年底完成所有設備搬遷,機修分廠在去年7月就開始了每週78小時的工作制度,每天回到家裏基本上都是晚上9點半了。”東汽機修分廠鉗工二班班長張玉江説,“雖然很累,但東汽人無怨無悔。”

    “災難讓我們更加珍惜生命”

    (背景回放)汶川特大地震震級達到芮氏8.0級,最大烈度達到11度,不僅造成8萬餘人遇難和失蹤,大量房屋倒塌損壞,還對災區的地質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破壞,導致滑坡、崩塌、泥石流、堰塞湖等大量嚴重次生災害。根據國土部門的調查,震後四川僅地質災害隱患點就超過1.2萬處。

    (權威報告)兩年來,四川省不斷加大防災減災的資金投入力度,及時開展科學排危除險大行動。對具有風險性的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了緊急處置和綜合整治:全省2069座震損水庫治理已開工2025座、完工1605座,42個震損堤防項目已開工36個;地震形成的113個堰塞湖已治理107個,其餘全部在可控狀態。

    災區各地通過媒體宣傳、發放明白卡、現場培訓等方式,提高群眾防災意識和避災能力。在災後城鄉居民住房及公共設施重建過程中,建設、防震減災部門及時出臺抗震設防安全標準,並派出專家和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讓安全成為重建的前提。

    (災區見聞)“小朋友,你知道地震發生時應當怎樣躲避嗎?”

    “知道。如果在室外,要待在空曠的地方,不要在建築物下停留;如果在室內來不及逃出,要儘量呆在墻角處或桌子底下……”

    “這些都是誰教給你的?”

    “老師經常給我們講這些知識,學校廣播、黑板報上都介紹過,全校還組織過幾次地震避險演練呢。”

    這是記者日前在地處深山區的青川縣大院回族鄉民族學校,與八年級一班學生馬俊的一段對話。對防災知識的熟悉程度,讓記者大為折服。

    “新學校是浙江諸暨的叔叔們援建的,能抗8級地震呢。” 今年14歲的馬俊性格開朗,他向記者介紹,“我家原來的房子垮了,新房子是鋼木結構的,就算遇上大地震,房子歪了都不會垮,更不會砸到人。”

    “滿目瘡痍之地重現青山巍巍綠水流”

    (背景回放)汶川大地震對長江上遊區域生態系統的衝擊破壞嚴重,災後生態系統的恢復重建任務艱巨。地震中,四川的重點林區林地損毀面積達493萬畝,致使全省森林覆蓋率下降0.5個百分點。

    (權威報告)經過近兩年的災後恢復重建,目前,四川災區生態建設已得到基本恢復。一棵棵樹木重新為山嶺披上綠裝,一條條河流逐漸恢復往昔的清澈。截至2010年4月底,全省39個重災縣林業生態修復項目累計開工64個,佔恢復重建項目總數的88.89%,完成林草植被恢復177萬餘畝,佔規劃任務的38.52%;修復林木種苗基地11882畝,佔規劃任務的32.14%。

    (災區見聞)在汶川大地震震中汶川縣,記者看到,昔日因地震而破裂的山河已有了巨大的改變,一片片新綠正在山間蔓延,一個個地質災害隱患點得到了整治和保護。

    每年春季都是植樹的黃金季節,地震後,四川掀起了義務植樹的高潮,人們紛紛自發來到災區揮鍬鏟土,挖坑栽樹,為受災的家園重新披上一片片新綠。

    成都市民羅強和幾個朋友專門自駕車趕到汶川義務植樹。“地震對汶川的地理地貌造成了巨大影響,水土流失嚴重,我們自發組織來植樹,希望這裡綠化變得更好。”羅強告訴記者,“明年植樹節,我們還會來。”(執筆記者:叢峰;參與採訪記者:曹妍、江毅、楊三軍、葉建平、黃毅、侯大偉、陳凱、陳健、余裏)

 
 
 相關鏈結
· 銀行業累計為汶川災區發放重建貸款4200多億元 
· 汶川地震殘疾學生:透過世博會這個窗口看世界
· 汶川地震兩週年:通信網絡服務達到或超災前水平
· 衛生部:加強汶川地震災區受災群眾心理援助工作
· 汶川地震震中紀念館封頂 預計將在底全面完工
 圖片圖表
 欄目推薦
領導活動 人事任免 網上直播 在線訪談 政務要聞 執法監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規 央企在線 新聞發佈 應急管理 服務信息